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首先进行一个定义

大多数人所指的“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是能够启发人的认知和智慧的书,是能够让人从愚昧无知变得知道自己愚昧无知的知识载体,像碎片化的优秀网络文章也能算成是“书”的一部分,因为它们都是他人智慧的结晶,使人摆脱低级趣味,让人变得理性而富有逻辑。

当然,

像大冰的《阿弥陀佛,么么哒》

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还有类似于霸道总裁爱上我

这类脑残商业读物不在讨论范畴内。

一个人如果认真读过社会学和心理学,他成为乌合之众的概率就会小很多,他会认清自己的弱点。

一个人如果学习过宗教和神秘学,他就会知道世界的广袤与宇宙的无限,他会承认自己的渺小。

一个人如果了解逻辑学和数学,他就不会偏执单一,他会克服自己的感性一面

一个人如果研读过历史学和生物学,他就不会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他晓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多读书,勤思考,善总结的人能够一步步舍弃旧我,改变自己,

从行为和认知上更接近“人”而非“兽”

他的意志能够不轻易被他人左右,能知世俗但不世俗。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陈平原

读书可以有很多种理由,为了谈资,为了谋生,为了消遣……

理由千千万,不管哪一种,只要用心了,用在正道上

我觉得都挺好的,毕竟读书是个沉淀的过程

只要好读书,读好书,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时间长了,总是能长点见识,增点见闻。

读书可以有很多优点:思辨能力、有趣的灵魂、旺盛的求知欲……

但我更喜欢用这个词:温度

经常看书,可以变得更加有温度

什么叫温度呢,百度上解释,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形容一个人有温度时,我们通常喜欢用热血、温暖、温柔、温和这类词。

他们有一个共性:见过人性的丑陋,明白生活的残酷,仍然热爱生活,善待周围一切。

这话听着有点矫情和鸡汤,但如果每个人都理性又克制

只顾着自己,那这个冷漠的世界也够让人绝望的。

很多小伙伴都说书读的多了,经历看多了,会变得世冷。

但其实我觉得不尽然,看书有时候也是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

人总愿意看自己爱看的,听自己愿意相信的部分

同一件事,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人总是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朗读者》里有一期是许渊冲大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在许渊冲老先生的名片上印有两行醒目的介绍,大致概括了这位鲐背老人的学术造诣和文化影响力。他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互译工作,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一百二十多部。这其中中国古代诗词几乎占到了一半。

老人家,96岁高龄了,讲起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时,露出了调皮可爱的笑容

脸上有着孩童般的天真,和初恋时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现场朗诵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别丢掉》,说到这首歌的背景:

林徽因当年写给坐飞机意外逝世的徐志摩,林徽因去徐志摩的故乡,看着那里的房子、天空依然一样,只是斯人已逝,心中无限感伤写下这首《别丢掉》

说到动容的地方,依旧热泪盈眶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讲到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充满热情,

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100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先生说: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耄耋之年,仍抱有一颗赤子之心,从他通红的双眼,哽咽的话语当中,感受到了那份对生活、事业的热爱。

热泪盈眶其实是心还很年轻的标志,老先生懂得寻找生活和生命中的乐趣,很了不起。

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阅读让冰冷的文字有了充沛情感。时光带走了岁月,却留下了最真挚的情怀。

奇葩说第一季中,有一个脑洞很大但却很严肃的问题“贾玲该不该死?

辩题大概是这样:

在漆黑的海面上,有两艘船被困住了。

第一艘船上是《奇葩说》的16位选手以及现场100位无辜的观众,另一艘船上,关着贾玲。

犯人有一个引爆按钮。如果按下按钮,第一艘船上的116名将获得自由,而贾玲的船将会爆炸,船毁人亡。如果不按,20分钟后,第一艘船将会爆炸。选手和观众将会葬身大海,无一幸免。现在按钮摆在你们面前,如果是你,你会按下按钮吗?

蔡康永原本是正方,选择按下按钮的一方

但是随着节目的推进,现场嘉宾大比例地选择要”杀死贾玲“

蔡康永在最后,临时倒戈,选择不按按钮,作为警示。

理由简单说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作为的权力。不作为,有时候同样需要勇气。贾玲若自己想当英雄,她可以自己按下那个按钮,但是我们没有权利替她做选择。你觉得她的牺牲有价值,实则是谋杀,生命不应该放在天平上衡量。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虽然奇葩说是一档节目,算不上"看书"

但我觉得不管是节目还是纸质书都好,外在只是一种形式

重点是它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能否引发共鸣,带来实质性思考

奇葩说就像一本浓缩了各个导师选手人生经历的书

只是这本书更加有声有色,画面更加立体,感染力更加强。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同,所感悟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通过了解别人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更加客观、更具有同理心地去看待身边的一切。

当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是真心实意地钦佩,而不是冷嘲热讽

当遇到比自己落魄的人,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而不是视而不见

看待别人的事情,不会再根据表面的现象做肤浅的判断

看待自己的事情,不会再一味地埋怨社会他人对自己的不公。

人们常常说爱读书的人,都有一种气质。

这种气质大概来源于,内心的善良和温和

对待周围事物,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对待他人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

使得岁月,也对他们格外地温柔。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1、经常看书的人谈资更多

这点很明显,因为书读多了,知道的事自然也变多了。比如我之前对台湾很不了解,后来读了一本台湾的70后写的书,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了台湾不少有意思的事。

我记得书里有一处写到97年竞选台北市长时,陈水扁为了筹集选举经费,搞了一次义卖,义卖的东西是一顶墨绿色的毛线帽。结果这顶原谅色帽子竟然成为了当年的流行单品,被全台湾的年轻人哄抢了……

2、经常看书的人更了解现象背后的道理和原理

有些看似很普通的事,背后其实是有经济学、心理学等原理在的。读过相关书籍的人,就会因为知道这些原理,而看到事情的本质。

比如说KFC把一个汉堡定价16块,包含这个汉堡在内的套餐定价为20块,这时你就不大可能会去选择汉堡,而是会选择套餐。你会觉得没错啊,因为套餐便宜啊,所以我当然选套餐。其实这背后就有一个叫“锚点效应”的原理在。

汉堡的16块定价就是锚点,你一看到它,就把它作为参照点了,而以它作为参照点,套餐20块当然很便宜。也就是说,人家给汉堡定价16块,就是为了让你买套餐的。

你要是找中介买房子,假如你看好一套房,中介八成会主动给你找同小区的其他几套房,并且会先带你去看那些在你看来不咋地的房子。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为了让一个性价比较差的房子作为锚点,这样你再去看自己想买的房子,一定觉得自己的眼光和选择特别好。一高兴,这笔交易就成了。

这种原理还有很多,比如推销下我的一个4千赞答案:什么是知识的诅咒?

3、经常看书的人更敏感,也更富有同理心

经常看书,尤其经常看文学书的人,心思会比较细腻,对身边发生的事会比较敏感。他们更容易去为别人着想,这是因为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见识到了太多的灵魂。

不管是葛朗台这样的吝啬鬼,还是堂吉诃德这种别人眼中的疯子,读书多的人都见识过,他们看过大师笔下的故事与人物,因此对人性的理解更深刻,在生活中也就更富有同理心。

4、经常看书的人能够包容不同声音

这一点是上一点的延伸,读书越多,人其实是越宽容的,而读书少的人,在观念上则容易表现为保守与专制。

比如我们读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我们自身的观点不一样,读书多的人会去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他的观点对不对,有没有可以吸收的地方。

而基本不读书的人,很难去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

知乎的评论中不是经常出现“三观正”这种评价嘛,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是站在客观角度来评价其他人的三观的,他们通常有一个简单粗暴的评判标准:和我的三观一样,你就叫三观正,和我不一样的,就叫三观不正。

读书越多的人,越清楚自己的贫瘠,而基本不读书的人,反而容易认为自己的灵魂是丰盛的。

5、经常看书的人重逻辑,不容易被情绪带偏

现在的热点事件太多了,应接不暇的,吃瓜群众很容易被情绪给带偏。

以最近的郭敬明事件为例,当李枫的那篇文章出来后,网民几乎一边倒地站边李枫,讨伐郭敬明。

有人说,这件事只可能是真的,因为如果是假的,那么李枫一定会身败名裂。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赌上了自己的前途和声誉去证明一件事,那么一定可以说明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

可是,这个逻辑真的百分百正确吗?不一定,因为人类不是一个百分百理性的动物。

事实上,即便这件事有99%的可能性是真的,但是目前来看,这也只是一面之词。我本人也不喜欢郭敬明,但我只看证据,不看情绪。

李枫想扳倒郭敬明,还是抓紧拿出点证据来吧。

6、经常看书的人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强

一个人经常看书,除了专业或职业上的原因,就是因为爱看书。为什么爱看书?因为书中的世界实在是太精彩,太缤纷了。

爱看书的人,不管多大,都还抱有孩童时期那种旺盛的好奇心,我们对世界有很多不了解,所以我们想去知道。

我原先是只看文学和哲学的,后来又去读了天文学方面的书,因为我对宇宙太感兴趣了。再后来我又去读心理学,读经济学,读历史,越读越发现自己太浅薄了。

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面临的问题却是无限的,我并非要去解决这些问题,我只是想知道一些事的真相是什么。当你从书中了解了一件不曾了解的事,懂得了一个不曾懂得的道理时,那种喜悦感是难以言表的。

7、经常看书的人会更客观地去思考一件事

说实话,一个人想要做到客观是很难的,我们都是主观而自私的,但是读书多的人会刻意让自己抽身出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带有强烈情绪,或与自身利益过分相关的时候,人就戴上了有色眼镜。读书越多,你就越有勇气,也越有自觉去摘掉这副眼镜,因为你知道它正在蒙蔽你的双眼。

我自己是一个每天都读书,每个月都买书的人。从今年3月份起,我每天下班后还会坚持写一篇公众号文章,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记录自己读书的收获。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几年前一个朋友和一个男生去看电影,因为是初次见面,有些生疏,不知道该讲什么,我就拼命找话题,然后就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诶?你说为什么网上买电影票会比在电影院直接购票要便宜的多啊?既然价格差异那么大,那大家应该都会到网上买才对啊,为什么还有人来电影院排队买票?”他表示不清楚这个问题,然后开始沉默,兴许又是我把天聊死了罢,我想,于是低头默默把吸管咬成方形。

那时候问这个问题并不是基于自己的求知欲,只是为了找话题罢了。但几年后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才了解“价格歧视”这一概念,而它刚好就解释了电影票的价格差异,那一瞬间,有种莫名的愉悦感涌上心头,同时也为自己对知识不求甚解而感到惭愧。而经常看书的人肯定不会像我那样,他们会一直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好奇心,并且会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最重要的是,经常看书的人态度会很平和,读书越多越会感受到知识的浩瀚,不会为自己的一知半解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不经思考就陷入一些无意义的争执中。读书的最初可能只是为了消遣,哪怕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去看,但一旦养成习惯,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从书中汲取更多东西,慢慢形成自己的知识库。以前读《飘》的时候,书里面提到了“三k党”,而我对这个组织一无所知,因此特地去把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从头到尾地了解了个遍,这样一来,你就不仅是从作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故事了,还会跳出故事以外,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审视这个故事。后来读《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因为太喜欢这两部小说,又去了解了阿富汗的历史和塔利班的由来。

再后来,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只看小说,知识面实在太窄,于是开始读一些社科类书籍,虽然还没有细专,但至少有了一个开始。再者,书籍有助于形成自己的信念。虽然这些东西通过交友、旅行、看电影……也可以达到,但终不及书籍对人的影响深刻。什么是自己的信念呢,据我理解就是从内而外散发的一种坦然自如的气质。我从小到大都敏感内向,每去到一个新环境都觉得浑身不自在,跟人除了日常打招呼基本就不讲话,没办法加入两人以上的聊天,要是不在乎也就罢了,偏偏又很希望大家能主动接纳自己,于是整个人都过得很拧巴——既想融入集体又害怕自己说话没趣不被大家喜欢。而有了自己的信念之后,就知道做自己就好了,新环境能融入便好,不能融入也不觉得不自在,自己开心就顺着大家的风格一起玩一会儿,自己不乐意就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不会再有什么“不参与聊天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孤僻难相处”之类的念头。读书会让你更专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被外界的干扰搅得惶惶不可终日。

经常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会有什么区别?

最后,阅读会让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你有自己的认知体系,也就是对事物的见解和看法,不一定独到,但至少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结果。不要觉得那些在网上开嘴炮骂骂明星骂骂电影,就叫做“对事物的见解”,也不要觉得某些对主流观点反其道而行之就一定是“有想法”,有的人只是随波逐流跟风黑(我的推送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贴几张明星剧照就能获千赞的回答,不懂其意义何在),有的只是标新立异博人眼球。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文字素养和判断力,很容易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文字的煽动性有多大,相信大家都见识过。如果你有自己的择友观和感情观,并且逻辑自洽,又怎么会轻易被《致low逼》《致贱人》诸如此类的网文所洗脑呢?至于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夏虫不可语冰。我只能说看书带来的一些好处,而不能说不看书就会怎样,这是不公平的。若看书是为了使自己开心,能从中获得愉悦感而看,那说不定对于不爱书的人来说,“不看书”本身就是一种愉悦感的来源呢?更何况,因为工作的原因根本就没时间看书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有时间并且热爱阅读的人,你们都是幸运的存在。最后,我想用在豆瓣上看到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我总觉得,积累财富,是为了把人从三餐一宿的危机中解放出来,去读书画画,去写字种花,去做饭泡茶。寻找历史和信仰,了解文学和艺术,去追寻那些生命中熠熠发光的更多可能。而不是打更大的麻将,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搜集更多颜色的名牌包,在无休止地攀比和虚荣中不得超生。——人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求知欲   奇葩   台湾   套餐   见识   按钮   逻辑   客观   原理   观点   房子   东西   时间   喜欢   世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