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宪问十四(11)

「论语笔记」宪问十四(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点个关注可好?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注释】难:难以做到。

【译文】孔子说:“处于贫困境地而没有怨恨,是难以做到的;生活富裕后做到不骄横,就比较容易。”

【简评】民以食为天啊,贫困得锅都揭不开了,还能讲什么礼法呢?《陈涉世家》引陈胜的话:现在逃跑也是死,不逃跑也是死,同样是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干上一场呢!逼到没退路了,只好拔剑东门行了。所以孟子说老百姓不富裕却能够将国家治理好的人,从古代到现在,从来说没有过,只有仓库充实了,老百姓才懂得礼节。

管理国家的时候,要让老百姓有足够的财力奉养父母、妻子儿女。按现在的说法,劳动力不仅要养活自身,还得养活过去的劳动力以及将来的劳动力。但只是仅仅是养活还远远不够,劳动力还得接受教育、接受培训,还得满足精神需要。衣食住行婚姻恋爱精神娱乐,处处需要钱。拿几千毛钱或者一万多毛钱,不知道能干些啥!现在有许多人批评“啃老族”,说他们不知道自立,其实我倒是同情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反正怎么干也就那点工资,要生活怎么办呢?不偷不抢,去啃老,就已经是相当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了。至于无老可啃相反还得赡养老人孩子的人,就两个字:悲惨!当然,在不想给老百姓增加工资的条件下,其实也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禁止人们结婚生子。如果能够这样,那计划生育工作顺便就搞好了,一举多得。

至于生活富裕了是不是一定就可以不骄横了,孔子说的是“比较容易”,而不是一定可以做到。比如现在许多高喊“与国际接轨”的专家们的表现。房价上涨都离谱了,他们说这还是低的,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食品价格上涨到超过老百姓承受力了,他们说这还是低的,某某国家比我们还高;垄断寡头单位的工资收入已经是社会平均工资的若干倍了,他们说只要不违法就是合理的。如此等等,诸如此类。我相信这些专家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都称得上社会的精英人物。他们不缺钱也不缺知识,唯一缺失的就是人的善良之心。本质上,就是一种骄横。

个人骄横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人们不理也就罢了;但如果这类人到了要害部门,或者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危害程度就非常惨烈。因为他们的表现会激化社会矛盾,消融社会的凝聚力,最终造成对整个社会的危害!

《论语正义》上说,当权的人应该知道老百姓凭什么来生活,先解决他们切实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富裕起来。这样以后,还得教育他们,让他们积极向善。一心想抛弃福裕安定的生活只想去犯法的人,估计只是极少数。所以,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后,引导他们向善,应该是容易得多。老百姓不是政府的取款机,只要真正从关心民生入手,再加上重视教育,老百姓就一定会全力拥护这样的政府。

民无恒产则无恒心,任何时代都得记住这条训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论语   东门   恒产   绵阳   训示   骄横   劳动力   富裕   原作者   老百姓   贫困   本文   工资   笔记   社会   国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