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能源车的终极猜想》-Part1

这是我的几篇学习思考,来自启发俱乐部-李丰专场。
写下来理理自己的思路,同时作为记录可以回顾。

另外,因为是自己的学习思考,所以可能会对原文有一定的曲解,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李丰老师的想法的话,请一定去读他的原文。

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概要如下,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兴趣再往下看:

今天先写第一部分,智能手机吃过的盐,和今后新能源车应该要吃的饭.
首发于:小林的杂七杂八

第二轮的意义

第二轮,是我读到可能比较重要的关键词。
第二轮:我猜是中国制造核心能力提升的意思。

先说第二轮的基础:
↓几乎中国在非常多的行业按照顺序先变成了全球的
制造大国

↓然后凑巧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中国在各行各业都进行了连接性的基础设施升级,不管是高铁、铁路、高速、航空,当然包括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

↓伴随着这些连接效率的升级中国在消费端陆陆续续在非常多的行业开始也变成了全球第一;

有制造,能高效的连接到消费端,产生第二轮的基础算是打牢了

有了以上,在碰上点机缘巧合,就能成就第二轮了。
这个机缘巧合是这行业的一些
升级和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会出现一些我们当时难以想象,但结果有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一些中国现象。

就像,在那之前我们很难想象智能手机这种技术集成和要求最高的电子产品,中国会出现世界级品牌

智能手机走过的第二轮

打基础:
制造: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最全的供应链?大概是在2003年,因为当时的规定是,如果外资企业在中国设厂,必须绝大部分或者几乎所有产能用来出口才允许拿到这张牌照,这极大刺激和带动了中国的手机装配制造业的发展。后续又放开牌照限制,山寨机极度繁荣,更进一步的强化了制造能力。

链接:同样搭国运的快车,基础设施急速提升

消费:这个李丰老师没有说,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从早期与运营商合作的卖场,到迪信通国美等家电卖场,到现在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手机触达消费者的链接通道和速度是越来越快的。

至此,中国手机行业的基础打好了。

然后就迎来了手机行业的最大的契机:

到了2008年、2009年我们来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智能手机从整个生产链条上看跟原来的手机不太一样,这个行业出现了我们讲的叫作换了一次跑道,整个行业做了一次升级,从做通讯手机变成了做智能手机,当然对供应链的要求不一样。

伴随着这次升级,中国从一个简单的装配制造成本领先的产能,变成了具有较多精密制造加工能力的供应链。

然后,就等来了华为、小米、OPPO等把这些有核心技术的制造能力给高效的整合起来,变成我们自己国家的智能手机。

那,新能源车呢?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智能手机走过的桥,其实大部分现在也正在经历。

制造:这么多年的以市场换技术,并没有换来多少技术。但是却实实在在的为中国市场换来了汽车制造的全产业链条。
链接:汽车行业同样,对于触达消费者的链接的速度和渠道比以往多了很多。
消费:消费端正在产生消费逻辑的变化,正是从汽车最初的交通工具与地位象征逐渐的向成熟的汽车市场转变。

而现在新能源+智能驾驶,就是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升级和变化最大的契机
现在已经有了宁德时代这种世界级的巨头。

今后,中国在新能源车行业,会不会:出现一些我们现在难以想象,但结果又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一些中国现象。

我猜会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新能源   高效   智能手机   情理   难以想象   机缘   产能   牌照   中国   能力   链接   基础   行业   手机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