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长安CS55上市至今已经4年多时间,其功劳不仅仅是带来了近50万辆的销量支撑,更是让长安汽车在SUV产品线上的价格体系得到稳固和强化,同时让长安汽车通过这款车争取到更多年轻用户的喜爱。不过,第一代CS55 PLUS在造型设计上与CS55变化不大,时隔四年,CS55系列已经逐渐失去了在颜值上的优势,且整体产品力也需要提升。因此,第二代CS55 PLUS被倾注了更多的期待。


第一次看到第二代CS55 PLUS的图片,就觉得这款新车真的很像长安UNI-K——直到第一次看到实车,我觉得它比后者还要惊艳。在情报局看来,长安汽车的这一造型决策已经折射出对第二代CS55 PLUS的销量预期,更重要的是,新车在保持原来10-12万售价区间的同时,整体配置和科技感的升级也让人看到了长安汽车在紧凑型SUV市场的野心。


小UNI-K的形神


众所周知,UNI系列作为长安汽车打造的高端产品序列,在设计和标准上都超越了长安此前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体验,而将UNI-K的整体造型风格移植到第二代CS55 PLUS上,不仅将10-12万元车型的视觉感受拉高到了新的层级,同时也预示着长安汽车接下来的产品都将真正跳脱出过去不够年轻、时尚的刻板映像。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站在远程,从45度观察第二代CS55 PLUS,无论是前脸的造型,还是车顶线条的走势,甚至车窗外沿镀铬装饰条等细节都和UNI-K如出一辙。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代CS55 PLUS的中网格栅和前脸下包围等处用扩散开来的设计方式,将车头的横向视觉感受进行了一些拉长。车身侧面同样采用了与车漆颜色撞色的镀铬饰条进行装饰,以增强活力感。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车尾部分,值得夸奖的部分有亮点:其一,长安CS55 PLUS上扬的车窗上沿线和与后尾灯相连高耸起来的肩线都凸显出新车的肌肉美感;其二,相比老款车型,由于加入了UNI家族的后尾翼设计元素,新车的后车窗有了一些溜背车型的即视感,让整个尾部的层次感线条更加明显,也显得更加锐利。


整体处理上,第二代CS55 PLUS在设计元素上延续了UNI家族的设计特征,但是更多细节处理却更显年轻、有型。简单来说,CS55 PLUS面向更多的肯定是年轻用户,在设计上拥有了一定高级、前卫感之后,还需要从细节角度出发,将年轻人需要的个性化得到展示。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当然,随着整体造型设计的革新,19寸轮毂自然也被搭配在了第二代CS55 PLUS上,只不过由于车窗线并不高,整体视觉感受上这套轮毂并不显大。


站在CS55前车主的角度来看第二代CS55 PLUS,我们毫不怀疑年轻消费者对这款新车一见钟情,因为它的造型设计、气质感觉都与老款车型变化巨大,完全超越了我们对“第二代”车型的期望。


中国创意,实用主义至上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进入到车内,第二代CS55 PLUS的内饰造型和布局依旧沿袭了UNI-K的大致设计,甚至我们试驾这台顶配车型还换上了年轻人喜欢的运动型座椅。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科技感和实用主义,是我们可以从第二代CS55 PLUS上看到特别强调的特点,除了上下分层的两块彩色大屏,整体座舱环绕式的设计、撞色设计的中控台和小巧的方向盘也是新车的特色,让整台车的科技感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虽然从UNI-K开始,这样的双屏设计和尺寸偏小的方向盘就受到了一些争议,但实际体验却非常实用,不仅有效减少了驾驶者的低头频率,同时在操控感上也让人感觉更加细腻。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另外,新车的储物空间也有所提升,除了中央扶手前端预留两个放置手机的储物槽(其中一个无线充电),新车还在中央扶手下方进行了镂空设计,并配备了两个USB接口。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至于第二排的空间表现,虽然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加长了6mm轴距,但我们乘坐之后感觉变化不大,依旧保持了这个级别车型中等偏上的水准,腿部和头部都留够了余量,完全能够轻松的找到舒适坐姿。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第二代CS55 PLUS的前后排座椅,柔软度要比上一代车型强了不少。




开起来怎么样?


从目前公布预售价的三款车型来看,长安第二代CS55 PLUS标配了一套1.5T+7速双离合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138kW,最大扭矩300N·m,几乎就是一台合资或者豪华品牌2.0T低功率发动机的水平。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实际体验来说,在城市道路巡航时这套动力组合在低速升降档的表现还算不错,基本上时随踩随有。车辆在城市中堵车蠕行的响应很快,也让蠕行跟车显得较为轻松。当然,低速换挡的顿挫感还是有的,但好在比较轻微,符合七速双离合变速箱的特性,当我们跟车时才用小油门开度去驾驶它时,车辆的平顺性很好,也表明它更适合比较平稳的驾驶方式。


单论这套动力总成的匹配程度来讲,这具7速双离合变速箱倾向于将挡位尽可能升高,降低行驶转速来提升燃油经济性——虽然拥有了夸张的动力参数,但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台运动型的产品。


从驾驶场景分析,由于上述的标定逻辑,发动机和变速箱对于油门开度变化的动作会慢半拍,如果你快速的踩下油门然后立刻松开,那么这台车的动力总成会将你的这次操作忽略,这同样是出于经济性考虑从而过滤掉很多操作上的波动。不过这样的标定也让我们在需要突然的急加速时不能感受到及时的车速提升,例如当我在成都市绕城高速上变道时,会出现因为加速来得慢了一些而错过变道时机的情况。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至于转向系统,第二代CS55 PLUS在换装新的方向盘后整个转向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无论是响应、反馈、增益、回正度、精度几乎都无可挑剔,只需要稍微调整方向盘,车辆就会立即随着想要的方向驶去,并且在弯道中表现也很稳定,甚至都不需要修正,相较上一代车型,可以说让整台车的驾驶感受有了质的飞跃。


最后来说说底盘悬架部分,第二代CS55 PLUS依旧是强调舒适性的调教,这一点在日常驾驶或者通过减速带等颠簸路段时可以明显感觉得到:悬架在应对冲击时,整个过程车轮很贴地,回弹速度也很快,尽可能保持车身的温度,而车身整体在应对颠簸轮面时,厚重感依旧很强,给人很厚实、“很整”的感觉。


当然,第二代CS55 PLUS在座舱内部静谧性的进步同样值得称赞,如果说以前时速80-100km/h就会出现明显的风噪,那么现在这个点被延后到了时速110km/h左右时,进步明显。不过,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的噪音还是有些明显,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增强运动性而刻意保留的。


情报总结:


在整个试驾过程中,第二代CS55 PLUS让我们最为惊讶的还是其实车的视觉感受提升非常巨大,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与老款车型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短试第二代CS55 PLUS:以“小UNI-K”之势,赶超博越


更重要的是,在保留原有价格区间(从预售价来看)和驾乘品质的同时,新车的品质/科技感、整体配置、驾驶体验上又进一步得到升级,甚至还有手势动作导航/拍照,人脸识别自动着车等讨喜的小功能,这些点加起来对于一个前CS55车主来说,实在太香了。


从理性角度出发,放在同级别市场当中,第二代CS55 PLUS可以说在性价比、品质、颜值、空间、驾乘体验的综合表现上提供了对手难以匹敌的产品力,至少在同级主要竞品大换代之前,第二代CS55 PLUS——yyds。



图片|Barbievv

撰文|Barbievv


◎ 本文版权由Auto情报局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蠕行   长安   变速箱   油门   离合   方向盘   新车   车型   造型   视觉   感觉   动力   年轻   汽车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