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的流量生意

#互联网公司都是怎样把流量变成现金的#

最近使用滴滴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在支付车费时,更换成银行卡支付,将享受优惠,大多人数以为是滴滴为了建立自己的支付渠道,但是你每次打开app时发现:疯狂的弹窗里,有意无意把你引入金融消费模块时,你发现滴滴还想让你贷款。

存量的时代里,互联网公司使劲手段期望从每一个流量身上获得两倍,甚至三倍以上的收益。

互联网公司的流量生意

免个单,激不激动?

互联网公司的流量生意

原来是希望你贷款

过去中,我们对互联网领域的理解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通过自身核心业务获取流量,等自身规模扩大之后,一般而言会突破原有的业务边界,拓展其他业务,构建公司发展的护城河,这个思路就是跨界思维,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均是如此。但是归纳起来,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实现业务变现的模式大概分为:1)广告;2)电商;3)游戏;4)增值服务。

但是,时代一直在发展,新兴领域不断出现,也变相增加边界的界线,例如:内容付费,外卖,社区拼团,甚至卖菜等业务,不过这一切都比不上金融衍生业务来得变现快。

互联网公司的流量生意

消费贷也是金融衍生业务的一种

这可能是最普及的一种业务形式,即便是某米这种偏向硬件类企业也是如此,到今天连出行类互联网企业也触及到了这块业务。

那么为什么金融衍生业务为什么如此受互联网企业青睐呢?本质上,在于流量生意中,金融是付出成本最低,获益最大的一种变现形式。无论是广告,还是电商,甚至游戏都需要巨大成本的投入,还存在经营不善的风险,即便是广告业务也是如此。如果考虑现在广告业务已经不再是好业务时,那么替代类型的变现业务必然成为所有企业的选项。

金融衍生业务,不是互联网企业自身将自家的存量资金用于贷款,而是作为中介,就是渠道,而是将第三方的资金投放向自身平台上的用户。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业务,任何拥有流量的互联网企业都难以拒绝这种诱惑。

互联网公司的流量生意

数据安全

这里涉及到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大多数人群,吃喝玩乐等数据早已在线化,头部互联网企业已经拥有了用户数据,对于资金安全,对于头部企业而言已经不用那么担心。

可惜的是,即便再厉害的大数据技术,也阻挡不了利益的贪欲。如果,通过大数据分析一个用户的资金实力,实现合理贷款合理消费,则不会怎样。但是,受利益与诱惑的驱使,一大部分用户其实是将贷款用户消费,而自身并不具备还款能力,长期以往,一定会处于以贷养贷的状态。

用户,现实中的个体。而在网络中,不过是可以实现利益的数据而已。这可能才是最大的现状。

你问:边界是什么?利益决定边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在线   流量   公司   存量   边界   头部   广告业务   贷款   生意   利益   资金   业务   金融   数据   用户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