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700亿件,超过去年全年。近3个月,快递业务量实现从500亿件到600亿件、再到700亿件的连续跃升。

很多人对这个数据可能没什么概念,我们以2018年为例:2018年,我国年快递总量超过了500亿件,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并且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这么庞大的数据量,得益于在线化商务业务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显示了中国在线化的活力。互联网不是诞生在中国,但是在中国实现了人口最大规模的普及,诞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等场景。“去纸币化”真正的是在中国实现的,而在线化的场景反映到现实中,其中之一就是快递数量与规模剧增,当然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1、2019年快递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新增社会就业20万人以上,为稳就业提供重要支撑。末端网络不断完善,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达8.2万个。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国内快递专用货机达116架,高铁快递开通线路达451条;

2、本就越来越短缺的人才供应越来越跟不上增长的规模,今年的菜鸟驿站与智能终端出现的背后就是因为快递从业人员已经跟不上快递数量的增长;

3、快递成本也在逐年增长,必定也在未来深刻影响着电商行业的发展。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2010年-2018年快递行业的增速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与增速

中国快递行业以效率著称,江浙沪包邮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对快递包裹已经适应了快这个节奏。无论是京东、天猫的B2C模式还是淘宝的C2C模式,背后依托的都是快递体系,换句话说:蓬勃发展的快递行业有效支撑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消费端的网购规模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各类电商平台。

所以,在中国,电商模式的创新可能是最丰富的,以大家熟悉就有: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与稳定效率的快递生态成为电商业快速发展的保障。

可以说:支撑快递行业发展的基础非常重要,反过来说则是因为支撑快递行业发展的基础很好,所以快递行业的发展又有效支撑了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同时,我们依然需要清晰地知道:快递效率的体现是依托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如:能够触及到更多乡镇农村的公路网络体系,能够保障及时准时的高铁网络,能够保障快速送达的航空体系等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被称之为“基建狂魔”的国家力量。

今天,我们想去中国的任何地方,可以选择很多的方式:自驾游、高铁、飞机、长途汽车等等,如果留心都会发现:一切都是新的,为什么是新的?一方面是建设的速度,另一方面是建设的规模。我们以湖北宜昌为例:截止2019年底宜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3894公里。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每一个乡村实现了公路通到家门口。截止到2017年,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到了400万公里,基本实现了99.98%的通达。

另外一个则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高铁,这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国门的一张名片,截止到2017年,中国铁路里程数:13.1万公里,而著名的中国高铁八横八纵规划,更是将中国通过高铁网络实现了紧密结合。而高铁因为准时率高,速度快成为支撑快递行业新的通到与方式,顺丰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快递数量,更是在18年就包下了21条高铁列车。

突飞猛进的快递行业离不开国家神一般的基建能力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与八横八纵的高铁网络相结合,再辅助高速发展的航空网络,成为支撑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基础,而这些都是短短十年之间完成的基础建设。

当然,在这背后,又与国家扶贫战略紧密相关,大量的人口脱贫,成为支撑电商消费的新增人口。而走出去的人们,再通过密集的交通网络进行沟通与协作,谱写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宏大的商业活动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在线   快递   里程   行业   突飞猛进   基建   中国   商行   场景   效率   人口   数量   体系   公路   规模   能力   模式   国家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