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楼盘10006套新房,上海力推住宅集中入市,啥信号?

33个楼盘10006套新房,上海力推住宅集中入市,啥信号?

从“上市新建住宅一览表”说起

华说


昨天,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在其官网“网上房地产”发布了一张表格,颇为引人注意,网上网下议论不少。

表格的标题,是《本市近期将上市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一览表》。一览表一一罗列了即将上市的新建住宅项目:33个楼盘,共计106万平方米,合计10006套,分布在浦东、宝山、松江、临港、奉贤、青浦、金山、嘉定、崇明、徐汇、闵行11个区。一览表也标注了33个楼盘的项目地址、户型、套数、备案均价等信息。总体来看,此次公示的即将上市的新建住宅项目大抵是所谓的“刚需盘”:大部分房源单套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占比约75%,除3个楼盘外,其他楼盘的备案均价为6万元/平方米以下。

33个楼盘10006套新房,上海力推住宅集中入市,啥信号?

怎么看上海发布的这一张表格?经济学的回答,是值得表扬一下的。因为把即将上市的33个楼盘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发布,又将地址、户型、套数、备案均价等信息一一标注,让消费者“一览而尽”,大幅节省了消费者的搜寻费用,也即是大幅降低了社会的讯息费用。这是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利益的。

细看这表格上的楼盘,绝大多数房源位于城市的郊区,中心城区仅有一个楼盘出现在表格中,这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楼盘的备案均价为6万元以下。而从市场机构发布的信息来看,近期中心城区准备开盘的新楼盘不少。如果市场机构传出的信息属实,则这表格的发布,似乎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出现在这张表格中的唯一的中心城区的楼盘的备案均价12.5万元/平方米。“你懂的。”

但最有趣的一个发现,是这张表格中罗列的33个楼盘,开发商各各不同。也就是说,33个楼盘有33个开发商。从开发商的公司名称来看,大多是本土的开发商。闻名全国的实力强劲的“中国十大房地产开发商”,并未在这张表格中出现。这似乎有些令人意外,但上述楼盘大抵位于城市的郊区,又似乎给出了答案。

由此忽然想到自然资源部前不久推出的土地新政。该新政说,从今年起,全国22个重点城市将实行住宅用地“两集中”出让,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原则上发布出让公告全年不得超过3次。这22个城市,除了“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之外,还包括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18个二线城市。

这一新政将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时议论纷纭。主流的观点,是认为,一,土地价格上涨的压力会得到缓解,土地溢价率有望下降。在“两集中”政策出台之前,土地拍卖活动较为分散和随机,开发商不知道未来的地供计划,一旦出现合适的地块,就去抢地,经常出现几十家房企去抢一块地的现象,由此推高地价,高地价又带来高房价。“两集中”政策实施后则,一次供应的地块多了,意味着单块土地参与竞争的少了,地价自然会回归理性;二,大型房地产公司将占据更大市场优势,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则“压力山大”。参与土地拍卖要高额的保证金,“两集中”政策考验开发商的实力。大型房企资金雄厚,有机会多拿地,从而进一步压缩中小型房企的生存空间。

但上海的这张“本市近期将上市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一览表”揭示的33个楼盘有33个开发商之事实,给人以启发。余以为,上述的推断是不对的。

房地产开发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限制一步步加码。先是央行根据负债率为房地产企业划定“三道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又据此将房地产企业按“红橙黄绿”四档分类管理,设定其融资时有息负债年增速的上限:未“越线”的绿色档房企,有息负债年增速上限为15%,黄色(一个指标越线)和橙色(两个指标越线)档房企年增速上限为10%和5%,红色(三个指标均越线)档房企则不能新增有息债务。接着,央行和银监会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国内所有的中资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开发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都必须执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该制度规定,中资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是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是32.5%;中资中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是27.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是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是2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是17.5%;县域农合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是17.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是12.5%;村镇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是1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是7.5%。

在房企负债的“三道红线”和银行发放房贷的“集中度管理”这两项制度安排下,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难度大幅上升。融资不易,当然更要精打细算,“好钢用在刀刃上”,将钱花在最有效益的项目。住宅用地出让推行“两集中”之后,一次推向市场的地块大幅增加,那些有资金实力的大型房企会聚集于市中心的优质地块——房地产开发的圣经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而不会把资金投向偏远的郊区,因此,中小企业在这些区域的竞争反而会因此下降,比以往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市中心的地块则因为竞争者实力强大,竞争会越发的激烈,土地溢价率随之上升。而为了应对融资受限带来的资金难题,大型房地产企业之间“合纵连横”,联手拿地的行为也会进一步增加,越发的普遍。

2021年3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楼盘   住宅   中资   地块   上限   上海   房地产企业   新房   开发商   表格   个人住房贷款   信号   土地   资金   房地产贷款   银行   项目   数码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