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不久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西安被点名12次,位列第一


在这份文件中,沿黄流域的三座特大城市——西安、郑州、济南被委以重任,将承担更大的发展使命。耐人寻味的是,这份国家战略文件明确提出:“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


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了不少。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明确:最大的刚性约束


这个纲要文件,已体现国家导向战略——“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同时,非常明确提出“四定”原则:“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要求相当严厉:

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当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决遏制“造湖大跃进”,严把引黄调蓄项目准入关。

“从严治理”案例,大家能看到:


2021年4月16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郑州、开封等不顾水资源禀赋,以引黄调蓄灌溉、民生供水为名,大量引用黄河水搞“人工造湖”。随后,河南省“彻底整改”。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郑州布局的水系和湖泊◎NEWS


河南水资源并不乐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0亿m³,人均约400m³。”


相比之下,陕西和山东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分别为:420亿和200亿m³;多年平均人均分别为:1125m³和344m³


这份纲要中,重点强调:“强化生态环境、水资源等约束和城镇开发边界管控。”


要知道,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尽管淡水资源占全球6%,世界第四;可人均水资源量仅23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1/4——却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占13%。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南水北调”郑州境内长128.8公里◎NEWS


降水量重要性,得以体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依次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五种地带。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使得全国水资源不均匀:


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占36%,水资源量却占80%;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量仅占8%,耕地达40%。


相对经济的不均衡,南北方的水资源差异更甚。


著名的“南水北调”,陕西是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2019年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南水北调”为9.9亿立方米,郑州则为5.7亿立方米


未来:西安“比较优势”在哪


“以水定人”等“四定”下,北方城市承载力如何?


“七普”之后,西安成为深穗蓉后“增量第四城”,成为不折不扣“黑马”。要知道,过去西安一直是这种形象:偏隅西北的干旱少雨、人才“孔雀东南飞”、经济不够发达


实际上,此前西安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人。


其实,西安经济不够发达,但人口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已很多年这,与传统国人“西北和东北思维定势”相反:经济不够发达,人口必然外流。在《走向北方第二城》中已做了说明。


“四定”时代,西安“真实家底”极佳——有堪称北方“巨型城市”最佳的水资源


一旦“引汉济渭”投用,关中再将增加年15亿立方米水资源增量。以2020年数据为基底,西安年可用水资源总量北方前列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北方主要城市水资源总量◎制图/城记智库


为何我们一直呼吁“重估西安降雨量”,调整泾河站观测站?


要知道,降雨是最大的水资源来源之一。泾河站,是外界引用西安降雨量的标准口径。若一直采用“窄口径”降雨量,必将左右上层决策,从而影响西安未来规划和建设。


这份纲要中,对“体弱多病”黄河流域这样描述:


“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上中游大部分地区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446毫米。”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北方主要城市水资源强排◎制图/城记智库


实际上,西安连续多年真实年降雨量已破700mm,一只脚已迈入“湿润地区”。这对水资源的增加,将带来质的变化


从学术上,降雨量代表气候;从环境上,它决定着城市的湿润度;从感官上,它将让城市换容颜。更重要的是,国家决策纲要中,对于黄河流域城市提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因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从各地实际出发。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明确:特大城市“瘦身健体”


“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无序扩张,推动沿黄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减量增效”——纲要文件提法明确。


根据住建部相关标准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沿黄”有三座特大城市——西安、济南和郑州:均为“GDP万亿之城”和省会。这其中,西安和郑州还是“国家中心城市”。


那么,它们背后有何不同?


黄河流域九个省区,除山东外皆在中西部。“七普”显示,这八省综合城市化率在59%左右(全国为64%)城市化进程,还在提速阶段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七普”后中国各省人口增长率(黄色为黄河)◎NEWS


人是发展的关键,“放开三胎”原因在此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更是“用脚投票”——可以说,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阴表”


这方面,东北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人口外流”,往往成为观察东北的第一个指向所在。对黄河流域来说,压力同样不小。数据显示,甘肃、内蒙和山西人口“净流出”。


相比之下,陕西、河南和山东等三省,人口实现正增长且超5%


山东,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济南-青岛”双星闪耀,还包括众多大中城市。这与河南相似——“中原城市群”中,就多达18座地级市。


唯一不同,是西安。千年以往,西北地区地理环境、人口基数和自然约束等多种因素,它成为典型“单核城市”:经济不发达,人口依旧稳速增长。这,和成都异常相似。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山东和河南地理,决定人口和城市众多◎NEWS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地理和经济条件,决定只有西安才能容纳大量人口◎NEWS


陕西和河南,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人口增长,省会强劲“吸附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否则,人口可能加速流向华东和华南


相反,中部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人口增长仅1%,原因不难分析:


一是其中小城市“星罗棋布”,省会“吸附力”不如西成郑;二是,人口大量向华东和华南迁徙,成为“人力输出地”。


对陕西而言,考验来了:西安,在纲要中被点名十二次,充分说明重要性和关键性。


但是,当下西安,还处于“温饱”阶段——距离“大和强”,尚有很大的距离。必须找准这个“超级引擎”模式和路径。否则,“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文=城记智库 聂海峰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和信息,来源公开报道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推动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国家最新战略下,西安未来在哪?


从2016年开始,

我们认为西安人口被严重低估

这将对地铁、教育和产业等产生一系列影响

我们呼吁“重估西安人口”

并预判西安真实人口在1300万左右

在“以水定城和以水定人”时代

新气候周期之际,我们发现“西安降雨量”

因种种因素被低估,并可能影响决策

从2019年开始,

我们呼吁“重估西安降雨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西安   黄河流域   城市   降雨量   降水量   南水北调   郑州   陕西   河南   山东   水资源   纲要   瘦身   人口   多年   战略   未来   国家   经济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