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再出新动作,它意味着什么?

作为全国知名科教大省,陕西有个现实无法回避:科技研发成果很多,但是转换能力滞后。


如何实现成果转化,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结合,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能,这至关重要。秦创原意义就在于此:作为举全省之力推动的国家级“改革试验区”,近日来大动作频频


创新:发展改革试验区


作为全国知名的科教大省,陕西有着得天独厚的基底:拥有8所“211工程”院校、3所“985工程”院校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


此外,陕西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家……近些年,更是通过航空、航天等国之重器频频亮相。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62.96%提升到68.39%,位居全国第9位。但是,转换能力长久以来都是陕西的“痛点”。


这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再出新动作,它意味着什么?

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来源/西咸新区


陕西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十四五”规划:


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万家;实施创新型企业上市、创新人才创富“双百工程”,到2025年力争实现100家科技型企业上市,实现100位科技领军人才创富。


全运会开幕式上,惊艳亮相的秦创原,展示了陕西省“啃硬骨头”决心。秦创原,让陕西从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迈进的“云梯”。


它的出现,是陕西科技创新思维的根本转变。一改过去科创载体各自为战的“孤军模式”,进而形成“集团军、多兵种协同作战模式”,集中优势力量向科技领域制高点的抢滩登陆。


不久前,陕西省印发《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


这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再出新动作,它意味着什么?

“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实景图◎来源/西咸新区


1、支持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西部科技创新港创建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

2、增设秦创原人才引进专项,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各市高新区依托秦创原总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

3、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创业。

4、探索实施秦创原“人才贷”,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最高2000万人才信用贷款。

5、建立正向激励和容错免责机制,为秦创原总平台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将人才发展绩效纳入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


未来城市的发展和竞争,科技无疑是核心所在。秦创原,被寄予陕西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化重任和改革试验区,成为陕西省最大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力度:多政策持续加码


作为总窗口,西咸新区重视程度更超乎寻常。近日来,围绕秦创原开展多个会议发布多项政策,可谓是动作频频。


2021年9月6日上午,西咸新区召开秦创原创新载体建设相关会议,下午召开秦创原招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按照‘四最’要求持续完善政务服务。


要优化营商环境,结合秦创原建设尽快推进集产、学、研、办公、居住于一体的高标准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周边生产生活配套。


这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再出新动作,它意味着什么?

秦创原招商服务中心实景图◎NEWS


9月24日,秦创原总窗口入区项目签约仪式上,推出若干“真金白银”的政策,其中包括营商环境18条、宜居宜业城市建设10条和秦创原总窗口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指引,从三个大方面来深化“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综合试验功能”。


10月7日,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在陕投集团总部召开,据悉,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由西咸新区的陕投集团共同发起设立。


将聚焦秦创原平台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的三大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的运营平台公司,助力全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这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再出新动作,它意味着什么?

秦创原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指引◎NEWS


西咸新区设立硬科技基金、高校科技种子创业投资基金等7只基金,总规模达16.6亿元,加快推进设立陕投秦创原科创母基金。


多个真金白银举措的发布落地,是西咸新区多方面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建设,也展示了这个国家级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探索担当。


能否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新发展阶段陕西追赶超越新优势和新竞争力——将科教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这就是“秦创原”的重大使命。


从这个角度而言,“秦创原”是“催化剂”,甚至将可能产生更强的“化学反应”。


新政:含金量极高的新政


一个城市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的集聚和体制的创新。完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生态,是提升区域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最强吸引力。


作为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省市政策基础上,再次制定发布15条措施,以普惠性、不重复和西部最优为制定原则,按照秦创原的发展定位,制定出最优惠、最实用的政策。


这其中,比如对获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企业,在省市奖励基础上再给予10万的一次性奖励。


对年税前工资薪金(不含股票、基金收入)超过30万(含)的科技型企业员工,连续3年分别按个人所得税新区新城两级留成部分第一年100%、第二年70%和第三年50%的额度给予奖励,每人每年最高奖励100万。


这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再出新动作,它意味着什么?

秦创原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布◎NEWS


对新落户的科技中小微企业,连续两年按当年研发费用的3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50万。


对取得博士、硕士学位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与科技型企业签订三年期以上劳动合同,分别给予个人每月5000元、2000元的补贴,奖励期1年,年底一次性结算。


可以看出,本次政策支持方向包括配套奖励、场地补贴、人才补贴、研发奖励、金融支持、税收奖励和住房保障等。


横向来看,它兼顾多类型的创新主体,以低门槛和低兑现条件,为创新创业主体创造普惠性支持;纵向来看,又兼顾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全发展阶段企业,切实降低企业和人才初创期的各项成本。


这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再出新动作,它意味着什么?

“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实景图◎来源/西咸新区


作为秦创原总窗口的西咸新区,这个成绩单可圈可点:


今年以来累计新增科技型企业291家孵化器12家专业服务机构48家新型研发机构27个。陕汽、陕煤、延长石油等15家省属国企已带头落户建设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


在政策上,已为45家企业落实兑现奖补资金2941万,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凤凰择良木而栖。”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将带来什么,这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试验区   陕西省   孵化器   科技   陕西   科教   服务中心   窗口   政策   基金   产业   人才   新动作   城市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