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嗨大家好!我是商业圈的店小强!


近日,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苹果手机iPhone 13系列已经发布,9月24日将首批交付并在全球开始销售。


不出意外的是,在技术革新方面,iPhone 13系列依然被认为是“挤牙膏”的一代,但iPhone 13系列的发售价令人猝不及防。


发布会之前,市场普遍认为iPhone 13将会提价。根据天风国际郭明錤预测,由于iPhone 13平均容量提升,预计价格也会提升。

但iPhone 13系列却给出了人们不一样的惊喜:性能、续航等多项指标提升了,iPhone 13系列却降价了。同等内存情况下,iPhone 13系列起步价比iPhone 12系列便宜了300元到800元不等。


微博上,有用户吐槽“刚入手的12瞬间不香了”“12用户哭晕在厕所”,也有人戏称果然是“十三香”,王守义诚不我欺。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在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冲向高端,价格普遍涨价的时候,iPhone 13却意外降价沦为“性价比”机型,库克这一回算是摸到了潜在用户的痛点,甚至是“等等党”的再等一等。


尽管依然被吐槽缺少创新,但在高端机市场,iPhone13系列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强者,尤其是在“性价比”的加持下。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千呼万唤的苹果“13香”竟然“香”在价格。iPhone13系列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同比竟然下降了。加量不加价的苹果“13香”的“诚意”不免让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苹果做出了改变?


尽管对消费者来说,降价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向来高傲的苹果,此次起步的降价,不免让人遐想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


苹果公司如此迫不及待地搞降价“促销”,可能与一纸禁令有关。


美国时间9月10日,在《堡垒之夜》发行商Epic Games对苹果提起的诉讼中,美国加州法院发布了一项永久禁令,要求苹果不得禁止开发者提供IAP(应用内购买)以外的付费方式。


禁令还要求,开发者可以利用APP内用户自愿提供的注册信息与用户直接沟通,这在以前是不被允许的。总之,禁令有利于苹果应用商店的开发者避免“苹果税”。


所谓“苹果税”,即开发者从“应用内购买”获得的收入,其中30%要作为佣金付给苹果。比如说,视频会员费、游戏付费、报刊订阅费等,凡是数字产品的付费,用户必须通过应用内购买,且被苹果抽取30%。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苹果为此不得不调整支付方式,这将让其损失一笔不少的收入,而且在全球其他地区苹果也因30%的抽成陷入了反垄断的泥沼中。


也就是说,曾经让苹果一年“躺赚”200多亿美元的“苹果税”,如今彻底松动了。


除此之外,苹果汽车项目进展也不顺利,项目负责人道格·菲尔德离职加入了福特,这已经是苹果卸任的第四位造车业务主管。同时,苹果与传统车企的合作至今也未敲定,这也将拖缓苹果量产汽车的进度。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iPhone13等新品的发布,不仅需要承担苹果达成下个季度营收目标的重任,也间接成为苹果抵消负面影响的强心剂,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一直以来,苹果对所有在应用商店App Store中上架的付费App,以及在App内产生的消费等,都要抽取30%的佣金,这项规则俗称“苹果税”。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苹果App Store的总收入为723亿美元,产生的佣金费用估计为217亿美元,约占苹果总收入的7%。显然,来自全球的App开发商,都付出了相应的“苹果税”。


受此事件影响,苹果股价下跌3%,市值瞬间蒸发850亿美元(约5477亿人民币),创5月以来最大跌幅。


尽管这场官司Epic Games确实赢了,但是法院并未支持其“苹果是垄断者”的说法。法院认为,虽然苹果具有极强的市场力量,但“成功并不违法”。


当然,法院还是指出苹果从事了“反竞争行为”,并表示这种行为扼杀了消费者的选择,因此苹果有必要采取补救措施。


其实早在禁令宣布之前,铁打的“苹果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先是韩国方面《电子通信事业法》修正案,再来就是美国的反垄断诉讼和日本反垄断机构的协议。


韩国、日本以及美国方面的压力,迫使苹果做出一系列调整,外界纷纷惊呼“苹果税就此终结”。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目前只是调整了支付方式,不再指定用户使用自己系统的支付方式,如果用户仍然使用“应用内支付”,苹果还是收30%的佣金。


所以,“苹果税”好像终结了,但又没有完全终结。


“苹果税”的问题已经让苹果公司焦头烂额,雪上加霜的是,近期苹果造车业务也不安稳。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前不久,苹果从特斯拉挖回来的汽车项目主管道格·菲尔德离职,转而加入了福特,菲尔德也就此成为苹果造车业务第四位卸任的主管。


公开资料显示,菲尔德原先在苹果工作,后来去了特斯拉担任高管,负责Model 3这一热门车型。2018年,其回到苹果重组汽车部门,让前特斯拉高管负责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和外部设计以及传动系统。


除了菲尔德,今年以来苹果造车业务已有多位高管接连离职,其中包括负责自动驾驶硬件的Benjamin Lyon、负责工程管理方面的Dave Scott和负责自动驾驶安全的Jalme Waydo。


汽车业务高管的接连离职,也说明苹果汽车业务进展并不顺利。


今年初,苹果与韩国车企现代、起亚传出合作消息,但随之被起亚辟谣。后来,苹果又联系了日本车企丰田和日产,但日产方面又表示,与苹果存在分歧,不希望改变自身的造车路线,成为简单的硬件供应商。就此,苹果至今在造车业务上未有实质性进展。


2


那“苹果税”合理吗?


乔布斯在推出App Store时就表示,30%的佣金旨在“支付App Store的运营费用”,这也是库克一直以来给出的理由。


有趣的是,美国法院考虑的并非“苹果税是否合理”,而是30%的税率是否合理。


法院综合认为,苹果没有充分证明其30%的税率是合理的,仅仅争辩说佣金是开发者需要支付的维护平台的费用,“这只是证明了佣金是合理的,而不是费率本身。”


也就是说,法院认为收税合理,但30%的税率是否合理则是另外一件事。这么看来,苹果税合理,但又不完全合理。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2009年,苹果公司宣布,开发者将能够使用苹果的制度方式增加应用内购买,并将应用内购买限制在付费应用上,很快又允许应用内购买扩展到免费应用。


关键的一步在2011年,苹果开始拒绝不适用iOS系统应用购买的APP,不允许APP出现其他付费链接。这当时并未引起什么波澜,至于“苹果税”的叫法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


2017年,苹果要求不微信打赏使用iOS的“应用内购买”,即意味着苹果要抽成30%。随后微信宣布关闭打赏功能,苹果此举惹恼了中国用户,引起了一次巨大的争议。


在选微信还是选iPhone之间,中国用户的答案可想而知。


2017年9月初,网络上流出库克与马化腾、张小龙等腾讯高层的合影,没过几天,苹果宣布微信用户打赏行为不需要走苹果的应用内购买。


面对这个“苹果税”,现在全球都想砍苹果一刀,把这个税砍下来。而迫于压力,苹果也终于做出了妥协和改变。


苹果表示将允许开发者使用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分享其iOS应用之外的支付方式的信息,而只要用户最终应用程序或App Store之外发生的付费,苹果将不收取佣金。


是什么让苹果降下了高傲的头颅?


看起来,苹果似乎非常有诚意了,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不一定非得给“苹果税”了, 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苹果真的太“鸡贼”了。


苹果是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我们可以想想看,当有两个支付方式摆在用户面前,用户可以选择在App Store中轻轻一点就付款完成,也可以选择第三方的方式的时候,你会怎么选?


大部分人当然还是在App Store轻轻一点啊,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使用最方便,这样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谁愿意再收个邮件,然后再通过开发者给的支付方式来付款?


除非开发者给的优惠非常大,比在Appstore中付款比通过其它方式付款便宜很多,但这又要开发者让利了,开发者也不愿意。


所以看似苹果让步了,但其实和让步也没太多区别。


3


虽然“苹果税”没有完全终结,但依然可能让苹果掉块肉。


2021年12月上旬,禁令将在美国范围内生效,届时开发者可以避免“苹果税”,这无疑将给苹果的收入和利润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假如2021年“苹果税”不复存在了,苹果需要多卖出约4860万部iPhone 13 128G,意味着2021年iPhone的销量至少要增长23.6%,才能补上这个缺口。


按照最朴素的日常消费经验,商品价格直接影响销量,因此苹果这次降价是可以带来销量增长的,但是通过观察iPhone近十年来的销售数据,同比增长23.6%对苹果来说难度不小。



而中国市场为苹果带来的贡献,已经让库克都忍不住惊叹。


“这是我们最强的市场。”在苹果2021财年第三财季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对大中华区给出了高度评价。


苹果也在用降价策略抢占更多国内用户,今年苹果新增了iPhone12 mini版本,起售价5499元,但在今年618大促期间降价至4000元,这直接冲击了国内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型。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在手机品牌累计销量榜单中,苹果位居第二,而在手机品牌累计销售额榜单中,苹果位居第一。天猫数据则显示苹果为手机品牌销量和手机品牌销售额的第一名。


除了手机产品大幅增长,苹果其他产品在国内销量也节节攀升。库克在财报会议中提到,苹果在中国地区售出的Macbook笔记本和iPad,有三分之二均属于从未用过该产品的新用户,其还更表示全球有75%的Apple Watch是新用户,但在大中华地区这一比例高达85%。



如今苹果在大中华区的增长,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尤其在iPhone13降价的情况下,在中国中高端市场更加是一个“大杀器”。


面对iPhone13来势汹汹,小米OV等国产手机厂商压力不小,连线Insight在文章《库克执掌十年,苹果更需要中国了》中分析过,小米OV这两年的“冲高端”效果不如预期,没能拦截住苹果。随着iPhone13的发布,接下来的四季度,是小米OV发力高端市场的关键期。


就在9月,OPPO、荣耀等国内手机厂商均将举行发布会,发布新一代高端系列产品,也将与iPhone13展开直接竞争。面对走性价比路线的iPhone13系列,国产手机品牌又将怎么出招?


中国市场,可以预见仍会是苹果的最大金矿,降价“真香”已经是苹果屡试不爽的套路,库克通过降价表露“诚意”,是否有效就看消费者买不买单了。






图片源于网络

实体店要变现就找店小强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苹果公司   库克   特斯拉   苹果   销量   佣金   美国   禁令   头颅   开发者   高傲   手机品牌   法院   业务   系列   用户   汽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