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嗨,大家好!我是商业圈的店小强!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姆说,阅读是人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优质书籍、高质量阅读,对人类的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那么你们多久没看书了呢?Em......我说的是纸质版的书!


关于国人是否爱读书,却始终是一个难以达成一致的话题。


从年人均书籍阅读量来看,中国与60本的以色列、40本的日本以及同样数十本的法国等国家比起来,相去甚远。再加上人手一部手机,且每天数小时花在手机软件上,时间高度碎片化,很多人颇为担忧国人的阅读习惯。


不过,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中国人通过电脑、手机、电子书、各类视频同样吸收了大量的信息,只是接收信息的介质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不必拘泥于是否是纸质书。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纷纷扰扰之下,我们需要一个海量、多维度、细颗粒度的大数据,才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成年人人均每年阅读4.7本纸质书,有11.6%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平价和正版书二者不可兼得,是用户最大的痛点。


或许,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拼多多平台发布的相关数据,或许能够给我们打开一个观察国人阅读习惯的窗口。


01


刚开始人们都用手机阅读来看书,这样既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又省下了不少买书的钱。但是很快就有人发现,购买电子书的价钱和纸质书差距不大,手机看书对眼睛不好,而且“纸质书里才有老灵魂”。


而且手机阅读后感觉到,读书时很容易被打断,浏览式阅读也不容易留下印象,还是在纸质书上写写画画的日子比较实在。


市面上买书渠道众多但却眼花缭乱,很多正版纸质书太贵,贪图便宜又容易遇到盗版,光比价网、淘二手书,买书总是不能畅快淋漓。


很多人发现,最近半年来,身边掀起了一股低价拼书潮,在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里,4.9元、9.9元就能买到一本正版图书。


拿到的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低价,书的质量也可靠,但让人疑惑的是,这些低价图书来自哪儿,其中的成本谁在承担?出版社为什么敢把书卖到这么便宜?这个看起来是“白给的果子”到底甜不甜?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不能让纸质书断掉,这种阅读方式应该被坚持下来,如果将来没有纸质书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我会在书店、电商平台等各种渠道买书,希望可以多方支持他们。”一位热爱购买纸质书的网友说。


但是买书的困扰非常多,第一大问题就是价格。人们最开始还是会追逐电商平台的打折,但是后来有网友发现,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可能会“压榨”出版社,让出版社在各种打折活动中苦不堪言。


书店的书卖的贵,相对来说能摆正一点利润,所以大多数人还是会跑去书店购买书籍。


直到后来“多多读书月”的出现,正版、经典、评价、建立读书基金补贴出版社等。许多网友就开始拼书。


拼多多平台已拥有8.5亿年活跃买家,覆盖了中国最广泛的消费人群。2020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上消费图书产品。


根据第二季“多多读书月”的最新数据,2021年8月24日至9月24日,拼多多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60余家国内权威出版社,在百亿补贴基础上加持5000万读书基金,补贴超1000款书目、200万册图书,吸引了超过千万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上购书。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订单占比最高,而来自乡镇农村地区的订单,占到读书月总订单数的两成。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一位网友急需购买一批对口的专业技能书籍,他在拼多多上的官方旗舰店上买了20来本书,花了353元。“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拼多多有那么多出版社的官旗,而且参与百亿补贴的也很多吧。”他得意地说。


而且大部分人会更喜欢读纸质书,因为纸质书体验会更好一些,也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另一方面,读纸质书能屏蔽电子设备的干扰,微信读书经常会被弹出的消息打断。


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浅显阅读,缺乏对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不能构建稳固的知识逻辑框架与价值观体系,靠频繁点击所获取的那一点点阅读刺激很快就会过去。


现在阅读门槛变低了,导致内容太多且鱼龙混杂,读者在书籍的甄别筛选变得越来越难,他希望平台能邀请一些专家给大家开书单。


02


买平价正版书已经成了一个刚性需求,而发展多年的互联网平台并没有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多多读书月”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隙。但很多人一听“多多读书月”里一本书4块9,第一反应可能是盗版书,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一个价签背后的逻辑。


“多多读书月”是拼多多发起的一项正版图书补贴计划,此前在4月全民读书月时已经进行过一轮,第二轮多多读书在8月24日已经开启。拼多多联合60多家权威出版社,在百亿补贴的基础上又拿出5000万元的读书基金,官方补贴覆盖超过200万本平价正版图书。


来自技术、运营、产品、客服、战略部、平台治理部及百亿补贴频道等部门的近百人,他们集结组成了“多多读书月”专项小组。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就九月开学季的到来,也让读者对童书、教辅书目的咨询骤增。第二季“多多读书月”项目组临时增设了童书教辅专区,纳入来自国际安徒生奖等权威奖项的高级绘本,《红岩》《老人与海》《鲁滨孙漂流记》等一批中小学经典读物,及郑渊洁、杨红樱、曹文轩等国内知名童书作家的一批好书,多款书目在活动期间日销超过4千本。


从书籍本身的受欢迎程度看,由于读者需要什么,多多读书月就补贴什么,因此一批爆款书目由此催生。


拼多多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战略上,平台用拼团模式推广农产品,拿下了生鲜水果品类,用百亿补贴席卷了美妆、数码类目,扩品类是所有电商壮大过程中必经的步骤。


更何况,这些用户有不少潜在图书消费者,拼多多有必要在扩充图书品类、强化评价正版属性等方面做出影响力,在满足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之外,补上精神食粮这一环。


再上升一个高度来说,推动知识普惠、全民阅读又是一项很好的公益行动,拼多多将知识普惠确认为长期战略,一举多得。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那出版社为什么加入拼书团中来呢?


实际上,十多年过去,互联网的崛起让出版社的议价能力下降,拥有强大购买力的亚马逊、京东、当当等网络折扣商向传统出版社施加重压,出版社只能在少数图书上获得微薄的利润,大部分品类在出版社举步维艰。出版社自身没有流量,再加上电子书的侵蚀,市场份额一再下降。


出版社也不是没有想过转型,也尝试过打造私域流量,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向互联网转型无果的出版社也很是头疼。


而拼多多的社交玩法解决了流量问题,百亿补贴和“多多读书月”的补贴,及流量资源的倾斜,既保证了出版社的利益,也降低了用户触达图书的门槛,出版社走出了恶性循环圈。


尤其是“多多读书月”的读书基金,是在百亿补贴的基础上再次补贴,所以一本书卖4.9元,出版社并不亏,相反,有助于出版社官旗在拼多多平台上的迅速成长,还开拓了渠道和用户群。


以往转型难的出版社,如今纷纷摸索出了自己的路线。


03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对人口十多亿的中国而言,通过阅读来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既需要每一个人都自觉养成阅读习惯,整个国家自上而下的号召与引导,也离不开外力的助推。


过去几年来,互联网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国民消费一再升级,咖啡价格能降到10元以下,商品普惠已经深入消费者。事实上,精神消费更需要互联网平台的推动。拓宽年龄跨度,扩大地域覆盖范围,让正版好书更易得到,让知识无界限流动,人人需要知识普惠。


过去6年来,拼多多之所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下沉市场的用户。拼多多发挥平台优势,倾注资源,包括补贴出版社的正版经典书籍、支持创作者的优质内容生产和作家品牌打造,以及公益捐赠等行动,为平台用户,尤其是下沉市场、偏远地区人群带去平价书籍,实现知识普惠。


如今,拼多多上的平价正版书籍从3-6岁的幼儿启蒙到7-10岁的儿童文学,到更大年龄的科普百科。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2020多多阅读报告》显示,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读者通过拼多多购买图书,其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购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80%。


甚至,图书拼团还革新了图书的销售方式,激发了C2M这样的反向定制需求。


在第一季活动期间,天地出版社官方旗舰店的《浮生六记》在一个月里多次加印,销量达到4万册。第二季活动期间,既有库存从数千到上万但由于销售火爆导致书目加印的已经有:中信出版社的《先生》《自私的基因》,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笑林广记》等。堪称一次图书界的C2M创新模式。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不过也有读者提出了建议,希望平台补贴的图书多样化一点,目前平台上以畅销书为主,专业细分领域图书不足,另外,有的图书版本有待筛选,经典的图书最好提供最权威的出版社和编译者的版本。


在知识普惠这条路上,除了平台、读者,出版社也在努力。


浙江文艺出版社就表示要把更多读物铺到离读者更近的地方,如社区图书馆、乡村书屋等。互联网公司掘金下沉市场,也开启了阅读的下沉时代。


读书能穿越山海,读书能下笔如神,鸿沟需要填平,知识应该普惠。


读书不一定能让人在物质上变得富有,但至少能让人在精神上变得富足。这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也是包括拼多多在内的电商平台将知识普惠作为长期战略的初心所系。


就像王蒙曾经说的:“得书之意趣,得思之妙悟,也得生之厚朴,得运之强健,得命之皮实,逢事化吉,遇惑呈祥,紧紧与时俱进,拥抱时代,拥抱书与读书的勃勃大好生机吧。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几块钱就能和大师做朋友




图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低价   纸质   品类   块钱   平价   全民   书目   流量   消费者   大师   出版社   读者   书籍   朋友   知识   用户   图书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