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追逐流量红利更重要的是什么?

比追逐流量红利更重要的是什么?


嗨,大家好!我是商业圈的店小强!


近年来什么最热?毫无疑问的是直播


在一夜之间,以直播为代表的“流量经济”似乎取代了一切。


不管是在618期间还是双11期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做直播,企业家们也纷纷放下身段,走到摄像机前。希望网友的火箭刷起来。


其实直播既不神秘也不神奇,支撑直播生态的根本,就是我们熟悉到脚指头都知道的“以价格吸引流量”,也就是价格战。


比追逐流量红利更重要的是什么?


但在品牌内卷的当下,“流量”一词已经成为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流量红利的爆发,确实会打开新的市场机遇,批量催生新的品牌涌现,但是如今流量红利的渐退,也往往让大量困于流量的品牌无路可退。


近些年的市场环境,并不缺乏各类流量红利的爆发或新兴品牌的刷屏。但是真正能看清一个企业的真正价值,只有在流量红利的退却之后,对于一个品牌来说,从0到1变得很容易,但是能从1到100的却总是很难。


企业在这种“快消化”的模式下,如何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鸿沟跨越,也已成为当下品牌最为关键的经营挑战。


01


对于一个初创企业而言,带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都有利于品牌站稳脚跟,只有先生存下来才能够在后面谋求发展。


但是对于一个逐渐走向正轨的企业来说,则更需要从长计议,构建出长效的经营模式。


而企业面对不同的阶段就要有不同的营销模式,而这些营销思维的转变过程,是每一个企业都必不可少的阵痛期,也是企业最容易陷入品牌营销误区的时段。


企业想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必须要跳出三个误区:


一是对平台的依赖症。流量红利的爆发无不是起源新兴平台的崛起或者平台规则的变动。大量的企业就抓准时机,在这种营销路径产生了依赖感,过分依靠平台的流量输出。当平台的品牌商家竞争越来越严重,企业的获客成本就会不断升高,从而让企业陷入艰难的境地。


比追逐流量红利更重要的是什么?


二是大力出奇迹。随着网红经济和种草营销的兴起,市场中开始出现了大水漫灌式的投放模式,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了一套“网红品牌”的速成套路。


但是如今来看,大量的网红品牌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留存与复购,这种营销做法只能是割一次韭菜就被用户识破,从而抛弃。


三是企业都是将卖货放在第一,经营第二。企业在早期生存阶段以卖货、现金流导向可以理解,但是一旦形成规模,聚焦卖货的思路只会被企业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


主要就是在经营与卖货之间难以调和,这放在营销领域,是非常经典的品效矛盾。


品牌价值的构建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销售收益,但是也需要前期进行品牌建设投入,但是如果企业过分聚焦于卖货本身,很可能就会错失了构建品牌和全域增长体系的最佳时机。


02


行业的内卷、流量成本的增加、人口红利的消失......当下的种种压力都让企业喘不过气,他们耶意识到:只有将流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够实现低成本的用户触达。这时候“私域流量”就应运而生。


“私域流量”的思维固然没有错,错就错在了搭建和运用的过程中,不少企业产生误解与偏差。


很多企业将“私域流量”当成营销速效药,想要通过此达到一劳永逸,不断投放广告吸引用户进来,却没有对用户及时运营,这根本就留不住用户,那这些营销就没有太大的营销价值,反而会使用户体验感糟糕。


比追逐流量红利更重要的是什么?


其次就是不少企业将思域流量作为单独的营销动作,没有将线上社运营与实现场景串联,也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


私域流量并不是什么营销呵呵增长的速效药,私域流量除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反复用户触达外,还能够将用户数据沉淀至品牌自有系统中,形成更加全面丰富的用户画像,推动企业整体营销、运营、管理的数字化,也正是因此,企业可以根据用户数据进行分级分层的长期精细化运营。


“私域流量”其实就是品牌实现全域运营的一个重要途径,手段和目的不可本末倒置,而长效的全域经营模式,将会是未来的主要商业经营形态。


03


直播这两年被捧上天,几乎无所不能,特别是大力宣传给企业带货,甚至一次直播就可以卖出几亿产品。


直播的风口来的太突然,以至于形成了群魔乱舞的“盛世之殇”,面对直播门槛的降低,形形色色的商家、主播、个人都试图在这个“人人主播”的时代分一杯羹。


但从整个商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商业世界将不再是单点能力的竞争,仅凭借产品、服务等单一优势,已经很难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长期保持优势,而未来将更加考验企业的综合能力。


全域运营将会是企业的一堂必修课,企业想要摆脱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并构建出自身的营销体系,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长期运营,就必须要求企业拥有全局营销的观念。


比追逐流量红利更重要的是什么?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数字时代中,随着中国商业的不断转型发展,过去粗放式的流量快速增长模式无疑将会逐步失效,野蛮生长、跑马圈地营销策略也将不再适用,而全域增长、精耕细作的长效经营模式将会成为主流,这就要求大量品牌转换传统的经营思维,快速寻找适合自身的全域经营路径。


面对流量诱惑,没有品牌力的企业就像是没有免疫力的人遇到了病毒,被渠道、平台乃至主播“吃干拉净”。


品牌力是一个免疫力,数字化的能力是一个竞争力。


企业需要流量的机会,但是也要警惕被反噬,首先必须具备品牌免疫力,才能保证流量为自己服务,而非沦为流量的打工仔。



比追逐流量红利更重要的是什么?




图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红利   单点   达摩   流量   速效   长效   免疫力   思维   竞争   未来   品牌   商业   用户   平台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