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苏07 仕杭三年 杀机四伏

杭苏07 仕杭三年 杀机四伏


杭州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城市,奇妙不仅在于它的风土地貌,更多的是这座城市本身的态度。

细数在杭州落脚的官员也好、皇帝也罢,几乎都在这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停滞。


杭苏07 仕杭三年 杀机四伏

香山九老图 局部南宋 马兴祖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白居易50岁时来到杭州,在这里的三年间,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写了这座城市的命脉与基因,这也成为他政治与文学生涯最后的巅峰,自离杭至离世的20余年间,一直在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疾病折磨中徘徊。

唐亡乱起,任中原战乱纷争,钱氏的吴越国则始终保此一方安静土地,但也再没有向外扩张与发展,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的进退,很难任由这种和平主义的治理方式长期存在,于是,吴越国终于还是归了武力值处在巅峰的赵宋。


杭苏07 仕杭三年 杀机四伏

在苏轼辞世37年后,绍兴八年(1138)杭州终于成为了宋帝国的都城,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说穿了城市的心理,终宋一朝,再未能北上寸土。


回到苏轼正在生活着的这座杭州城,新法乱世,新党横行,新祸不断,这些事都在压抑着苏轼的生活、工作与文学创作。

就是在这种心境与环境下,苏轼写下了很多颓涩的诗作,其中充满着对现世的抱怨,对治世者的指点与不满。

每一个字,每一次引典,都成为后来治苏轼罪的一份证据。

字字杀机由字起,累累狱灾自累出

这里,我们只看苏轼与当年京中好友刘恕的两篇和诗。

苏轼尚在京城时,刘恕亦因反对新党,先他一步离京外放,当时苏轼就曾为此写下一首《送刘道原归觐南康》,其中各种古代经典的引用,借古讽今,已经游走在非常敏感的禁区边缘。(详见《诤苏篇》第21节)

此时,刘恕从九江与苏轼来信,再诉心中不满,更加引发苏轼的强烈共鸣。


和刘道原见寄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

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

独鹤不须惊夜旦,群乌未可辨雌雄。

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


诗中“群乌”的讽刺,一定是传到了新党群小的耳边,他们也一定是一一记下,做出一本本细账,只等秋后。

如果说“见寄”只是小小的抱怨,那么,下一首同样写给刘恕的诗,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攻击新党了。


和刘道原咏史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

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

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苏诗苏文的特点大概有两个,一是文字浅显意涵深刻,二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这两个特点看似有些冲突与矛盾,但这其实是最难得的,你要设身处地,想到在苏轼的年代,他不可能直接在诗中写“王安石你真混蛋,吕惠卿它是小人”这种粗鄙而直白的字句吧?

而以上这首咏史,我们今天的人因为距离较远,感受不到其中字句的威力,但诗中前半部分几乎每一句都在引用经典,后半部分又在针砭时弊,这种做法,几同引火自焚。

简单注释一下,以便理解。

@无犀之谈

仲尼就是孔子

接舆:春秋楚国隐士陆通的字,此人“躬耕以食”,对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称为楚狂接舆。

臧谷:有个成语臧谷失羊,讲的是臧与谷二个人一起放羊,结果都把羊放丢了。原因是二人都是一边放羊一边干其他事,一个在读书,一个在赌钱。

吴客:指的是陆机,字士衡,写了一篇《豪士赋》

桓侯:齐恒侯

越人:即指名医扁鹊,他的名字叫越人

这个讲的是扁鹊医齐恒侯时“寡人无疾”的典故。

前半部分运用了大量古代典故,然后苏轼开始抒(zuo)情(si)了——

我们努力建功立业写诗写文章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大,就算最后到了不朽的程度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每天醉生梦死苟且偷生更来的舒服。

把这一本本史书合上之后,回想这些古代王朝与人物的兴衰盛亡,却听得窗外山前的夜雨发出了巨响。

(你想说啥?你想表达啥?你把皇帝比喻成谁?你把新党又比喻成谁?)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杭苏07 仕杭三年 杀机四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扁鹊   南康   杀机   楚国   都城   合上   豪士   字句   杭州   典故   巅峰   本本   年间   古代   数码   城市   杭三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