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苏51 西阁名臣六客狂 十五年间真若梦

苏轼、杨绘、张先、陈舜俞、李常,还有另一位好友刘述(孝叔),几位反对新党、官场失意的好友终于聚到一起,在湖州的几天里,每日对酒当歌,好不快活。

张先(子野)时年已八十五岁,他的歌词在当时被认为可以与柳永相提并论,即兴填了一首《定风波》,其中遣词造句气氛欢快,穿越近千年,再诵之下,依然能感受到当时那一场六人同宴的浓烈。

想来,耄耋老者张子野一定是已经喝得有些微醺,举杯而歌,指着席间诸位忘年小友吟唱道:

在这溪水之上,几位当世名臣奉皇帝诏书而来,锦衣玉食,宾主之间快活似神仙,此番相聚后,你们几位之间一定会受到官家的重用。

我们都已经开心地醉了,举起这薄如树叶的酒杯,为秋日落花而叹息。你们这些才俊在吴地相聚,试问,是不是也要有我这个老寿星作陪呢?


附录原诗,共赏——

定风波·西阁名臣奉诏行

霅溪席上,同会者六人,杨元素侍读、刘孝叔吏部、苏子瞻、李公择二学士陈令举贤良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霅[zhà]溪:浙江溪水名,即今东苕溪。


西阁名臣就是指填词时酒宴间的其他五人,名臣一词实在不是妄语,这次著名酒宴上的几人,在后世看来,以苏轼为首,皆为当世名臣。

瀛仙:神仙

老人星:即指作者自己,老寿星。

杭苏51 西阁名臣六客狂 十五年间真若梦

李白的《将进酒》里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世事就是这样,当时的欢愉,就是彼时的幻梦。


又过了十五年后,元祐四年(1089),当苏轼二度赴杭州上任。

元祐六年(1091),苏轼再访当年六人举杯尽欢的故地,此时的湖州太守张询(仲谋)尽地主之谊,同宴依然是六人,只是除了苏轼本人,其他五位全都换人了。

从熙宁到元祐,十几年间,苏轼经历了一场巨大的人生变故,年过半百的他早已看透世事与宦海,感慨命运与造化,再填一首六客词。


定风波·后六客词

余昔与张子野、刘孝叔、李公择、陈令举、杨元素会于吴兴。时子野作六客词,其卒章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凡十五年,再过吴兴,而五人皆已亡矣。时张仲谋与曹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为坐客,仲谋请作后六客词。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

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杭苏51 西阁名臣六客狂 十五年间真若梦

在填这首词时,苏轼刚刚听说前六客中的东道主李常过世。

此前,张先、陈舜俞、刘述也先后辞世,但苏轼在词注中写“五人皆已亡矣”,也就是说,他以为自己的同乡好友杨绘也已身故。

事实上,在宋史的记载中,杨绘的卒年确为62岁,但现在可查到的资料中,他活到了公元1116年。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不再细究,只能这样理解,在音讯不畅、书信阻隔的宋代,苏轼可能是误以为杨绘也已经身故了。

无论如何,前六客词与后六客词中的六位主角,只有两点相同:

一是两首词中都有苏轼。

二是两首词中都有一位“老人星”(长者),想来,你也知道,后六客词中的长者,是谁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杭苏51 西阁名臣六客狂 十五年间真若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平津   宋史   长庚   水云   老人星   湖州   老寿星   吏部   贤人   宾主   酒宴   当世   长者   溪水   好友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