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03 在湖州,苏轼写了两条微博: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乌苏03 在湖州,苏轼写了两条微博: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熙宁四年(1071)二月,当时还在京城做官的苏轼给神宗皇帝写了一封很长的工作汇报(上神宗皇帝书),文章中除了直陈新法弊病之外,还用了很大篇幅对帝国的台谏制度提出不同看法。

所谓台谏,包括台与谏两种官职功能。宋代是中国古代所有朝代中台谏权力最大的时代,允许御史们风闻言事,也就是可以捕风捉影地给皇帝打小报告,就算告错了人事,也不会负责任。

乌苏03 在湖州,苏轼写了两条微博: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锁谏图 清 罗聘

苏轼对于这一恶风非常不以为然,于是对皇帝说:这些台谏官并不都是贤臣君子,说的话并不都是对的,朝廷给他们这么大的权力是没有道理的。长此以往,奸臣的萌芽就在这些人之中滋生。

(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折奸臣之萌,而救内重之弊也。夫奸臣之始,以台谏折之而有余……)

以这样的话抨击手握朝廷官员工作考评大权的人,本已冒险,可苏轼还要继续作更犀利的攻击,他打了个比喻:

养猫是为了抓老鼠,没有老鼠的话,为什么要养闲猫?

养狗是为了防奸贼,可是没有奸贼,为什么要养不会叫的狗?

苏轼把台谏台比做家畜,认为一个政治清明的政府,没有必要豢养如此多的猫狗。

(然而养猫所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所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

这篇锋芒毕露的莽撞文章立即激怒了王安石和御史台的官员们,在官僚体系中,得罪谁,都不应该得罪台谏官。

是年秋,苏轼受到台谏官的攻击与报复,无奈自请出京,去了杭州。

那一年,苏轼34岁。

欢迎关注:无犀之谈

转眼八年,辗转杭州、密州、徐州后,苏轼再没有机会回到帝国的权力中心,但多年来从未停止向皇帝上书抨击新法的行动,无奈每上一书,皆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天子的任何反馈。

一次次的情绪积累,所有的期待在时间的流逝中堆砌出来的并不是一份惊喜,而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失落。

这种失落,若是落在平常人的身上,无非就是唉声叹气、自感生不逢时罢了,可苏轼的嘴上与笔下从来不肯放过任何描绘生命情感细节的机会,哪怕只是一封写给皇帝的例行公事的文书。

乌苏03 在湖州,苏轼写了两条微博: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唐风图 南宋 马和之

元丰二年四月二十日,抵达湖州上任后,苏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流程,给皇帝写一封信,这封信其实是有非常固定的格式与套路的,其内容大概由工作报告、报平安信、表决心书这三部分构成。

苏轼的《湖州谢上表》很短,大约三百个字,说得通俗点,其实苏轼就是到了湖州之后,给皇帝发了两条微博,或者发了个朋友圈动态,告诉皇帝,臣到了啊,一切平安。

按照正常的谢表格式,苏轼应该是这样写的:

感谢陛下的赏识,在您的保佑下,我已经于四月二十日平安抵湖,这边风景好,人也好,老百姓淳朴,对政府的治理也很满意。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为人民服务,效忠陛下,不让您和百姓失望。

这样简单写写,例行公事地呈上去,皇帝高兴,御史台也挑不出毛病,你苏轼大可以继续在这江南水乡写些“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的山水诗词文章,岂不快哉?

乌苏03 在湖州,苏轼写了两条微博: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可那样的话,中国文学史这座宝塔的塔尖上,还会有苏轼的一个位置吗?

所谓性格即命运,说到底,苏轼的性格,即将在湖州的这封谢表上,出现一个棱角分明的拐点,直接将他的命运,拐入深不见底的冤狱之中。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乌苏03 在湖州,苏轼写了两条微博: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湖州   神宗   乌苏   谏官   御史台   奸贼   奸臣   例行公事   帝国   新法   平安   杭州   陛下   朝廷   皇帝   权力   字数   事情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