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熙宁八年(1075)四月,密州旱情不减,苏轼决定赴密州城南二十里的常山向山神祈雨。

看过之前《近苏篇》第六节史上最霸气求雨仪式 编导:苏轼的朋友,我们都知道,在和山神聊天这件事上,苏轼可谓行家里手,不管出手有没有,霸气必须要外漏。

不过与嘉祐七年(1062)时的那一次祈雨相比,时隔十三年后,年近四十岁的苏轼,似乎变得成熟稳重了一些。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在前往常山之前,一向嗜肉成瘾的苏轼竟然吃了半个月素,“谨以四月初吉,斋居蔬食”,先把肠胃调理清爽了,再和神仙聊天,这样才显得有些诚意。

一切准备停当,出发前,苏轼又信誓旦旦地发下大愿,如果能和山神聊好了,给密州来点雨水,再顺便把蝗虫给浇死了,自己要偕下属及全州父老乡亲一起杀猪宰羊感谢神仙。

(若时雨沾恰,蝗不能生,当与吏民躬执牲币以答神休。)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待苏轼从常山祈雨归来后不久,密州城方圆百里突降小雨,蝗灾也逐渐消减。

苏轼有一首长诗《次韵章传道喜雨》专门记录了这次祈雨的经过,其中讲到,他在祈雨时手部受伤,起了疮。他总结这次祈雨成功的原因,认为是山神可怜自己又老又笨,而且还是带伤上阵。

(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据苏轼描述,当他从常山归城时,已经起了风,天色也变了,似乎看到一种叫“商羊”的鸟出现。相传这种鸟通常只在大雨之前才在空中飞舞。

(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巳觉商羊舞。)

等回到府衙,当天晚上屋外的松竹已经开始被风吹得骚动,第二天早晨,田野里已经有了水流。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苏轼说,他听当地老农讲,旱灾和蝗灾从来都是绑在一起来的,而现在大雨已经将这些蝗虫余孽扫荡一空,只期待明年能是个丰收年。

此诗长达40句,谈不上什么文采风流,但字里行间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欣喜之情。

欢迎关注:无犀之谈

然而,苏太守高兴得有点儿早,这一次降雨之后整整一个月再没有雨水,密州的旱情一如既往。

无奈之下,当年五月,苏轼第二次到常山找山神聊天来了。

这次,他再放下狠话——

“如果山神给面儿赐雨驱蝗,等到今年秋天,我们就给神仙重新修庙。”

在常山山神庙的西南角,有一股泉水,流径非常有意思,曲折而过,苏轼见了,便以此泉为背景,在旁边修了一座亭子,定名叫“雩泉亭”。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所谓“雩”,音同鱼,意思就是祈雨仪式。

苏轼建此亭,一方面是好此泉之美,更重要的是想借一个好彩头,让山神显灵。

不久后,密州复得降雨,这年秋天,密州的农田基本算是丰收了(岁得中熟),于是,苏轼兑现诺言,重修常州山神庙,还亲往常山祭祀山神,并撰写感谢山神的文章。

正是在这次公差归来的途中,苏轼为中国文脉,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风格……

谢谢观赏,待续

无犀 原创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山神   时风   常山   太守   老农   文采风流   蝗灾   次韵   旱情   蝗虫   霸气   雨水   神仙   大雨   仪式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