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自律意识的基础。孩子时期个性还没有定型,最容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和睦或冲突的家庭气氛,如单亲家庭、粗暴教育、放任不管等都容易引发孩子叛逆心理的形成,这与违法行为关系甚大。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个学校,每一个家庭都是组成是社会的细胞,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在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他幼年的时候顽皮淘气,后来经过孟母的教诲刻苦求学,最终成为一名儒家学派的大家,晚年,他在《孟子题辞》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的成人与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关系极大”。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父母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都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帮组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如何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非常重要,只有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带给孩子更多地安全感和幸福感。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信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爱护和理解,勤于沟通有助于家庭和谐气氛的形成,家庭环境的和睦和协调非常重要。一个家庭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时刻关心他们的精神状态,一旦发现思想上出现偏差就要及时排解、纠正。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其次,家庭的生活作息制度和行为常规要合理,孩子才会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作风。孩子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够策划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情,做家务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家庭责任感。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孩子的交友情况,孩子结交朋友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正常需要,但一定要远离有不良行为的人,青少年之间可能会通过模仿的方式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再次,家庭要有良好的文化气氛,崇尚科学热爱学习。积极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不仅可以调解家庭气氛,使家庭充满乐趣,而且能陶冶家庭成员的思想情操和精神情趣,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不安定因素,例如邻里、街道、学校的治安状况,切实堵住外界各种污染源头,清除不安定因素,尽力保护孩子心理的纯洁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家庭生活活动和交往中,甚至世代繁衍的过程中,通过长者言传身教及其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形成的。一旦形成,对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约束规范着每个人的言行,并且觉有继承性延续性,影响极其深远。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基础

斯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启蒙的也是终生的,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还影响到一个人的终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让孩子形成自律意识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孟子   环境   家庭   家风   家训   和睦   家庭教育   终生   气氛   意识   和谐   思想   关系   孩子   基础   学校   文化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