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啊,如果你不移民孩子不出国,就别让孩子去读国际学校了!

过去两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亮相深圳,但“刚需”下的国际学校却乱象丛生:有的学校不具备相关资质;有的学校学位难求;有的学校开学一年就停办。这些乱象也让许多家长困惑,到底该不该选择国际学校就读?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就是完美教育吗?

深圳家长普遍的高学历,往往在整体上形成了重视教育的氛围。而深圳作为国内与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城市,家长重视孩子的国际化教育似乎顺理成章。在家长的“刚需”下,众多资本投向国际学校,迎合家长的需求,自然符合市场调配的方向。

家长啊,如果你不移民孩子不出国,就别让孩子去读国际学校了!

追捧国际学校的三种类型

从家长对国际学校的追捧来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为孩子出国留学做准备。这类家长将出国留学视为孩子成长成才的第一选择,对所谓“国际教育模式”推崇备至,他们对国外的培养方式也有一定了解,自身的教育选择对身边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种是因为孩子成绩不佳,没能考上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或者高考没有多大把握,为了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便将希望寄托于国际学校。

第三种属于纯粹跟风,听说国际学校好,身边有进入国际学校就读的孩子,为了“不落伍”,便将孩子送去接受“国际教育”。

家长啊,如果你不移民孩子不出国,就别让孩子去读国际学校了!

家长的追捧大多不理性

应当说,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下的家长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但也只是自以为是的理性,并没有真正从各方面考量孩子是否适合、环境是否适合、自身经济条件及孩子今后发展是否适合国际学校的问题。而跟风者的盲目性,没有计划和保障,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也正是这些不考虑孩子和家庭具体情况的追捧,形成了对国际学校的“刚需”。为了抢占市场蛋糕,各路资本自然急着进入,哪怕没有师资力量,也想先占一个坑,乱象丛生在所难免。

家长啊,如果你不移民孩子不出国,就别让孩子去读国际学校了!

国际教育不适合大多数中国学生

事实上,国际学校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模式,并不适合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而只应当是部分有特殊需要家庭的选择。

无论是A-level课程(英国高中课程)、AP课程(美国大学先修课程),还是IBDP课程(大学预科课程),其背后都是英美及英联邦国家的教育体制。这些课程基于英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化传统大相径庭,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多是在英美文化环境之中。基于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不同,中国学生学习这些课程,除了英语水平的提升外,极难真正达到课程目标。

家长啊,如果你不移民孩子不出国,就别让孩子去读国际学校了!

(文化差异让学生很难真正达标)

有移民等特殊需求才选择国际教育

因此,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国际学校本身只是对部分有特殊需要家庭的教育服务,比如有移民需要的,或者根据家庭情况为孩子规划人生的。这部分人毕竟是极少数,本不应形成如此刚需。国际学校不等于优质教育,更不等于“完美教育”。把孩子送去当作“试验品”,不一定能得到“完美教育”,反而可能毁了孩子的前途。

(原发中国教育报,本号为完整版首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英联邦   家长   孩子   学校   国际   深圳   移民   国际教育   理性   适合   模式   课程   完美   环境   家庭   文化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