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当一辆极狐ARCFOX在城市道路上开启了无人驾驶的表演,接连躲过一些逆行的电动车,也绕过了横冲直撞的快递车,全程零失误的在大街小巷之间自由穿梭。


这辆融入华为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如果不是有人在特斯拉车顶蹦迪,估计还能在头条上多逗留几日。


在这多事之春,两大谜团笼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是特斯拉的刹车究竟灵不灵;二是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行不行。


都是技术尖尖上的问题,汽叔为此研议了一下后者。在所有的猜测、推理、解读、质疑和嘲笑里,汽叔个人认为卓克老师关于这一问题的观察最为客观,因此与大家分享。


一 华为无人驾驶技术比肩谷歌?


如果单单从极狐ARCFOX在视频中的表现来看,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毫无疑问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能跻身这一水平的玩家,也就只有谷歌的Waymo和通用的Cruise了。而相比较谷歌和通用常常在加州空旷道路上的演练,华为的这一波操作可能还要更胜一筹。


这是华为值得肯定的地方,的确怎么吹也不过分。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但从吹完之后冷静下来,华为可能也只是展现了无人驾驶技术最美好的一面。


因为极狐ARCFOX只体现了在一段固定线路上表现。理论上,这种局域性的自动驾驶是可以通过额外的人为步骤实施优化。


在机器学习中有一个词儿叫“过拟合”,指那些在局部测试中表现优异,且还能优化的更好,但只要跳出局部,换个环境,水平就会一落千丈,甚至还不如不做优化。


无人驾驶的过拟合怎么做呢?比如,局部采用高清地图。在这张三维地图里,涵盖路牌内容、红绿灯、花草树木、垃圾桶的空间位置、车道的虚实线、马路牙子的高度等所有固定信息,均按厘米精度采集。如此一来,便大幅削减了车辆在这张地图范围内无人驾驶时,计算动作策略所需要的复杂度和运算量。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剩下的只用计算动态的人和车即可,自然表现的有如神助。


这样看好像又将华为的神仙操作拉回了人间菜场。因为如果采用“过拟合”,目前行业内道路测试里程排名前100的公司,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无人驾驶的难度并不在于人力的优化程度,而在于汽车能够在若干不同的区域保持统一的高水准。好比你要是将在加州公路闲庭信步的谷歌Waymo毫无准备的开进北京三里屯,不管你年不年轻,所造成的事故绝对不轻。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这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更有趣的话题,或者说解开了汽叔一个不大不小的疑惑。


原来华为就是因为“这个”才坚持强调自己近些年绝不造车 。


二 华为不造车的真正隐情


通往无人驾驶的路,没有捷径。


要想在任意道路都能随意出行,像个老司机一样精准判断所有事物和信息,就必须拥有海量、真实的道路测试数据。海量的意思是:上百辆车、在上万条路上、积累的几千万公里的数据。


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数据是现成的,例如某网约车公司,每2辆路上行驶的车就有一辆为无人驾驶平台采集数据。而这个数据还能买卖,其他公司不用非要一板一眼的积累七八年。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如果是十分的题,这样回答至少能拿个三四分。对却不全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网约车所采集的数据,并不是无人驾驶所需要的全部数据,充其量只算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子集。


自动驾驶最需要也最核心的数据,只能由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所获得,而网约车顶多只有一个摄像头。


想必你恍然了谷歌为何选择雷达作为无人驾驶的技术路线。


但你或许也听过另外一条技术路线,恰恰就是以摄像头为主的特斯拉。


而事实上,马斯克特别喜欢虚晃对手,释放一连串的烟雾弹,除了摄像头之外,特斯拉也在一直兼顾毫米波雷达。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要不断地降价走量,只有这样,当全国各地奔跑的特斯拉越来越多,在国内没有朋友和盟友的它,反而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一手的海量数据。


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斯拉的数据被突然提到桌面上,因为聪明人们后知后觉了。


华为的出发点其实和特斯拉一样,只不过方法不同。


特斯拉让自己的车主和车在无形中为自己采集数据,而华为则选择让其他车企的车和车主帮自己采集数据。


所以,华为才一而再三而的声明自己的立场:踏踏实实的做个服务商,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


而在华为为车企提供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中,除了5G、智能化系统、无人驾驶技术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却往往被人忽略的角儿,那就是自家研发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盯住雷达,我们可能才能真正明白华为的筹谋。


不是现在不造车,而是完全没必要,贸然下场,还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我们关于智能汽车的基本想象是什么?起码得实现大频率的无人驾驶。


而诚如前文所说,想要在大部分路段都达到极狐ARCFOX所演示的效果,那么就还要不断地积累海量数据,目前离数据可用的临界值,至少还得再采集好几年。


显然,华为是想抓住这个时间窗口期,先一门心思的搞数据,而不是先造车树敌。待到无人驾驶技术彻底成熟,届时究竟是造车还是继续做服务商,就全凭自己心情。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更进一步讲,目前的中国造车格局中,已然分化出两种路线,一种是先造车,然后再采买和加工技术,造车新势力们皆为代表。另一种是先技术,等掌握核心优势与基础架构后再审时度势,华为、百度皆为此。


造车新势力们从模式上就不具备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因为以它们当下的保有量,就算翻三番,离所需要的数据采集规模仍相差甚远。


当然,并不是无人驾驶技术需要彻头彻尾的自主化,全球有很多相关领域的公司都愿意出售自家的无人驾驶技术,只需要车企们购买即可,从成本和效率而言,都算是明智之选。


只不过在过去数年间,华为已经在此领域早做积累和良图,已经形成了自有的技术壁垒和起步优势,虽然与谷歌的等巨头还不能分庭抗礼,但在这一波技术浪潮中,华为抓住了技术自主,而非以往的技术应用。



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究竟怎么样?

很多人嘲笑华为的自吹自擂,就连美团的创始人王兴也奚落称:真正厉害的技术是别人离不开你,根本就不敢封杀你,比如英尔特。


美国为什么敢封杀华为?是因为他们有其他的替代选项,比如高通。


我们为什么不敢封杀英特尔?因为我们没有替代选项。


华为多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们,目前在国际竞争中只达到“可替代谁”的阶段,而非“可指代谁”的境地。


但要知道,在“可替代谁”之前,我们长期的只能被“取代”。


这看似不痛不痒的一小步,却在这波技术红利中,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再度任人牵着鼻子走的地步。


从这一点上,虽然华为的无人驾驶技术仍道阻且长,没有江湖流传的那般神乎其技(也不怪华为,整个江湖都尚在新手村),但还是值得送上一朵小红花。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华为   特斯拉   毫米波   加州   车顶   海量   局部   摄像头   路线   水平   无人驾驶   数据   汽车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