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咄咄逼人?

01

树欲静风不止,我们想要边境安宁,人家硬是不让,这不印度又在中国边境闹事了。

最先报道此事的,是印度媒体。印度媒体8月31日称,印度军队又与中国军队在边境地区的班公湖南岸和热钦山口附近发生对峙。

当天,中国方面作出回应:

印军破坏前期双方多层级会谈会晤达成的共识,在班公湖南岸、热钦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线占控,公然挑衅,造成边境局势紧张。

印方此举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破坏中印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中方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在回应之后,印度媒体又传出,该国一名叫塔帕(Dikshant Thapa)的上尉,在对抗中牺牲。目前已经被印度媒体渲染成了民族英雄。

而事实上,该军人身亡,和对抗一点关系都没有。权威媒体爆料,当时印度军方准备将一辆步兵战车搬上拖车,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被一辆民用汽车撞翻了。

正在现场指挥的上尉塔帕,就被掉下的战车砸中,当场伤重身亡。

但印度国内媒体不管这么多,将塔帕渲染成了战斗英雄,将责任推给了中国。

为了渲染中国威胁,印度媒体还称,中国歼20重新部署到了新疆和田机场。当然,他们也说到,中国空军的歼-20是在印度空军开始外购"阵风"战机后重新部署在新疆的和田空军基地的。

印度特别忌惮中国的歼20,印度不断向边境增兵,并从法国购买了阵风战机。

对此,中国态度非常明确:

后来在中国警告下,与中国商谈,本来近日差不多快要谈妥了。8月28日,新华社发文称,中印双方同意推动边境局势缓和。

印度为何咄咄逼人?

谁成想,印度又闹出这么一个幺蛾子,且越闹越凶,印度到底想干啥,谁给他的底气,让他这么咄咄逼人?

本号以为,这是印度急了,被疫情逼急的,被重挫的经济逼疯的。

02印度在边境闹事:

目的之一:转移其国内因疫情带来的舆论压力。

最新数据显示,印度新增确诊病例逾7.8万例,已经是印度连续35天日增过5万。总确诊人数达到了376.6万,马上就要超越巴西,成为全球第二。

从全球疫情来看,美国与巴西每天的确诊人数规模仍然很大,但相比之前动辄五六万,缓和了一些,而印度俨然已经成为了新的疫情“震中”。

印度为何咄咄逼人?

印度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有印度专家指出,印度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达到了印度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印度的总人口接近13.24亿,三分之一就是4亿多人。

早在今年5月份时,印度疾控中心发布了一组数据:

今年4月印度有近2700万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失业。同时4月份年龄段在30至40岁的失业人数多达3300万,其中86%的失业人口是男性。

换言之一季度时印度就有6000万人失业,当时的印度被传因为长期在脏乱差的恒河水中生活,拥有顽强的抵抗力,抗疫做得不错,但之后我们都知道,印度人的抵抗力并没有说的那么神奇,如今的印度,比美国还危险。

估算,印度目前的失业人数,应该有一两个亿。

这么多人失业,莫迪压力巨大,需要找一个宣泄口,释放国内民众情绪,不然会出乱子。

中印边境问题,就是一个好出气口,也是印度转嫁国内民众愤怒屡试不爽的方法。

目的之二:转嫁因经济改革失败和疫情对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带来的压力。

疫情让包括印度在内的全球各国,遭受了重大打击。

但在疫情之前,印度就因为经济改革失败,进入了增速下滑的通道。

2016年莫迪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废钞运动,2017年简化税制,推出GST税改,正式拉开了印度的改革开放。那一年,印度的GDP增速也创下了新高。

但好景不长,高点即是拐点,2019年印度经济急转直下。

不断萎靡的经济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终于压垮了印度底层人民最后一丝耐心。去年印度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工,2.5亿工人走上街头,反抗莫迪的国企私有化。

这个压力,让被神话的莫迪迎来了危机。

然而,莫迪仍在去年胜选之后,给印度画了个饼:要在2024年下次大选前,把印度打造成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疫情的到来,让莫迪画的这个饼,无法成为现实。

印度央行8月3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印度国民生产总值(GDP)同比萎缩23.9%,成为亚洲经济体中,表现最差的一个。

同时,其失业率则创下40年来新高。

就业与经济,是社会维持稳定的根本,这两个要是出了大问题,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于是乎,为了转移国内巨大的矛盾与压力,印度选择了挑衅中国,和美国的做法如出一辙。

目的之三:净化印度关键领域,维护其国家安全。

除了转移因疫情恶化、经济糟透的压力与矛盾外,印度公然挑起越过中国边境挑衅中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趁中美对抗之际,将中国在印度关键领域的存在,清除掉。

这个目的,正在实现。

比如,6月份印度挑起了边境摩擦,激化了印度民众对中国的仇视,印度国内反华情绪高涨,印度民众已经开始联手罢买中国货。

印度为何咄咄逼人?

印度则趁机下架了包括抖音国际版TikTok、茄子快传、UC浏览器、微信、QQ、快手和美图等59款中国应用,此后又下降了几十款,共计100多款中国应用。

但这对于印度还远远不够,因为印度人用的手机,基本被中国品牌垄断。印度很多关键领域,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超过80亿美元,其中仅阿里巴巴就投资了18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及子公司已经向印度企业投资了20多亿美元,另外参与了至少18亿美元的融资。印度最大的数字支付平台Paytm、餐饮信息整合和外卖服务平台Zomato、电商平台BigBasket都曾接受过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

另外,根据印度孟买的一家智库Gateway House的统计,中资对印度科技巨头的投资超过半数,在印度3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8家接受中国公司投资,知名的中企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晨兴资本等等。

这些都是敏感领域。所以印度感受到了危机,今年以来有意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审查,阿里巴巴最新对印投资计划搁浅,就与这有关。

公然阻挠,印度也担心起国际形象受损,怕别的国家说印度不够市场化。

所以印度想趁美国打出净化网络之际,挑起与中国的矛盾,一方面让中国企业知难而退,另一方面激化印度人民对中国的仇视情绪,印度政府则可趁机,一步步净化其敏感领域的中国存在。

03

至于印度会不会与中国爆发冲突,本号以为可能性不大

印度已经被疫情打趴下了,发展了多年,一个疫情让印度回到了解放前。

莫迪是聪明人,不会拿印度的国运去压上一场毫无胜算的PK。

此外,在这个全球各国都在谋求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印度不会主动挑起大矛盾,中国更不会,除非印度傻缺。

这时候,印度若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那等于是主动放弃经济发展,这不是印度想要的。

本来印度经济因疫情已经倒退了很多年,若再爆发战争,岂不是雪上加霜。

这样一场对自己毫无益处的战争,谁会去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印度   山口   目的   阿里巴巴   咄咄逼人   美国   疫情   边境   中国   人数   压力   领域   美元   媒体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