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半导体行业又爆发新技术了,还是一个新骗局?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以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为核心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被纳入十四五规划中,被发改委屡次强调,资本市场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并未给予太多关注。

为什么这种新事物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可以用来做什么?有哪些优势?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什么样的公司在生产第三代半导体技术?这些公司面对“卡脖子”国际形势存在哪些内部、外部风险?

NO.1 半导体的三类

半导体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3代革新。

第一代半导体,以硅晶体为基石,创造出集成电路,市场迎来微电子产品的大爆发。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二代半导体,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化合物为原料,因具备高频、抗辐射、耐高温的特点,作用于无线通信、光通讯产品之内。

第三代半导体,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可应用于射频通信、雷达、卫星、电源、汽车电子、工业电力等产品。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NASA应用于宇宙飞船的氮化镓芯片

以上三代并非代际的差别,而是各有优势,只是因为“三代”的说法更加普遍,就被企业、媒体、学术机构习惯性使用。

实际上在企业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中,三种半导体会相互结合使用。

最早诞生的第一代半导体,即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也仍然可应用于光伏产品中。

第三代半导体属于应用更加广泛的场景,在不完全淘汰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技术的前提下,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更多可能性。

NO.2 什么是第三代半导体?

首先来谈谈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

氮化镓(GaN)是氮和镓的化合物,宽禁带大,这意味着这种材料的物体,能够让电流拥有更大的能量,去系统想让它去的地方,同时还可以用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开启,或者切断游走的电流。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氮化镓内部结构艺术效果图

因为这种化合物可高频使用,且耐辐射、耐高压、耐高温、低耗能,这使得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可应用于更加广泛的产品场景。

比如光伏片的逆变器,让太阳能成为更加实用的能量。

也可以应用在特斯拉汽车中,帮助汽车更高效的快速充电,并减少冬季严寒天气时电能损耗。

碳化硅(SiC)是硅与碳相键结而成的陶瓷状化合物,在大自然中它以极其稀少的莫桑石为实体存在,地球上虽然稀有,但是宇宙中非常多,宇宙尘埃也是一种碳化硅实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碳化硅化合物实图

碳化硅与氮化镓在半导体产品中的功效相似,受压能力不同,碳化硅适合高于1200V的高电压大功率应用场景,氮化镓则更适合40~1200V需高频使用的应用场景。

这意味着在通讯射频器件和射频芯片中,能够以氮化硅为基石,在氮化硅的基础上外延出碳化硅器件,两者在使用场景中可互补。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应用氮化镓的小米充电器

据德勤预计至2025年,氮化镓在半导体产品中所占比重有望超过50%,市场规模总计约210亿元人民币。

碳化硅在2019年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35.28亿元人民币,2025年有望达到210亿元人民币。

其中,汽车市场将成为碳化硅、氮化镓的主要市场增长驱动。

今天,传统硅材料的再利用已经接近物理极限,如若5G通讯、工业物联网、AIOT、新能源电动汽车、超级高铁、VR设备大发展,均需要用到以上两种化合物的衍生产品。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功率密度提升有利于汽车设计中节省空间,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比传统硅封装更小,散热器也是小型化的。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5%的效率提升,能让电动汽车获得更高的续航能力,一旦续航能力提升,电动汽车对于燃油汽车的优势将更强。

NO.3 半导体企业存在什么风险?

在这个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多达数十家,从上游到下游分为设备、衬底、外延、设计、制造、封测、应用。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2019年~2020年,半导体行业备受关注,中芯国际一度被认为是下一个华为,但是在2020年下半年,媒体关于半导体的报道越来越少,不少人甚至认为国内的半导体可能很难出现跨越式进步。

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技术,国外起步早,该领域的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和尖端技术优势建立起竞争壁垒,国内相关企业确实难以望其项背。

但是第三代半导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刚起步不到10年的阶段,发达国家对这一类半导体的技术并未建立起相对壁垒,更谈不上降维打击。

即使有差距,也是华为到苹果的细微差距,而不是代际差。

因此,对于国内相关领域企业而言,这将是一个机会。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一,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以美国为首的科技强国很难对这些企业进行卡脖子式的技术封锁;

第二,中国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市场,涉及到该产业链的市场规模极其庞大;

第三,该技术属于相关行业奠基者的角色,能够帮助光伏、汽车等等产业跨越式大发展。

虽然利好居多,但风险并非不存在。

首先,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美国有一定概率将重点企业列入封禁名单,通过私下关系,禁止其他国家市场采购这些企业的新产品。

另一个风险来自于,第三代半导体这一个细小门类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注入的资本也相对有限,同时,发达国家也存在涉足该行业的半导体企业,一旦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该市场,会导致全球白恶化竞争,中国企业在其中的竞争难度相对增大,并非不会赢,但进展会很艰难,一旦突破这道坎,收获的将是全球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车的高频次订单。

2020年7月,媒体集中宣扬半导体行业在未来可能会大爆发,但事实上,到2021年,该行业也不至于出现大爆发,而是“稳中求进”,技术会出现革新,市场规模也会变大,但是身在其中的普通人大概率没多大感受。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真正大爆发的大概率是下游厂商,比如比亚迪、特斯拉、天合光能等,而且这种字面意思上的大爆发,映射在现实中,极有可能是长达5~7年的时段,这样的时间段放在1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对于个人,却是从高中到研究生。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以上属于外部风险,在实际经营中,内部风险对公司的影响更大。

半导体产业链尤其是上游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在经营企业过程中的“预算”方面,几乎等同于需要具备精确预测未来的能力,并且需要考虑到在面对不同情况时,根据具体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此时的差异化决策比预测结果更加重要。

决策对了,企业能够大发展,决策错了,就是一道遗憾的下行弧线。

大多数高科技企业都处于高负债的状态,这种情况对于小企业来说是负面风险事件,但是对于千人以上的半导体企业来说,是非常正常且积极的情形。

半导体及上下游企业属于高投资,长远回报高,短期可能不盈利,或少盈利的状态。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深圳某高科技产业园区内

需要大量货币资金投入到商务渠道和研发上,这些巨额债务相当于用外借的资金,进行扩大化再生产,在市场环境处于一片蓝海的情况下,这些债务及利息,最终都能靠饥渴的市场赚回来。

因此,对于债务的多寡,需要用两种不同的标准,区别对待传统企业和半导体企业。

例如,传统企业的债务安全阀是在50%以内,而半导体企业即使债务高达70%,问题也不大。

半导体行业的企业在寻找供应商或下游厂商时通常有数百家,甚至数千家企业可以供选择,在当下每个季度市场格局都有可能剧变的情况下,一家家企业花半个月的时间去实地考察不现实,效率太低。

诸如苹果等等高科技企业,现在最常见的做法是用“智能风控”软件或网站,同时给10000家公司进行风险扫描、反欺诈检测、负面舆情监测、失信记录审查等等行为,再用AI技术按照不同级别给所有企业进行授信。

1分钟,解决过去需要数年时间才可完成的尽调。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按照智能风控批量给出的授信评级,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给出赊销价格范围,或特别的合作方式。

以这种情况,尽可能提前降低应收账款无法按期收回的风险。

当坏账发生时,已经是资金风险进行到最后几步,这时候再做出干预,太晚了。

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面对的另一个超大规模风险,是对研发的错误估量,从产品设计思路到方案选择,到研发过程,到成品出现,再到批量生产,这个时间周期究竟有多长,可能每一家企业的具体情况都不同。

其他方面可能还比较容易估算,各企业都有自己的预期,但真正困难的是,每一家半导体企业都容易遇到“技术”无法顺利转化成“产品”的难题。

因为技术有独立的一套生命体系,也有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而产品则是另外一套规则在约束或表现它,例如用户或者下游企业更在意产品的使用体验,以及实用价值。

许多技术虽然先进,但是没有将先进的部分应用到客户体验的部分上,就存在一定概率被市场选择性无视。

因此,在半导体行业中,必须考虑下游厂商在实际使用该产品的现实场景中,遇到的一切问题,比如特斯拉的车型在自动化的组装过程中,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产品是否能够适应特斯拉的新款车型、封闭式车间、技术调制人员?

回看历史,蒸汽机早在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时就已经凸现雏形。

公元10年,位于罗马帝国埃及行省的亚历山大港,说希腊语的早期大学讲师海伦制作出第一款蒸汽机,名为“汽转球”,用蒸汽转动器具上的模型。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罗马帝国全盛图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海伦的蒸汽机

但遗憾的是这款早期蒸汽机纯粹用于观赏和私人收藏,很快这种技术迅速被历史遗忘,反倒是1700年后的英国,工人利用蒸汽机生产棉纱,增加工作效率和产量,以高性价比和大规模产量的绝对优势,迅速占领当时的世界市场,对印度、东亚、东南亚进行降维打击,蒸汽机也因此在整个西欧地区的工厂逐渐普及,并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继续进行技术改良。

在技术到产品之间的过渡阶段,许多企业会将其忽略掉,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或者潦草对待,对于半导体企业而言,这可能是最不容易被发现,但影响最深远的内在风险。

NO.4 碳化硅产业链企业风控报告

2020年的碳化硅晶片市场主要由美国、欧盟、日本主导,其中Gree在2018年占比超过62%,加上II-VI、Si-Crystal后市场份额达到90%。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深圳

在单晶衬底方向,国内的衬底产品以4英寸为主,据CASA数据,山东天岳、天科合达、河北同光、中科节能均已完成6英寸衬底的研发,中电科装备研制出6英寸半绝缘衬底。

在器件、模块、IDM方面,我国碳化硅器件设计方面有所欠缺,还没有厂商涉及于此。

但是在模块、器件制造环节我国已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包括三安集成、海威华芯、泰科天润、中车时代、世纪金光、芯光润泽、深圳基本、国扬电子、士兰微、扬杰科技、瞻芯电子、天津中环、江苏华功、大连芯冠、聚力成半导体等。

接下来,借智能风控平台“RiskRaider风险雷达”,给大家分享6家碳化硅产业链企业的风控报告,因为篇幅有限,仅展示AI评级等重要风控部分。

[每日动态监控信息]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001 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002东莞市天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003 杭州凯亚达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004 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005 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006 扬州杨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关注的这几家公司,均没有巨额失信记录,负面诉讼案例也比较少,高负债是这些公司的共性,整个行业的运行状况不错。

最后,希望大家在各自的企业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善且AI化的风控部门,大多数企业没有额外精力自己制作这套系统,最好的方式其实是找第三方风控公司(例如:RiskRaider风险雷达)代其职能,甚至在第三方企业的帮助下,为自己企业完善风控体系部门建设,软件、硬件、线上、线下、人工、智能都要有!

各位,凛冬已至,风险无处不在!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2021年大爆发,对于公司存在什么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半导体   特斯拉   衬底   风险   蒸汽机   氮化   碳化硅   技术   化合物   产业链   下游   行业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