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你能将谢谢说得如此深入人心吗


扪心自问:你能将谢谢说得如此深入人心吗


古人云:“关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为纷繁的世事所干扰,静下心来,读一读书,想一想事,表面上停下了,实际上是进一步了。行动后的反思比行动还厉害。

《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是我重读的一本书。每次读起来,都感觉很好,读得也特别地快。温习的知识,往往看了开头,就基本上知道了后面的内容。

《改》一书,是由美国的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威特克尔合著的。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是本教师教学方法的实用书。书中的50个方法,都是按照“课前思考”、“课堂方法/技巧”、“编后语”三个部分来写作的,介绍每一个方法的标题也非常亲切,如:写一封信介绍自己吧、你还好吗、让课堂充满欢笑……。因此,再次与这本书接触后,我就想,我的反思文章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种格式,方便自己写作,也方便自己查找相关的内容。这种编排的方式,很适合于平常遇到问题,或是有困惑的时候,随手翻一翻,节省时间,又可以给自己以启发。

这类的书没有大道理,只有极强的可行的操作性。这让我想起自己刚进入学校的情形,当时给我最大教益的是魏书生写的《班主任工作》及日本的多湖辉写的教学小技巧,非常好用,一用就灵。有些人会对这类书嗤之以鼻,认为是匠人们用的方法。然而,我却认为,一个教师就是需要有匠气、匠心。匠气是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与精神,匠心是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做得精致,做得出色。所谓匠心独运是也。一个教师只要有匠心,他就不会对自己的工作倦怠,会让自己的工作精彩纷呈。

《改》书告诉我,教学,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要在开学前就通过写信介绍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开学时,要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要明确课堂规则与常规,并始终如一地去做。每一个方法都有具体的想法、做法,非常好用。

我觉得最值得学习的是,如何运用语文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如在遇到不愿学习的学生的时候,我会问学生,你还好吗?扪心自问,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会。

书中讲述了一件事,是教师用这种方式问学生后,才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原来学生得了癌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想当然,认为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非常强,还是从“你还好吗”的问话开始,了解学生的情况再说。

我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带过一批学生去登山,其中有位非常瘦弱、白晰、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女生,在慢吞吞地在最后往上爬,一看去就是怕吃苦的样子。或许是因为她平常表现好,让我看到这情形的时候,没有半点的指责,而是对她喊道:“加油呀!”没想到她回过头对我说:“老师,我爸爸说我心脏不好,爬山不能太用劲。”听到这话,让我心紧缩了一下,还好,这位学生能够给我说出真实的情况,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你还好吗?”看到书中的这句话,让我感到特别地亲切。

书中的第33个方法是:“救命稻草”的重要性。说的也非常实在,要让学生能够信任你,那你就要让学生做些事,因为学生都喜欢帮老师的忙的。书中举的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位学生做作业很慢,如何帮助他克服这一缺点呢?教师似是无意地在布置了课堂作业后,对这位学生说,我希望你能帮我跑个腿,你完成作业后,举手示意我一下,我想让你帮我给另外一个教师送点东西。这个学生自然作业做快了,好帮老师做一点事。送信回来后,教师又对学生说,谢谢你帮我办了这么重要的事,另外,我还要谢谢你这次这么快速地完成了作业。你自己注意到了没有?你介不介意我写一张小告诉你的父母我对你的表现感到非常骄傲呢?

这是什么?这就是匠心独运呀。我想哪位家长遇上了这么一位教师真是幸运呀。书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想将第24个方法:请把“谢谢”常挂在嘴边的谢谢的方式转抄一遍,好让自己在课堂上也尽量地学会用一用:

1.谢谢大家进教室的时候如此安静,我非常高兴。

2.苏珊,谢谢你记得按时做作业,你是个责任感很强的姑娘。

3.西蒙,我非常喜欢你整齐的笔记。

4.艾迪,谢谢你如此高效率地完成了作业。

5.琳达,谢谢你今天一直坐在座位上听课。

6.瑞贝卡,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我知道用了很多的心思。

7.艾瑞克,谢谢你帮大家关上了门。

8.谢谢大家啦,今天你们在小组表现都非常好。

9.首先,谢谢大家在下课铃响后收拾了座位旁边的杂物。我要告诉教室管理员他们真的不需要来打扫教室了,因为你们已经非常贴心地在离开教室前把座位旁边都打扫干净了。

10.丽萨,谢谢你帮助伊丽莎白解决了问题。我知道她非常感谢你,但我也想告诉你,我也非常高兴看到你帮助了她!

是的谢谢一句话,谁都会说,但有谁说得如此动听,如此打动人呢?

谁说好书不是一位好朋友呢?

#原创##龙岩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托德   克尔   西蒙   伊丽莎白   匠心独运   匠心   作业   扪心自问   深入人心   课堂   教室   老师   方式   教师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