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生病

今天我们为你准备的书是《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这本书从生物演化的角度,对一些疾病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做出了解释。是一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和衰老等健康问题的科普书籍。


2018年,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着实大火了一把。电影中,人类与疾病抗争的辛酸与无奈,让人潸然泪下。


因为我们深知,在疾病面前,人类是何其的弱小与无助。


在疾病突如其来时,你是否产生过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会生病呢?而且,除了感冒这样的常见病,为什么还会有癌症、心脏病和阿尔兹海默症这样的重病呢?


今天我们要讲的《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将从生物演化的角度,为你描述疾病存在的原因。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分别是乔治·威廉斯和伦道夫·尼斯,他们都是著名的演化生物学家。乔治·威廉斯教授还因对演化生物学的突出贡献,获得了与诺贝尔齐名的“克拉福德奖”。


在本书中,他们对人类之所以会产生一些身体上、心理上及精神上的疾病,做出了5种解释。




分别是防御、妥协的折中方案、演化的历史遗留问题、自然选择的方向、以及无法适应新环境。


本书向你解释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并不是教你如何治病和养生,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让你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读《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带你解开疾病存在之谜。


而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会发现有许多颠覆常识的认知。


你可能不再会逼着孩子吃他们不喜欢吃的蔬菜,也可能不再阻止他们嚼口香糖,包括随着年龄而衰老,甚至精神分裂这样的问题,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了。


那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吧。

01有些看起来像生病的症状

其实只是我们身体的防御机制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有些看起来像生病的症状,其实只是我们身体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我们先来讲一下身体上的防御机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天你突然开始咳嗽,你意识到自己可能快感冒了,为了避免感冒加重,你可能会立刻想办法对付咳嗽。


我为什么会生病


止咳糖浆、止咳药轮番上阵,可是感冒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愈演愈烈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错误的以为,只要把咳嗽压制下去感冒就好了。



而事实上,咳嗽本身并不是疾病。从演化的角度讲,咳嗽是我们演化出来的一种预警机制,就像烟雾警报的预警铃声一样。


铃声响了是告诉我们哪里可能起火了,咳嗽了也只能说明你身体内部可能出现了病症。


只想办法止咳,不去查明引起咳嗽的原因,就像是在想办法砸掉火警铃,而不去检查有没有火灾一样。这样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更大的危机潜藏在我们身体中。


人体还有很多类似的防御机制,比如:发热、疼痛感,呕吐,还有生病时的食欲不振等等。


关于发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烧。生理学家马特·克鲁格指出,发热其实是一种宿主针对感染的防御机制,我们人发烧,宿主就可以理解成人体。


因为体温升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提高身体抵抗细菌的能力。所以,如果你贸然用药物控制发热,有时反而会让病情加重,毫不夸张地是,如果你发热之后处理不当,是有生命危险的。


在20世纪初时,人们就曾利用疟疾的高热来对抗梅毒。在那个时代,梅毒的自然痊愈率还不到1%,而利用疟疾产生的身体发热对抗梅毒的方法,治愈率却高达30%。


这让人们认识到,发热其实也是有价值的,它并不是体温调节的失控,而是演化出来的一种对抗感染的,精细的体温调节机制。

说完发热,我们再说说厌食。讨厌吃东西,也是一种身体上的防御机制。它可以分为生病时的厌食和出于本能上的厌食。


在生病时,我们时常感到没有胃口,吃什么都没有味道,这其实是机体在减少铁元素的摄入。


因为铁元素是细菌生存必需的元素,所以为了对抗细菌,许多生物就会开始限制铁元素的摄入,他们通过让机体产生食欲不振的方式,以减少铁元素的摄入,以此来削弱细菌,给免疫系统更长的时间去消灭细菌。


而如果不是生病引起的厌食,那可以理解为出于本能的排斥某些食物。


比如:小孩子不喜欢吃蔬菜。而且有些孩子格外排斥吃蔬菜,尤其是气味重的蔬菜,比如,甘蓝、洋葱、香菜等等。


从演化角度讲,这其实是为了减少毒素摄入的一种本能反应。


这要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食物匮乏,人类这也吃,那也吃,其实与各种食物里夹杂的毒素接触机会很多。最好的防御措施,就是回避和排出毒素。


而气味越重的植物,往往含有的毒素也越多,久而久之,有的人对这类食物产生了抗拒。


在漫长的进化中,这种出于自我保护的机制留在了基因里,让有的人对气味重的食物很敏感,尤其是在孩童时期,他们特别排斥这些食物,因为那种食物散发着他们恐惧的味道。


所以,如果孩子真的拒绝吃某种蔬菜,你也可以稍微理解他们一点了,他们可能只是为了避免中毒,才排斥那种蔬菜而已。


还有如果在生病期间感到没有胃口,也没有必要去逼着自己吃东西,因为那可能会不利于你的恢复。

我们刚刚说的这些,都是身体上的防御机制,而除了身体,其实在心理上也存在这种防御机制,最常见的就是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恐慌、抑郁、焦虑,现代人越来越多重视这些问题。


而这本书从“演化医学”角度来分析,它们都是一种情绪反应。而情绪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被自然选择塑造出来的,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我为什么会生病


同样追溯到远古时代,祖先们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危机。恐慌、焦虑、悲伤这样的情绪,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被猛兽袭击、避免被社会群体抛弃,还能增加交配机会等等。


对这些情绪更加敏感的人,存活的几率也就更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情绪过度感知的情况,是会被保留在基因里的。


也就是说,如果有这些症状,也不能随意断定就是疾病,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来自情绪上的防御。这种出于情绪上的自我保护,远比类似咳嗽这样的身体反应复杂的多,治疗起来也麻烦的多。


因为与情绪相关的因素太多了,比如:遗传、生活经历、药物、人际关系等等。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对抗精神疾病时,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对抗这种情绪,更要找到大脑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以及大脑是如何调节的,这样才可以彻底攻克精神疾病这一难关。


好了,到这里第一部分的重点内容我们就讲完了。小结一下:有些病看起来像病,但其实只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些症状。



我们时常会把这些防御机制误以为是疾病,而产生对抗它们的想法,而事实却很可能是我们在攻打自己的防御机制。

02我们的身体是

大自然打造的最好的妥协方案

我们应当尊重机体在演化过程中获得的智慧,更加谨慎的去对待这些天然的预警机制。而且,人类在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早就对付出代价这一行为有了一套妥协方案。


这就要说到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重点内容了,我们的身体是大自然打造的最好的妥协方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有些疾病的存在,以及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身体结构,其实都是在演化过程中,机体为了抵抗另一种威胁,做出的妥协。


首先,我们的身体并不完美,它的每一个功能,都可以更优化。比如,我们的胃酸可以更少,这样胃溃疡就会有所缓解;我们的骨骼可以更粗壮,让我们有更大的力气。


但是,这些优化,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胃酸减少了,肠道感染性疾病就会增加;骨骼粗壮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笨重,移动就不再灵活。


所以,在漫长的进化中,我们的机体学会了选择和平衡。



镰刀型贫血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本身是一种病,在进化过程中应该被人体越来越排斥。但在非洲,这种却在不断加强遗传。


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在非洲还盛行另一种病——疟疾。


而镰刀型贫血病的基因对疟疾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可以说,只要携带一个镰刀型贫血病基因,就可以对疟疾产生抵抗力。


你看,原本的致病基因,因为另一种疾病的存在,反而成为了一种具有优势的基因。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正是机体的折中选择。



更有趣的是,人体的这种自然选择,还可以解释为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海星那样,一旦断了肢体,还会重新长出?同样,为什么我们无法像壁虎那样长出断尾?以及为什么一旦步入老年,身体就会格外脆弱?


答案是:断肢重续的代价太大,可能会骤然缩短寿命,或是引起癌症。我们的生命付不起这样的代价,所以就没有选择那个功能。


而一旦步入老年,身体就会格外脆弱,这其实是为青春付出的代价。研究发现,让人拥有活力的基因,到了老年,却会造成疾病,加速衰老和死亡。


所以,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到自己老的时候,就别抱怨岁月不饶人了。正因为人体的基因让你在年轻的时候充满活力,所以到年纪大了它才会加速你的衰老。

这是关于人体为了平衡去妥协。我们再说说人体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协。


我为什么会生病


演化是需要在漫长的时间中一点一点进行的,然而人类从直立行走,到如今统治地球的时间却相对并不是很长,这就造成我们的身体存在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的嘴长在鼻子的下前方,而食管却在气管的后面,这就造成空气的通道和食物的通道在咽喉部位交叉。这样,一旦食物堵住了交叉路口,我们就会被噎到或呛到。


这明显是一个不合理的结构。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进化成这样呢?


其实,它只不过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罢了。


因为生命源自于海洋,咽喉是在由腮呼吸进化到用肺呼吸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演化一直都是边施工边设计的,并没有事先论证。我们在演化出咽喉这个交叉部位的时候,并无法预期到,将来会有被噎到的危险。


而且因为人类还需要说话,这让我们比其他哺乳类动物遭受了格外多的不便。人类在喝水的时候是无法呼吸的,还很容易被呛到。



而其他的哺乳动物,比如马,在气管和食管之间有一个护栏,可以让它们边喝水,边呼吸,也不会被呛到。



历史遗留问题,是我们的机体对演化的妥协。


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无可奈何的病痛,比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以及长时间站立导致的腰酸背痛等等。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人类的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直立行走。


总之,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是大自然设计上的瑕疵,我们拿它没有任何办法。与此相对的,每一次的折中妥协,也都是大自然的精心设计。


因为,每一个折中妥协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没注意到的益处。


作者在书中说到,面对这些我们无可奈何的妥协,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痛苦,也要注意到在痛苦背后隐藏的利益。


03自然选择的方向,

决定了一些疾病的留存



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的第三部分的内容,就是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事实上决定了一些疾病的留存。


自然选择,是演化医学里最让人不安的一个词。因为研究发现,自然选择并不是为了让你健康和快乐,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殖。


只要一种基因有利于生存和繁殖,就算它对本体是有害的,或者会给本体造成负担,也依然会被选择留存下来。



比如:妊娠反应虽然会引起孕期女性强烈不适,但是却可以提高繁殖成功率,所以它就留了下来。

另外,许多遗传病难以消失,也是因为那种基因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我为什么会生病


比如说,在儿童期发病的I型糖尿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如果双亲之一携带这种致病基因,理论上后代患病的几率应该是50%。


可是加利福尼亚的生理学家戴蒙德却发现,这类遗传病的实际遗传概率是66%,高于理论值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致病基因在胎儿时期,能够大大减少流产率,虽然它后来会引起糖尿病,但是这种基因对种群繁殖有利,所以,被选择留下来了。

在自然选择中,有利于繁殖的基因,即使是劣质的,也会被保留下来。

这听上去真是让人绝望,可是基因的故事还没完。因为还有一种基因,即使不利于繁殖,它也要拼命地传递下去。


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写到:“个体可以看成是基因用来复制基因的载体,完成目的之后就可以被抛弃。”意思就是说,人类其实只是基因传递信息的工具。



这种说法很残酷,但是我们身体中,确实存在着这种自私的基因。


它们既不考虑是否适应环境,也不考虑是否有利于生存和繁殖,它们只是想将自己的信息传递下去,这种基因又被称为“法外基因”。


比如,引起不孕不育的多囊性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在现代的不孕不育中占比21%,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80.5%女性病人的姐姐和妹妹也会患有此病。


这么高的遗传概率,已经难以用正常理论解释了。真正的原因就是,这种基因就是自私,它们就是为了将信息遗传到下一代。


而它们无视一切法则,不顾一切的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即使它会降低后代的繁殖率。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基因太可怕了,我们调整一下气氛,其实讲这些也是普及一下科学知识,真正生活中,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


因为,许多遗传病的发病,并不是由基因单方面决定的,环境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为什么会生病


比如:苯丙酮尿症。研究发现,只要在后天避免接触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就可以避免这种遗传病发病。


还有近视和冠心病也是如此。携带冠心病基因的人并不是一定会发病,这还和他们后天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关。


虽然他们发病的概率是不携带基因人的5倍,但是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极大的降低他们的发病率的。


再比如近视,如果父母双方都近视,那么孩子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携带近视基因了,但是如果从小注意保护眼睛,端正写字姿势,那么这个近视基因就不一定会被激活。


所以,你看,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受我们控制的,我们也很难去改变这一切,但是我们能够理解他,并在这种理解中找到新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改善生活。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领域的进步,许多遗传病都找到了相应的对策。

以上所说的都是过去多年来关于“疾病”“人体”“基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而接下来,我们就要运用这些成果,展望一下未来了。

04新环境下隐藏的危机



从演化医学角度来看,未来其实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尽管科技的发展会让我们有更强大的能力去对抗疾病,但因为环境的快速变化,还会产生一些新的疾病。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四个重点内容,新环境下隐藏的危机。


我们因为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了舒适生活。


但是,在新环境下,许多过去没有显现功能的基因,也在相互作用,带来了更多的异变。


比如癌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导致癌症的原癌基因。但癌症之所以在现代频繁爆发,就是因为我们的寿命变长了。


详细说一下,其实癌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身体中的癌变细胞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癌症就会病发。


以前人们的寿命比较短,活不到癌症病发,而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寿命变长,这也增大了癌症病发的几率。

这种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疾病,被人们称为“文明病”或“现代病”。


它的存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因为人体无法适应新环境,所以出现的疾病。


人类的身体在几万年前就定型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却在不断的变化,当我们的身体适应不了新环境时,就会产生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在这些“现代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源于高脂肪食物的不良作用。


人类曾经历过漫长的石器时代,那时候食物是很匮乏的,人们几乎一生都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这让我们的身体对糖和盐的需求格外的强烈。


所以,从本能上讲,我们是抵抗不了甜食和高热量食品的诱惑的。可是现在,我们能吃到的油脂、糖和盐的量太多了,已经超过了生物学需求,如果没有节制,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还有,现在许多儿童容易出现牙齿拥挤、门牙错位的情况,这其实也是无法适应环境造成的。


在石器时代,儿童不可能有松软口的面包和薯条,他们吃东西都需要费力的咀嚼,而现代的儿童却没有体会过这种辛苦。


幼年时期咀嚼肌使用的不足,不够有力量,就会导致了门牙的错位和拥挤,以及产生发育不良的智齿。


所以,我们要预防儿童牙齿错位,就需要注意儿童咀嚼肌的锻炼。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常嚼口香糖,其实对于锻炼咀嚼肌,避免牙齿错位是有一定帮助的。

除了无法适应新环境,现代病的出现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人类在进步的过程中,打破了生物界原有的平衡,产生了新的危机。在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抗生素的滥用。



我为什么会生病



曾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抗生素,如今陷入了被各界声讨的境况。


在抗生素刚刚出现时,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大为减少,但是这种黄金时代延续的时间并不长,细菌这种微生物可以迅速的产生了耐药性,并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


从此,人类与细菌,就像在进行一场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人类演化出抵抗细菌的防御措施,细菌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入侵方式。



在1941年的时候,所有的葡萄球菌都可以被青霉素杀死;而到了现在,95%的葡萄球菌都对青霉素有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然而,面对产生耐药性的细菌,人类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应对,只能寻找新的抗生素,这无疑是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此外,抗生素的滥用,还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危机。


人体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细菌,而抗生素的滥用,让这些有益的细菌逐渐消失,破坏了人体内原有的微生物平衡,这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其实,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引起的疾病,大都是可以预防的。问题只在于,我们能不能认识到这是环境变化带来的疾病。


所以现在,你再去大医院看病,医生会很谨慎地给你开抗生素类药物。这就是我们对现代环境中的变化,保持警觉的体现。

好了,到这里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结束了。


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从演化医学的角度,讲了疾病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主要有四个重点内容:


第一,我们的身体中存在着许多身体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防御机制。


我们时常把这些防御机制误认为是疾病,而错误的进行攻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更谨慎的去破坏这些天然的防御机制。


第二,有些疾病和看似不合理的身体结构,其实是我们的机体为了降低另一种威胁,做出的妥协。


这些妥协都是用相应的代价换来的,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痛苦,也要注意到在痛苦背后的利益。


我为什么会生病


第三个重点内容是,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为了繁殖和生存,这导致了一些劣质基因的遗传。


虽然我们很难去改变这一切,但是影响遗传病的并不是只有基因,我们还可以利用后天的环境进行干预,从而找到新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改善生活。


最后一个重点内容是,我们的时代发展的太快了,人类身体的演化速度跟不上,造成了一些“现代病”的产生。


而且我们在创造新环境的同时,也可能创造出新的危机,我们应该时刻对环境变化保持警惕。

这本书的理论依据——演化医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它的许多理论和概念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继续验证和完善。但是它在医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帮助我们认识到,为什么我们会受到一些疾病的侵害,并且协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去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正是通过“演化医学”,我们才认识到,疾病不是随便产生的,每一种疾病的存在都有着特殊的原因。希望在未来,演化医学可以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好啦,这本书《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的就学习到这里了,期待与你在下一本书的相遇,我们下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自然选择   遗传病   抗生素   机体   细菌   癌症   基因   情绪   食物   机制   身体   人类   疾病   环境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