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把「痛风自救法」藏进诗里,1200年后才被人发现……

唐诗四万首,酒诗占七千,

没有一个诗人不爱饮酒,

如果有,想必他有——「痛风」。


在大唐,有名有姓的诗人约有 2500 位,这其中有一位我们熟悉的诗人——白居易。他这一生可谓勤奋高产,据统计,差不多写了 3000 首诗。


3000 首,什么概念?


诗仙李白,猴赛雷(厉害)吧?他一生醉醉醒醒,大约写了 1000 首。


诗圣杜甫,瑞思拜(值得尊敬)吧?他一生坎坎坷坷,大概写了 1500 首。


换句话说,李白和杜甫二人所作之诗加起来距离白居易还差了一整个王维(诗佛王维,很佛,他一生潇潇洒洒写了约有 400 首诗)。


而当我们提起白居易,你能想到他的哪首诗呢?


考验咱文学水平的时候到了: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些诗句都是出自中小学语文课本,想必你一定不陌生,而这皆出自一人之手——白居易。


不过,除了这些知名度高、经常登上「古诗词大会」的作品外,还有一类题材占了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不少篇幅,那就是疾病之诗,真正的「有病呻吟」。


粗略统计,在白居易一生创作的诗歌中,吟咏疾病的约有 400 余首,占他诗歌总数 10% 以上。这些诗作中主要体现了白居易的四大疾病,眼疾、肺疾、腰疾、足疾。


在这些病里,「足疾」古时候也称之为风痹症,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痛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个天天泡吧的「酒鬼」李白,也就只写过几首描写疾病的诗。)

白居易把「痛风自救法」藏进诗里,1200年后才被人发现……

图片改编自网络图片,侵删

关于痛风,白居易在诗中是这么说的: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

——《春暖》


看样子春天回暖之际,他的足疾(痛风)症状有所缓解,只可惜并未痊愈。


又有诗曰:「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足疾》


他说的没错,足疾(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年复一年,无论春夏秋冬地折磨着他。


更有诗云:「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梦上山》


也许只有在梦中,他才能变回从前那个少年,没有痛风发作的烦恼,作诗的灵感再也不受足痛的侵扰……


看到这里,好奇的读者就要问了:大唐生活这般繁华,那痛风患者多吗?白居易怎么会患上痛风的?


据悉,大唐人口的顶峰应该出现在唐玄宗天宝时期。根据户部「第 N 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当时全国约有 8000 万人。至于当年究竟有多少人得了痛风,发病率是多少,自然不得而知,但推测患病人数不会太多。


毕竟痛风在过去可是「富贵病」。


只有那些饱食且终日缺乏运动、流连于歌舞伎町、饮酒作乐的达官显贵才有资格患上这种病。而广大劳苦人民,少闻此疾。


回到当下,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 1.2 亿,痛风患者超过 7500 万。可谓「昔日富贵病,今入百姓家」。

白居易把「痛风自救法」藏进诗里,1200年后才被人发现……

图片改编自《韩熙载夜宴图》,侵删

至于白居易为何患有痛风?不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痛风的常见诱因:


1. 高嘌呤食物摄入:过量食入肉类、动物肝脏及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导致血尿酸上升;


2. 过量饮酒: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如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


3. 其它疾病: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也容易合并有痛风;


4. 药物因素:一些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的药物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如噻嗪类利尿剂


我们再结合白居易的经历,不难发现他的痛风不是没来头。


作为中唐首屈一指的诗人,白居易成名较早,应酬不断,常常出入一些宴请酒局。这就不免让他过量饮酒、过度食肉。


加之,他一生起落跌宕、宦海沉浮,借酒消愁之举更不在少数。况且,他早年寒窗苦读本就积累了一些基础疾病,日后纵情肆意未加控制。


直至中年,他才自述:自己的足疾(痛风)与饮食失节关系甚大,尤其是饮酒过度!


其实,白居易也曾一度决心戒酒,但那也只是在痛风发作期加以控制的「无奈之举」,奈何酒瘾入骨,难以彻底戒除。因此,同样是饮酒,白居易就会有一些「小纠结」。


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晚上天气凉,本想喝杯酒暖暖身子,但他却有点犹豫,弱弱地自问一句:还能整一杯不?

白居易把「痛风自救法」藏进诗里,1200年后才被人发现……

图片改编自网络图片,侵删


若是换做李白,他才不会有所顾忌!


得意时「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李白


好家伙!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也不知道李白的尿酸高不高?


忧郁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当一个诗人想喝酒,总有千万种理由。

白居易把「痛风自救法」藏进诗里,1200年后才被人发现……



既然白居易身患多种疾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他是不是英年早逝了呢?


还真不是!虽然「诗魔」白居易半辈子都在与病魔做斗争,但他竟然活到了 75 岁!


就连杜甫都曾坦言「人生七十古来稀」。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人呀,能活到 70 岁,从古至今都是少见的。


如此看来,白居易对抗疾病确实有点本事。而在足疾(痛风)方面,他采取了哪些「自救」措施呢,对今天的风友来说又有哪些启发呢?


如他写到:


「戒腥膻三旬,自觉心骨爽」。

——《仲夏斋戒月》


「午斋何简洁,饼与蔬而已」。

——《晚起闲行》


不难看出,尿酸到底要不要控制,白居易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他控制了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


又有诗云:「菜剪三秋绿,飧炊百日黄。」

——《食后》


白居易有个嗜好,饮茶。茶叶的嘌呤含量低,每 100 克茶水中嘌呤一般低于 30 毫克。同时茶水也属碱性饮品,可以碱化尿液,增加尿酸排出,缓解痛风发作(但不宜喝浓茶)。

白居易把「痛风自救法」藏进诗里,1200年后才被人发现……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更有诗说:「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

——《作息率有常》


任何慢病管理中,都离不开规律的作息,可见白居易也恪守这项准则,拒绝熬夜加班赶稿子。


除了白居易的切实经历给我们的启发外,眼下正值夏季,同时也是痛风发作的高峰期,对于广大风友来说,还应注意避免以下 3 点:


1. 啤酒+海鲜。警惕这对升高尿酸的搭档,青岛痛风患者超 30 万,稳居全国第一,原因你懂的。


2. 出汗多、喝水少。心肺肾功能正常的风友,夏季应保持每天饮水 2 升以上。要知道,痛风易在夜间发作的原因之一就是睡眠时水分减少,尿酸浓度增高所致。


3. 贪凉吹空调。受寒、过度劳累都有可能使人体的神经调节紊乱,体本表及内脏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


总之,「痛风不可怕,最怕风友不听话」。良好的疾病认知和正确的疾病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奇闻轶事

吃瓜时间


不是吓唬你!唐朝还真有一个著名诗人被痛风折磨死了。他叫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他就没有白居易那么幸运了。


本就身患痛风,还肆意酒肉,不加克制。当痛风发作时,他真的痛死了……(当时药王孙思邈也无力回天,卢照邻最终因无法承受疾病之苦投河自尽。)


除了白居易诗中提到的素食、饮茶和规律作息,

对抗痛风,你有哪些小妙招呢?

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卓然

编辑:徐韵珂

审核:江江

插图:Iris


参考文献:

[1]孙培. 白居易老病诗及其心态探析.

[2]蒙祖富. 论疾病与白居易诗歌的关系[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07(004):91-95.

[3]袁君煊. 白居易病中诗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4]王立. 白居易调理饮食治疗疾病[J]. 健身科学, 2014, 000(006):29-29.

[5]王育民. 唐代人口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6]陆小平. 昔日"帝王病",今日百姓痛[J]. 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2011(8).

[7]痛风患者能喝茶吗[J]. 党的生活(青海), 2018, 000(005):P.70-70.

[8]张胜康. 痛风患者夏天该怎么吃[J]. 农村百事通, 2017, 000(016):59-59.

[9].痛风饮茶须九忌[J].健康必读,2012:57-57.

[10]张乾. 痛风患者选用饮品有讲究[J]. 老同志之友, 2017(24):50-51.

[11]夏季防痛风把牢四道关[J].自我保健,2016:5.

[12]杨晓晖,张鑫.夏季预防痛风[J].《健康》,2016:9-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痛风   息率   大口   富贵病   大唐   嘌呤   尿酸   杜甫   李白   夏季   诗人   患者   年后   食物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