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望闻问切系列16篇文章,是同人先生为了传播中医,原创写作的中医科普系列文章,与方剂讲解55篇文章一并收录于《深入浅出方解伤寒》(中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底发售)。本系列文章是《迈入中医之门》系列的进阶版。这个系列的目的是剖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的深刻内涵,帮助读者理解中医的内涵。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一)望闻问切,是统一的整体,是中医人体全面整体思维的集中体现

中医的理论源于周易,源于道,就是人法地、地法天,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他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必然受自然的影响;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自然也是统一的整体。如果仅仅单纯着眼于一点,就是盲人摸象,看不到整体。对于明理的中医师,在患者到来的时候,从患者的面容、语气、体型等,已经可以基本判断疾病的类型了(这些请看本系列文章讲解),比如如果患者出现嘴唇、手指和脚趾的颤抖,则反应出身体出现了内热亢奋,或者是血亏导致内风引起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抖动。如果出现四肢抽搐痉挛,颈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大多数情况是中医范畴内的痉病,痉病的主要形成原因是人体的经脉失去血液的滋养并遭受外邪导致。脉诊、问诊只是进一步确认,为用药提供修正。 遗憾的是,很多中医师对望、闻关注较少,关注脉的反而最多,比如脉诊第8篇,阅读数量是最多的。

有一个成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是对庸医的评价。可今天纵观中西医领域,不把患者作为整体、着眼于细枝末节已经成为了主流。比如一个肾炎,他会说化验指标正常了许多,但如果患者视力下降或者失明,他是不管的。希望同人的粉丝们,能够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和全局观。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中国医师协会报告显示逾九成医生不满意收入

(二)望闻问切,注定中医师难以暴利,短期内难以成为主流医学

一个真正明理的中医师,靠的是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双手,基本不依托医疗器械。这就意味着,真正的中医师很难通过医疗器械检查赚钱,而这是目前医院获得收益的主要来源。而单纯依靠诊疗费、药费养活中医师,这是很难大范围复制和推广的,比较明理的中医师培养是很艰难和漫长的。伪中医除外(比如自己打着西医的点滴,然后给患者把脉的所谓中医师)。

国内其实一直在探索中医望闻问切的科技化(注意这里没有用科学化),力求将望闻问切标准化,也有一些成果及符合医疗器械要求的设备生产,如中医四诊仪。但很遗憾,这样的设备很少有医院采购,一是中医设备本身价格比西医设备廉价,不如西医的高大上,很难给医院产生效益,医院根本没有动力;二是设备本身设计的逻辑也有问题,比如研发的博士们根本不懂中医,不明白中医机理,输出的结果就仅仅能够参考。遗憾的是,这些设备还喜欢得出诊疗结论,往往牛头不对马嘴。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世博会落幕城市“美好生活”起航(25张)

(三) 明理的中医师,在角落上的一声叹息

又到了六月,每年这个时节,深圳又进入了咽颊炎、手足口、川崎病的高发期。这些本来在中医中很简单的疾病,往往在医院得不到很好的处置。所谓西医的自限性疾病,在明理的中医师看起来就是一个笑话。只是很多孩子的父母,自己一点不懂医学,还喜欢盲目迷信自己检索的答案和西医师的处理建议。都说“父母若天、愿见救济”,如果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懂一点中医,不仅能缓解孩子的痛苦,还能少一些人间悲剧。这些话有感于深圳某大医院川崎病患儿。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手足口病患儿

(四)重申本号的定位

本号的定位是传播中医文化,帮助大家学习中医,期望更多读者通过学习之后,掌握中医,为自己和家人解决常见的疾病(真正的中医师都是全科医生),预防各类慢性病,最终实现人人自医的目标。

原则上,本号不愿意回复关于疾病的咨询,当然在深圳本地的可以联系当面诊治。但诊疗不是我们传播中医文化的初衷,毕竟累死累活,一天也看不了几个病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特别大。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商业的利益诉求,比如能够预防慢性病、调理身体且效果显著的健康食品,以及讲解中医的在线课程、线下课程,或者商业合作,但这个离大部分读者太远,围观、然后散场就是。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五)对读者的期望

本号的文章填补的空缺是传统中医语言解读中医(大部分人不懂)、小道中医(断章起义不系统或者骗子)之间的空缺地带,就是给大家搭个桥梁,让读者用你自己具备的知识来理解中医,并构建中医全貌。

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通过系统学习,然后慢慢从小病入手(如感冒),逐步深入,处理日常常见病其实很简单的:比如小孩的感冒发烧、手足口、川崎病、轮状、诺如等,成人的结石、浮肿、肾炎、尿血、哮喘等,像常见的皮肤病等也能手到擒来。各位能够把小病预防或者处理好,自然大病也就不容易发生了。

其实,学习中医最主要的是改变你对生活的认知,很多疾病就是自己作息、饮食规律等造成的,你明白了,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但是明知故犯、自己作死的人也很多)。


在头条,本号是唯一的、全系统、有体系、有规划、有步骤地用现代语言解读中医,引导你步入中医殿堂的认证号。各位且行且珍惜。

最后补充:作者同人并不反对文章被转发,毕竟可以利益更多人,但建议转发时保留文章的出处,尊重作者的版权;特别是转到微信公众号的(毕竟原文首发就在微信公众号),不是说你把图片水印去掉,就变成你的原创了,谢谢。

《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迈入中医之门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望闻问切系列第16篇:从中药的气味探析《伤寒论》的用药规律

望闻问切系列第15篇:舌色、舌质、舌态反应疾病信息的科学内涵

望闻问切系列第14篇:舌形、舌苔的科学内涵及反映的身体疾病信息

望闻问切系列第13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动脉、结脉、代脉的机理

望闻问切系列第12篇:弱脉、散脉、细脉、伏脉的现代科学机理

望闻问切系列第11篇:芤脉、弦脉、革脉、牢脉、濡脉的科学机理

望闻问切系列第10篇:科学语言解读洪脉、微脉、紧脉、缓脉的机理

望闻问切系列第9篇:涩脉、虚脉、实脉、长脉、短脉的科学机理

望闻问切系列第8篇: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的科学机理

望闻问切系列第7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脉法的基本原理

望闻问切系列第6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问诊”(3)

望闻问切系列第4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问诊”(1)

望闻问切系列第5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问诊”(2)

望闻问切系列:现代科学语言解读“闻诊”

望闻问切系列: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望诊”(2)

望闻问切系列: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望诊”(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望闻问切   中医   系列   中医师   文章   明理   西医   机理   患者   读者   疾病   语言   自然   链接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