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肾癌多发癌栓,3D腹腔镜手术全面“扫雷”7天出院

80岁高龄的郑伯因疲乏、下肢无力诊断晚期肾癌,直径将近9厘米,且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多发癌栓,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瘤栓脱落肺栓塞等危险。近日,他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顺利接受“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多发癌栓取出术”,术后一周康复出院。


八旬老人肾癌多发癌栓,3D腹腔镜手术全面“扫雷”7天出院

肾癌合并肾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示意图。


该院泌尿外科江春教授介绍,肾癌合并癌栓是泌尿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专科实力和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是保障该类疑难复杂手术成功开展的关键。


晚期肾癌侵入下腔静脉


郑伯家住广州。据他回忆,一个月前,他总感到疲惫不适、精神较差,而且常感觉下肢无力。去附近医院就诊后,腹部MR检查考虑“左肾癌”,直径约有9厘米大小,而且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多发癌栓形成。


郑伯辗转多家医院,医生都不敢冒风险为80岁高龄的他做手术。几经周折,他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接诊的泌尿外科江春教授表示,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肾癌发展到晚期时肿瘤可长入肾脏静脉,甚至是更大的下腔静脉,这些长入静脉内的肿瘤就被称为“癌栓”。


郑伯罹患的肾癌已偏晚期,且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多发癌栓形成。而肾癌合并癌栓手术向来是泌尿外科最复杂手术之一,手术风险很大,可能面临大出血、瘤栓脱落的风险。但如果未予及时治疗,一旦癌栓脱落游走至肺、心脏导致肺栓塞、心梗,将可能瞬间致命。


郑伯年逾八旬,身体机能比较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8年余,平时口服氨氯地平、氯吡格雷等降压药、抗凝药,还要考虑术中出血风险。通过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郑伯的肾癌尚未发生肺、肝、骨等原处转移,手术仍是阻止肿瘤进展、避免癌栓脱落的最佳治疗手段。


“断血”10分钟清除癌栓


为了给郑伯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泌尿外科邀请了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进行多学科综合会诊,结合国内外的治疗经验,共同制定了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方案。最终,为郑伯实施了“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多发癌栓取出术”。


术中,手术团队借助高清的3D腹腔镜,充分游离、显露肾动脉、肾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重要血管结构,在阻断并切开下腔静脉后进行取栓。幸运的是,术中顺利取出了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的所有癌栓,未发生癌栓脱落。顺利取出癌栓后,缝合下腔静脉切口,前后阻断共计10分钟,郑伯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共历时约3小时,完整切除了左侧肾脏及全部癌栓。


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早期进食、早期活动”的指导下,郑伯术后第二天即恢复饮食,下床活动。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郑伯在术后一周顺利康复出院。


腔镜手术突破高龄禁忌


江春教授表示,肾癌合并癌栓临床很少见,为1%-3%,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依然是手术。以往对于高龄、晚期肾癌患者,因创伤大、并发症多,难以承受常规手术风险。现在,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泌尿外科的主流技术,绝大部分病例能够微创治疗,也给了这类复杂疑难患者更多的生存机会。


以郑伯为例,手术实现了肿瘤根治性切除,有效解除了他的痛苦,延长生存期,预计5年生存的机会在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和郑伯一样,临床大多数肾癌可无明显症状,患者多是在检查中发现。“每年定期体检很重要,一般普通的肾脏B超就能发现问题。”江春教授提醒。



【记者】江玲

【通讯员】张阳 黄睿 范新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肾癌   中山大学   孙逸仙   腹腔镜   手术   泌尿外科   肾脏   术后   高龄   晚期   静脉   肿瘤   顺利   教授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