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在夏季,清凉可泻“五脏火”

栀子花开在夏季,清凉可泻“五脏火”

栀子花的香气散播得特别快,很多人在远处都能闻见,这让一些人产生担忧,这么香,不会有毒吧?其实,栀子和栀子花不仅没毒,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

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中医将体内的火分为心火、肝火、胃火、肺火、肾火。炎热的夏季来临,人们极易容易“上火”,再加上有人喜爱吃辣,若平日水喝少了,更容易燥火上身,出现便秘、长口疮、嗓子疼、烦躁等“上火”的症状。栀子花在夏季开放,无疑是为人们解决了“上火”这一烦恼。吃栀子和栀子花的习俗在许多地方都有,对应不同的“火”,栀子和栀子花的吃法也有不同。

心火

夏天到了,高温使很多人都出现了不适的反应,有些人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甚至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中暑的症状。中医上讲,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正好对应心。所以去心火是夏季养生的重中之重。

心火旺盛的人多表现为心烦意乱、舌尖潮红、口腔溃疡、小便黄少、便秘等症状。心实火者适当多吃苦味食物。可以喝莲子栀子汤:莲子30克,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中医认为,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栀子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肝经,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肝火

入夏后,天气炎热,一些人常被一点小事儿气得面色通红、胸闷头晕,经常熬夜也会加重肝火。

爱发脾气、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常常被视为“肝火旺”。其实,一般俗称“肝火旺”的人除了易发怒外,还可表现为舌两侧红,脸上长痘、目赤、耳鸣耳聋、身体闷热、排便不畅等症状。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经。”能调畅气机而调节胆汁分泌,故具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栀子虽有清火作用,但它味苦性寒,苦寒药容易伤胃,所以中医常采用煮粥服食的方法,既可达到清热毒、降肝火治疗目疾的效果,又能减轻对胃的不良刺激。栀子3~5克,粳米1~2两。将栀子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

胃火

夏季吃烧烤、喝冰啤酒成了很多人夜生活的标志,但这些都很容易引起胃火。对于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

药疗方面,可选择凉拌栀子花:将栀子花500克去杂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水,置于盘中,撒上葱花、姜丝,浇入香油、老醋,酌放食盐,拌匀即可。此菜清香鲜嫩,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痢的功效。

肺火

中医说“肺为华盖,上先受之”。意思是肺位居身体最上面,外邪如果侵袭人体,肺是最早受累的,而且最容易被燥热邪气伤害。“肺火”有三个症状:嗓子疼、痰色黄和大便干。

《滇南本草》曾记载:“(栀子花)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栀子花不仅归心、肝经,还入肺经,所以该花还具有清肺止咳的功效。若想清肺效果更好,还可以加上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的梨。梨一个,切块,栀子2个,加入适量冰糖放入炖盅,炖15~20分钟。

还可简单将栀子泡茶喝。将栀子花2个,用沸水浸泡5分钟,调入蜂蜜,代茶饮,清热、凉血、止咳;用栀子叶泡茶喝,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如今正值夏季,天气炎热,将金银花、栀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后放凉代茶饮,具有防暑功效。

肾火

肾阴虚而导致火旺,主要症状表现为面赤颧红、小便黄、遗精,有时甚至尿道灼痛、腰膝酸软或胫骨痛、足跟痛等。可选用栀子5克,枸杞、山萸肉各15克,猪腰子2只,共入砂锅煲至猪腰熟烂。

是药三分毒,建议在使用栀子之前一定要让医生进行辨证。需要注意的是,脾虚便溏的患者不应该服用栀子,特别是肾阳不足的患者更加应该注意。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味苦,并不适合长期以及大量的使用,否则身体会出现腹泻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栀子   本草   夏季   粳米   肝火   心火   可能会   花开   沸水   莲子   栀子花   炎热   功效   清凉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