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为什么?

#心理咨询师说#

作者:李少成

今天,我在微头条发了一篇《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在评论区有很多人留言,有赞赏、有疑问、有质疑。多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对此深有感触,尝试着利用中午的时间表达一下初中生发展的普遍途径。若是对家长或者孩子有些许帮助,笔者将感到不胜荣幸。

初中阶段注定是美好曼妙、波诡云谲、风云激荡、波澜不惊的人生关键时期。真正说起来,小学六年级和初一这两年,基本上决定了百分之八十的孩子的人生走向。而初二、初三这两年,只不过是前两年的惯性而已。

中学阶段,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进取、最冒险、最活跃的时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梦想与动荡并存的季节”。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初中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关键期,伴随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变得敏感而冲动。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不幸的是,这么多的渴望,都会干扰到对知识的渴望!不但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也是致命的。

最让人痛心的是,很多极有潜质、品行较好的“好孩子”往往在这一阶段出现严重问题,导致学业尽毁、心理挫折、人生困顿。错失了人生发展的大好时期。

这也是笔者之所以发《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这篇微头条的最初感触与动机。只是发这篇微头条时时间仓促,不能一一阐述,广大读者难免会做各种解读。

现在有时间较为详尽的表达一下。

总体说来,初中生的发展分化包括三个阶段: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快速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为什么?

一、初中一年级-艰难的适应期

“艰难的适应期”是针对部分孩子而言,但大部分孩子仍然面临严峻的适应问题。初一学生虽然生理、智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育速度突飞猛进,但还保留小学生的特点。思维发展由具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但具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思维处在过渡时期。

但可能受到学习竞争压力的影响,课程安排骤然增多,缺少一个明显的缓冲阶段,学习强度与压力急剧增大,因此,学习方法与技巧同小学时相比出现了明显差异,对自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较之小学时明显增大。

初一阶段,原有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适应人际关系能力欠佳的孩子来说,人际压力甚至大于学习压力。很多学生对此出现适应障碍,导致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导致人格尊严严重受损,孤独感、压抑感、失落感大幅度上升。

这一时期学生的个性分化开始出现,相对成熟的孩子虽然显得有主见,但逆反心理严重;相对幼稚的孩子则表现为自觉性差、依赖、内向、退缩。

但相对于初二年级来说,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差距处于萌芽期,学习成绩下降尚不明显,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破坏性仍然在可代偿阶段。一般情况下,初一第一学期没有明显改变,第二学期只有部分孩子出现明显适应障碍。只有少数孩子能够较好适应,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看似适应良好的孩子多数属于逆反型学生,会逐步出现品行问题。

关键是,家长和老师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避免以上问题的逐步恶化。

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为什么?

二、初中二年级-快速分化期

初二是学生整体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青春期特征开始明显显现,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部分学生极力想表现出成人气魄,试图摆脱师长束缚,竭力追求思想独立和行为自由。此时,学生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还比较差,易激动、易冲动,叛逆心理达到最高峰值。导致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制力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相对幼稚的孩子“自我封闭”意识开始出现,有孤独、压抑、沉默寡言等表现。外向者开始逆反,内向者开始压抑。两者的课余生活开始单一化,导致兴趣爱好狭窄,开始通过课外手段来宣泄自己的焦虑与不安,容易沉溺网络、言情小说等。和同学相处时爱哄闹,容易发生冲突,男女生之间交往比较敏感。

外向逆反者开始抽烟喝酒违反纪律,内向压抑者开始焦虑抑郁自卑自残。

此时,早恋现象开始普遍萌发。由于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一旦老师和家长觉察出来,其实很多孩子已经深陷“恋情”而无法自拔,此时,“早恋”的孩子几乎都出现学习成绩的严重下滑。

最令人心痛的是那些学习能力不错,人品也比较好的孩子,在这一阶段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能够走出困境的孩子开始一路高歌猛进,走不出的孩子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调皮捣蛋分化为品行问题,一是压抑自卑分化为心理问题。

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为什么?

三、初中三年级-定型分流期

初中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成年人,相对于初二学生,心态也相对固化、稳定。

对于好学生,这是一种好现象。这里指的“好学生”指的是学习成绩优良,心理发展趋向成熟者。

糟糕的是,外向逆反者逐步丧失学习兴趣,进一步沉溺于网络游戏、吸烟喝酒、滥交朋友、早恋逃学,甚至完全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出现厌学综合征内向压抑者的心理问题逐步加重,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出现精神障碍。精神心理问题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甚至有的孩子无法面对巨大的学习和精神压力选择极端方式逃避。此时,厌学综合征也处于高发时期。

这种分化导致“坏孩子结团伙,好孩子进医院”现象。

让人痛心的是,进医院的孩子和没有进医院但在医院边缘徘徊的孩子有很多是品行良好,学习潜力也很大的孩子。这部分孩子无法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最为可惜的,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也是最为让人难以接受的。

不管是“坏孩子”还是“好孩子”,这部分人的智商都没有问题,学习成绩也都配不上自己的智商。其实,所谓的“坏孩子”,都可以是“好孩子”。除了不得已,谁愿意一开始就当一个“坏孩子”呢?

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为什么?

四、难,真的很难!

问题很清晰,但解决起来,难,真的很难!

难点一:家长老师过度追求成绩,缺乏心理健康意识,也缺乏必要的手段防范不良现象的发生。

难点二:有的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甚至不惜动员一些学生早早做去“职中”的计划。

难点三:有的学校不让复读,这会让很多学生丧失取得好成绩的机会。

难点四:家长和老师意识不到,孩子的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智商,还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

难点五: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摆摆样子而已!!

五、再难,也要想办法

为了孩子,再难也要想办法。

办法一:及时干预孩子的心理问题,早预防、早疏导、早治疗、早干预。

办法二:不过度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及早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培养自主、自动、自发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等。

办法三:如果孩子有潜质,是否可以做好“留级”或“休学”准备,这会对一部分孩子造成压力,需要提早预防。另需高度警惕的是,有些孩子一旦休学,导致严重退行,生活学习懒散,难以进入状态,难以实现休学的“初心”。

六、再说一遍,初中很关键

关键之处就在于,中考能够考好的话,能够顺利进入一所好高中的话,学习成绩的保持与提升就有了相对的保障。因为好学校的学习风气和学生的思想意识都相对较好,一些“不好”的学校,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的发生率都比较高,内向压抑的那些孩子,尽管可能有比较好的潜质,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里,学习状态十分令人担忧。

初中,真的很关键。

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为什么?

七、中考可能会毁掉哪些好孩子?

在初一年级,《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指的是那部分小学成绩优良、品行较好、但因适应不良而导致成绩下降的孩子,他/她们本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的。

而一旦进入中考,必然会选择与自己成绩相匹配的高中学习,令人遗憾的是,不同质量的学校,招收不同分数的孩子,不同分数的孩子会有不同症状的心理问题和学习环境。

可惜的是那些“明珠暗投”而毁掉大好前程的孩子。

请问,进入高中之后,学校的升学压力、家长的升学压力、孩子的升学压力几乎都处于冲刺阶段,有几个家长能够协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呢?孩子还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考虽然重要,也决定了很多孩子的未来,但,初中对大多数孩子的未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智商决定成绩,但不是唯一因素,心理健康水平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甚至比智商还要大。这是我三十多年的青少年心理工作经验。

因为痛心,才有那篇《中考可能会毁掉好孩子!》。其实,中考没有过错,错的是没有人给那些“好孩子”尽可能多的机会。就像跳远运动一样,可不可以给孩子重新来过的机会啊?

再来一次助跑,孩子可以跳得更远!

再来一次中考,孩子可能考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好孩子   可能会   中考   品行   难点   智商   时期   家长   压力   阶段   成绩   能力   孩子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