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见诊治误区

作者:李少成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在女性中年患者中,其发病率之高超乎人们的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也很高,只是由于临床辨识力的问题而未受到普遍关注。由于大众对于本病的知识匮乏,甚至某些医务人员对此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本病患者常常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导致恶劣结果。现将本病常见的诊治误区分述如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见诊治误区

一、治疗预期:患者过于求急求快。本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有遗传因素、个体素质、心理问题、精神原因、社会原因、行为问题、性别因素和年龄因素等等。致病因素越多,导致的症状越复杂,治疗也就越困难,治疗周期也就越长。这个病治疗需要一定时间和疗程,属于慢性病范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二、有病乱投医:由于本病治疗复杂,就诊过程中一般的诊疗医师较难从全面的角度考虑诊治方案,因而见效缓慢,常常处于见轻不见好的状态,导致患者四处求治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而患者又由于医疗常识的缺乏,对于医疗广告的宣传缺乏辨识能力,因而导致四处求治又四处碰壁,甚至丧失治疗信心而放弃治疗。

三、防止慢性化:本病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找不到彻底根治本病的医院或者医生。有的是丧失治疗信心而放弃治疗导致慢性化;有的是因为难以承受治疗的经济、时间、精力成本而放弃治疗导致慢性化。

四、误诊误治:本病的误诊误治情况十分严重,究其原因,在于本病症状涉及的器官很多,由于很多内科医生受西方医疗理念的影响很大,过于专注于器官实质性疾病,而忽略了功能性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忽略心理、社会和行为因素的影响。本病同其他疾病一样,一旦误诊,必然误治。这个问题请关注“李少成心理治疗专家”头条号问答《植物神经紊乱应该注意什么?》中的阐述。

五、理念错误:由于在诊断过程中,难以做出明晰的解释与说明,很多患者自以为医生说不清楚就等同于医生诊断有误或者觉得难以确诊,导致对医生的信任度下降而难以遵从医嘱。甚至很多患者希望单纯依靠理疗治疗来治愈本病,但往往事与愿违。像按摩,针灸等理疗只能暂时缓解,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六、过于重视精神因素:由于病急乱投医,患者为了缓解症状,心急到“不择手段”的程度,由于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在短期内可获得良好效果,因而导致过分依赖于这类药品。但忽略了这类药品大都有着很大的副作用。笔者本人职业资格之一就是精神卫生主任医师,多年的治疗经验,不忍心再见到患者由于精神药品的毒副作用的危害而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才在精神治疗的同时致力于其他“无害”治疗方法的研究的。其中,对心理治疗的三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临床上有极大的治疗优势,但人们习惯于原有的思维模式,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七、盲目治疗:盲目治疗只能是病情变得更复杂,甚至更难调理。可靠的办法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根据病情特点辨证施治,制定系统化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八、患者不配合:患者要好好地配合,要认识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虽然症状多对身心影响很大但并非不治之症,治疗接受科学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恢复的,患者大可不必忧心忡忡。还有部分患者试图指挥专家替自己治病,符合自己思路和认知的方法才接受治疗,不符合的就不遵从医嘱。如果谁都能懂的话,这个世界上便不存在真正的专家了。

九、家人不理解:患者患病时,家人和身边的人并不理解患者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自己在耍脾气?往往得到的只有家人的质问、不解、埋怨,甚至谩骂,并不能得到家人的安慰以及开导。这会让病情不断加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关爱患者,让患者产生积极情绪,而不是让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去让患者自己产生消极情绪,患者在不断产生消极的情绪时,也有可能上升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从而有可能让患者诱发成为抑郁症。一定要积极求治,关键是要找对人。

十、切忌过度医疗

及时治疗固然重要,过度医疗更为“要命”!过度医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言之,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医院造成的,其原因就不必细说,另一方面是患者造成的,其原因在于患者求治心切,道听途说一些治疗方法,到医院指挥医生为自己诊治。

见惯了病人的痛苦,并没有让我麻木,而是在临近退休的年龄,克服对网络的为难情绪,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在《今日头条》平台告知给大众,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我是医生,是精神心理医生,但我更希望天下无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医嘱   心理治疗   大众   理疗   病情   误区   症状   患者   家人   情绪   因素   常见   医生   原因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