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如何调整你的焦虑

近日来,去大学做心理咨询,一连接待了数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院系,有男生也有女生,他们痛苦地诉说着自己出现了不同的躯体症状:注意力分散、失眠、早醒、食欲减退、贪食、抑郁、强迫行为等。


大四学生,如何调整你的焦虑

“大四”学生怎么了?

“大四”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级的彷徨与适应,二年级的挫折与磨炼,三年级的摸索与追求,步入了大学四年级。这一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即意味着新生活即将开始,又意味着大学生活的结束。在这个转折时期,“大四”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压力、矛盾和困惑。

第一,“大四”学生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大四”学生大部分毕业以后要走上工作岗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加之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而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不协调,使得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难免受到挫折。

第二,“大四”学生面临考研的压力。尽管研究生在逐渐扩大招生规模,但是报考人数居高不下,读研究生仍成为很多学生竭尽全力追求的目标,竞争异常剧烈。

大四学生,如何调整你的焦虑

第三,“大四”学生面临经济上的压力。学费、生活费、书本费、找工作成本费等是学生面临的经济上的压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这方面的压力不明显;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就有了这方面的压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本来就是靠亲戚、朋友、政府救助生活,这时更是雪上加霜。

除了以上的原因以外,还有学生本人的情感纠葛、家庭不理解、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带来的问题。层层困难和问题压在了缺少实践锻炼的学子身上,使得他们不胜其重,因而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焦虑症状。

正确认识焦虑

提起焦虑并不都是可怕的心理疾病,我们需要对它有正确的认识。焦虑与其他情绪一样,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就好,不足和过度都不好。正常适度的焦虑能充分调动人的潜能,使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反应更敏捷,思维更灵活,从而更有效地应对面临的困境,以尽快降低并摆脱让人不快的焦虑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适应方式之一。同理,毕业之前有适度的焦虑反应也是正常的,它有助于调动一切因素,去找合适的工作、考研以及妥善处理好其他问题。因此,同学们不必一提焦虑就恐慌,好像自己得了心理疾病,这样会加重心理负担。

然而,焦虑过度就成为一种有害的负性情绪,它将妨碍人的成长并给人带来很多烦恼。像前来咨询的学生出现的不良症状,它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能增强学生的无能为力感、挫折感。

该如何摆脱焦虑呢?

“大四”学生一旦遭遇了焦虑心理困境,该怎么处理呢?根据我们的咨询经验,提下面几条建议:

改变认知。一个人产生过度的负性情绪,其原因不在于它所遇到的事件本身,而在于他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认识,因此要缓解人的情绪就需要从改变认知入手。同学们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对前途作片面的理解。待遇最高的工作未必是最适合你的工作,如果你将来从事的是按照待遇等选择的工作,而不符合你的兴趣,你的潜能受到压抑,你将会在工作岗位上形成新的焦虑,使你难以自拔,所以,到地市县区或者目前待遇较低的单位去发展未必不是好的选择。再说研究生也未必非现在上不可,将来可以读在职研究生,所以对于“大四”学生来说,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很重要。

大四学生,如何调整你的焦虑

放松自己。其放松方法包括:深呼吸放松法、渐进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的练习方法是找一间安静的屋子以最舒服的方式坐好,用鼻子以最慢且均匀的速度作深呼吸,每次以10次深呼吸为益,坚持早中晚做效果更佳。想象放松法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高山、大海、草原、鲜花、小草等,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平和、安静、轻松、舒适的想象空间,使自己的焦虑得以缓解并使人心情舒畅。渐进肌肉放松法是先让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紧张起来,然后再使其放松的反复交替过程。在这三种方法中,呼吸放松最为简便。另外,生活中的幽默,如给同学讲个笑话、插科打诨等也是很好的放松方法。

学会倾诉。找自己信赖的人如亲人、朋友、同学把郁积的苦闷倒出来,这样你会轻松很多,而且还能从朋友那里获得安慰和心理支持。另外,写日记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日记是你忠实的“朋友”,不用担心它不耐烦或可能泄漏你的秘密。前来咨询的同学,都言学习时间紧张,和人推心置腹交流的机会很少,日记几乎也不写了。我们知道,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成为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与人倾诉就会减去一半。

锻炼身体。有关调查显示,长期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心身健康。“大四”学生面对就业、考研压力,身心疲惫,免疫力下降,坚持体育锻炼如打球、跑步等尤其必要。前来咨询的学生都说没有什么体育活动,时间大部分用到学习上,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本来想节省时间,反而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心理困惑重重而耽误了学习,出现了恶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焦虑   心理疾病   肌肉   症状   待遇   研究生   身体   压力   条件   心理   家庭   方法   朋友   学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