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这些措施你 get 了吗?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不清楚的精神疾病,表现为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是最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对于患者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执行能力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

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长,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每一次复发都会加重对患者大脑功能的损害,对认知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且导致对治疗越来越抵抗。因此,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防线。


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这些措施你 get 了吗?

1 预防复发,药物治疗是基础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 年内复发率超过 80%,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 5 倍。

患者药物治疗持续性差的原因:

①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不需继续服药治疗,过早自行减量。

②对医生不信任,怕长期服药会对身体有害,会「变傻」。

③觉得服药太麻烦。

④怕别人知道自己服药,存在病耻感。

⑤因家庭经济困难,怕拖累家庭。


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这些措施你 get 了吗?

1.1 优化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如用药次数、时间、剂量呈负相关,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使患者服药不依从。因此,尽量单一用药,并且可以应用缓释剂型、长效针剂治疗。

缓释剂型的优点:

①疗效稳定:能在体内较长时间维持平稳治疗浓度, 避免出现血药浓度「峰谷波动」现象,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②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对可减少用药总剂量。

③可减少服药次数, 提高患者依从性。

长效针剂的优点:

①方便快捷:相比每天吃口服药,长效针剂给药周期长,平时不需要服药,减少患者服药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耻感。

②增加和医生沟通:去医院打针的时候可以和医生沟通病情,增加和医生的互动。

③不易断药:口服药物经常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漏服,长效针剂有效地避免了断药情况。

1.2 合理制定减量方案。当患者病情处于缓解期,并且病情稳定达到 6 个月以上时,可以尝试将抗精神病药物适当减量,可能对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更有助益。相关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减量采取缓慢渐进式减量法,每 3~6 个月时大约减少最后一次给药剂量的 1/4-1/2,或可降低复发风险。减量期间一定要注意患者病情波动时需将药物剂量调整至原有基线水平以维持病情稳定。


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这些措施你 get 了吗?

1.3 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双管齐下提高服药依从性。经研究证实,认知行为治疗(CBT)能够更好地改善症状、自知力、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水平。比如,在提高服药依从性方面,可以和患者共同探讨服药的好处与坏处,运用利弊分析法纠正患者对药物的错误认知,指导患者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技巧。同时,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自知力的恢复,增加服药依从性。出院前,重点讲解药物知识、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和复诊时间。

2 预防复发,家庭护理是重点

家庭支持不良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危险和预测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患者在出院后两年内出现服药不依从的情况高达 75%,服药不依从的原因很多是因为家庭支持系统薄弱造成的。

2.1 观察病情和监护服药。作为监护人需掌握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警症状」,并且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观察症状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2 家庭和社会康复。院外康复或功能训练。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内容可以包括:①日常生活训练:按时起床,修剪指甲,自己吃饭吃药等;②家庭生活技能:打扫卫生,洗衣做饭;③体育训练和娱乐活动:散步,听音乐;④社会交往技能:和朋友沟通,参加互助小组,参与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精神分裂症   针剂   剂型   剂量   长效   多方面   病情   认知   症状   药物   患者   措施   医生   功能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