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便秘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无论是在我们这种手术科室,麻醉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便秘情况。其实很多人群在平时生活中都会出现便秘问题,但是有些人选择重视,有些人选择忽略。因为床位上病人对便秘这个问题的询问,我特地去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今天将这个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什么是便秘?

在很多人的观点中,不容易排便是便秘,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来自《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关于便秘的描述。

便秘是一种或一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至每周排便<3次。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在对于便秘的诊断标准中,主要取决于临床症状,凡是有排便困难费力、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粪便干结、量少,可诊断为便秘。病史时间超过6个月可诊断为慢性便秘!

便秘常见吗?

在查阅资料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不太常见,但是数据让我大吃一惊!

便秘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那随着现阶段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7.0%~20.3%,而且随着年龄增生,便秘的患病率也在逐步升高。我国老年人患病率为15%~20%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22~1:4.56。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便秘的分类是什么?

虽然临床表现都是持续性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但是临床上其实将便秘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类。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器质性便秘主要是肠道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等相关疾病导致的神经损伤或肠道损伤所导致的排便困难,相对较容易明确起病原因。

功能性便秘是指排出器质性病变因素及药物因素所致便秘后,由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作用所导致的包括肠道动力障碍、肠道分泌紊乱、内脏敏感性改变、盆底肌群功能障碍和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引起的便秘。进一步细分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和正常传输型便秘。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便秘该如何治疗?

对于便秘我们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尤其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

器质性便秘的治疗较为简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也可以临时选用泻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是应当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功能性便秘如何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就较为复杂了,尤其是治疗的第一条就是很多患者其实较为不在意的,那就是基础治疗。主要是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合理膳食主要是增加纤维素(25~35g/天)和水分(1.5~2L/天)的摄入;对于久病卧床、运动量减少的老年患者,适度增加活动量可以显著改善便秘症状。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重点我们来看下排便习惯。为什么我们都建议大家早起后排便?那是因为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尝试排便,排便时需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干扰,每次大便不宜超过10分钟。像我们平时经常抱着手机上厕所,一进门就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这种习惯是非常不可取的。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药物治疗这里着重讲一下乳果糖口服溶液和开塞露。

乳果糖口服溶液主要用于慢性或习惯性便秘,由于除了作为泻剂,它同时还具有益生元的作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和起到治疗作用,所以临床上较为推荐应用。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开塞露的用法较为简单,但是需要是大便存留于肛门口时效果最佳。主要用于小儿、老年体弱便秘患者的治疗。将容器顶端刺破或剪开,涂以油脂少许,缓慢插入肛门,将药液挤入直肠,成人1支/次,儿童0.5支/次。

经常便秘的人要注意了,这是病,要治!一篇文章带你认识便秘

总结一下,便秘患者其实在现阶段临床中非常常见,便秘其实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往往涉及到多器官,多系统。部分患者因为治疗效果不佳而最终放弃。对于患者和医生而言,都应更多了解便秘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合理诊断方式来明确患者的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我是泌尿外科韶云鹏,一个专注医学科普的医生,如果文章对您或身边人有用,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健康热力计划##便秘#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泻药   果糖   直肠   肛门   粪便   肠道   高于   症状   患者   困难   次数   因素   习惯   常见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