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可用于冠心病的中成药,分气虚血瘀与气阴两虚证,一文对比

胸痹,中医病名,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症状。现在医学上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其他疾病如心包炎、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可以参考本病辨证论治。今天小玲药师带大家区分痰浊壅塞证胸痹、气虚血瘀证胸痹、气阴两虚证胸痹可以选用的中成药。

痰浊壅塞证

症状表现:胸闷如窒息般疼痛,或疼痛牵引肩背,患者形体偏肥胖,痰多胸脘满闷,结合舌象与脉象(以临床中医辨证为准)。

中成药:二陈丸联合冠心苏合胶囊(多联用);或者用熊胆救心丸。

12种可用于冠心病的中成药,分气虚血瘀与气阴两虚证,一文对比

气虚血瘀证

这个证型,我之前讲过好几期,今天以图文形式总结一下:

临床症状:心胸部隐隐作痛或刺痛感,心悸气短,动则疼痛加重,伴有体倦乏力,声音低,气息微弱,面色晦暗,结合舌象与脉象(以临床中医辨证为准)。

中成药:通心络胶囊作用较强;麝香保心丸主治证型是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主要症状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诺迪康胶囊还可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血栓心脉宁片,可用于气虚血瘀导致的中风、胸痹,主要症状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等。

12种可用于冠心病的中成药,分气虚血瘀与气阴两虚证,一文对比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心胸部隐隐作痛,有时发作,有时休息,心悸气短,动则症状加剧,伴有倦怠乏力,声音低,气息微弱,面色发白,容易汗出,结合舌象与脉象(以临床中医辨证为准)。

中成药:心通口服液、通脉养心丸、黄芪生脉饮和益气复脉口服液(这两个中成药都是生脉饮加味而成)、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益心舒胶囊、心元胶囊等。

黄芪生脉饮益气作用较强,气虚症状明显可用;

稳心颗粒可治疗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见上述症候者可以参考用药;

心元胶囊:可用于胸痹心肾阴虚、心血瘀证。

文中有一些中医词汇,大家不理解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12种可用于冠心病的中成药,分气虚血瘀与气阴两虚证,一文对比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加味   中成药   胸痹   脉象   胸痛   养心   黄芪   口服液   胸闷   冠心病   隐隐作痛   乏力   胶囊   症状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