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近日,南京某小学组织学生参观保时捷中心的事件在知乎引起热议。


事情的真实过程已经被还原,是学校借助家长资源为孩子开展的正常教学活动。


当天孩子们不仅参观了保时捷中心的车,还到了汽车修理厂、与汽车工业相关的图书馆,了解汽车的历史和动力原理。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但依然有不少家长对学校的行为表示不认可,认为过早地让孩子接触这些奢侈品,会误导孩子陷入盲目的攀比追求中。


事实上,确实是部分家长太敏感了。


在保时捷的原产地德国,4-14岁的小朋友不仅可以免费参观当地的保时捷博物馆,还会有专人讲解跟进,却从来没有人提出误导孩子的质疑。


保时捷虽然是大众眼中的奢侈品,但参观活动对孩子来说却只是一次增长见识的社会实践。


正如知乎某位网友所说:攀比和崇尚金钱并不是由奢侈品本身引起的,而是外界不正确的引导和价值观输入导致的。


让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从来不是奢侈品本身,而是家长对事物存在的狭隘思想认知。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01 家长对“奢侈品”的错误

认知会限制孩子的思维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要想孩子不攀比,父母首先要有的态度是:“我想要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有,别人有的我也不一定要。”


如果家长不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高于自己群体的事物,就容易让孩子错失汲取新知识和创造力的机会。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某天乐乐开心地和妈妈说:“妈妈,听说爱马仕包包很漂亮,你带我去看吧,我用压岁钱给你买。”


妈妈一句“小孩子哪里知道这种奢侈品多贵!你妈我都买不起,别去看这些有的没的”就把乐乐打发了。


因为不是能负担“爱马仕”价格的家庭,自己无法去接触,就觉得孩子也没必要知道。


结果却让孩子对爱马仕的认知停留在“买不起的漂亮包包”,孩子无法欣赏包包的美丽之处,也没有机会了解昂贵背后是“爱马仕”专注传统手工艺的结果。


同样面对孩子要用压岁钱给自己买大牌包包的想法,杭州的多妈虽然担心孩子受价格打击,滋生对物品认知的不良情绪,但还是带孩子到品牌店里询价挑选。


知道自己买不起的多多,最终通过DIY麻质托特袋和DIOR包包的相似之处,运用自己的绘画技能,亲手给妈妈做了一个“定制版”的包包。


如果多妈阻止了孩子对大牌包包的购买询价行为,孩子就会错失接触品牌包包的机会。


那么他又怎能在能力范围内,动用智慧送给妈妈一个被网友称“连爱马仕丝巾都配不上的包包”呢?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很多家长对孩子接触非日常的高端物品或活动时都抱有一种天然的担心,害怕孩子接触后变得虚荣和爱攀比。


害怕他们对自己提出能力以外的期望和要求,便带着偏见和敌意去解读这些高价物品。


殊不知这种做法也让孩子失去很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长远来说,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和眼界的开拓。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02 孩子的经历比单纯的价格更宝贵


生活在信息发达的年代,完全隔绝孩子与世界,不愿让孩子去接触自己认为“坏”的事物是不可能的。


但只要肯花心思,家长在孩子接触的“坏”事物中,也可以挖掘很多东西让孩子学习、感受。


电视剧《生活家》里的单亲妈妈邱晓霞,带着女儿常常是吃了上顿担心下顿,生活得相当拮据。


但她不会因为怕女儿会受影响,就不让女儿接触家庭无法企及的事物,而是想尽办法让女儿拥有更多的体验。


她自制牛排大餐和女儿在家感受西餐的氛围,带女儿到建筑垃圾场开展独特的游乐园之旅。


邱晓霞凭借自己的生活智慧和陪伴引导,带给女儿独特的生活体验。


这使得女儿从小便懂得各种省钱的小技巧,还练就了独特的记账方式,成年后更凭此技能获得认可,找到一份好工作。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现在时代有太多家长无法企及的事物了,家长不能光盯着价格与自身家庭条件去衡量匹配,就去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和来往。


带孩子感受生活、物品的差距,领悟追逐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智慧,是比价格更重要的东西。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03 智慧的家长从不担心

孩子被奢侈品“迷花”眼


刘擎教授曾说过:“你让一个孩子去干什么事,最大的动力是禁止他。”


聪慧的家长从来不会刻意划定孩子探索外界的范围,他们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探索世界的原则和方向。


1.教导孩子注重物品的使用价值


物品是自身的投影,在能力承受范围内追求购买价格昂贵的物品没有问题。


这是每个人生活品质和态度的体现,甚至可以成为使人向上的动力。


但不能因为价格便宜、并非品牌就拒绝质量好且适合自己的物品。


对于物品的取舍,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是:不要用价格去判断物品的价值,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小学生参观保时捷引热议:买不起,就别看了?家长思维太狭隘


2.让孩子接触他喜欢的事物,并进行引导


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家长都可以带孩子去接触,一起发掘事物背后价值,汲取新知识。


比如带孩子去博物馆,不能只让孩子关注物品好不好看,价格多少,而是要引导孩子读懂物品背后的故事。


去海洋馆,除了让孩子玩,还可以教孩子海洋生物的知识。


家长要撇除“孩子应该只关注孩子事物”的想法,多维度地对孩子接触的事物进行分析,弱化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强化想孩子领悟的知识和道理。


这样不仅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3.家长要有持续的学习心态


当代社会,新潮事物在孩子之间流传的速度很快,家长不能只关注自己工作生活领域的事物,对于其他事物则漠不关心。


家长一定要有持续学习的心态,不断汲取新的内容和知识,才不会为孩子隔三差五提出的奇怪要求和想法所烦恼。


如果家长总是能很好地理解孩子间的事物,会不断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崇拜,有助于家长威信的树立。


傅首尔说过:“没有人的生活是完美的,只要我们足够坦诚,愿意和孩子一起,笑对一切不足,我们就能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收获满足。”


“探新猎奇”是孩子的天性,不要因为害怕无法满足孩子,就阻断孩子接触新事物的脚步,孩子没有那么容易被“带偏”。


只有家长用开放包容的思维带着孩子去感受世界的纷繁多彩,孩子才不会在独自启程时迷失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保时捷   家长   范围内   压岁钱   狭隘   奢侈品   认知   包包   小学生   事物   思维   担心   女儿   智慧   物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