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有些人为了能够在进入老年时期时,身体更加的健康,早早就开始注重日常的养生,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古时候有很多的帝王,也在不断寻找能够延长寿命方法,例如各种灵丹妙药,但最终都失败了。

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前段时间,美国曾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少吃饭一口,有助长寿,每天吃饭七分饱,可以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这个研究报告听上去非常的神奇,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相信。不过少吃饭一口,有助于延长寿命以及延缓衰老,是有一定依据的,下面一起来看下吧。

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美国的科学家,针对猴子的进食量进行了长达15年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如果吃得太饱,或许会导致过早死亡。科学家们将猴子分为两组,一组猴子每天进食量都比较多,吃的也很饱,另一组猴子每天进食量达到只达到7分饱。

研究进行了10年时,科学家们发现,吃的很饱的猴子,体质比较弱而且还经常生病,并且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猴子死亡了。不过吃饭七分饱的猴子,体质比较好,死亡的猴子很少。而后的5年内,吃的过饱的猴子相继死亡,而吃饭七分饱的一组猴子还有不少成员。而后中国科学研究院,对饮食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能够适当减少进食量,或许能够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因此控制进餐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吃得过饱会对什么造成哪些伤害?

如果每顿饭都吃得过饱,伤害的肯定是我们的肠胃,可能会导致肠胃功能减弱。如果进食过多,胃部体积会被撑大,长此以往我们的胃口就会增大,进食量就会更多。并且要是不断的进食,胃部会一直处于消化食物的状态,胃酸以及消化酶会不停分泌,继而可能会损伤胃黏膜,从而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

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此外如果进食量比较多的话,还有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胃部会被撑大,此时心脏的横膈膜可能会受到胃部的挤压,从而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如果心脏长时间受到压力,心脏对于氧气以及血液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很有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或者心梗的现象。另外摄入的食物,如果不能及时消化,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继而有可能导致高血脂的情况发生。

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吃得太多还会导致肥胖的情况出现。因为摄入的食物比较多,身体内的热量比较多,如果不能尽快消耗的话,我们的体重就会不断增长,此时就会出现肥胖的情况。体重一旦超标,不仅影响的是我们的外观,还会增加各种疾病的患病率。

想要健康长寿,除了不能吃太饱,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增加粗粮的摄入。相信很多人,日常的主食都是米饭或者面食,而这类食物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人们在食用之后,虽然能够增强饱腹感,但是稍有不慎就容易摄入过多。因此生活当中,最好可以多吃一些黑米、红豆等粗粮,摄入之后可以增加我们的饱腹感,也不容易出现发胖的现象,是非常健康的饮食习惯。

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粗粮当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在被人体摄入之后,可以增强肠胃的蠕动能力,使粪便更快排出体外,保护肠胃健康。另外粗粮当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比米饭、面食中的含量高,而且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就是尽量减缓吃饭速度。吃饭速度如果比较快的话,食物可能没有完全咀嚼就已经进入胃部,这样做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容易导致胃黏膜损伤的情况。而且吃饭速度比较快的话,饱腹感会来得比较迟,容易出现食物摄入过多的现象,因此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

少吃饭一口,真有助长寿吗?研究:七分饱逆转四分之一衰老因子


还有一点就是吃饭时候要专心。可能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电子产品上。这么做也不能更早的出现饱腹感,也容易出现饮食过量的现象,长此以往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综上所述,吃饭虽然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过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只有正确的饮食习惯,我们才更有可能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长寿   因子   衰老   健康   可能会   胃部   粗粮   吃得   肠胃   猴子   寿命   心脏   食物   现象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