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魏延心知肚明,姜维看破不说破

前言

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身先士卒,六出祁山,一心一意要恢复汉室河山,然而,他最终还是未能完成夙愿,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之死,一直是历史迷思中令人困惑的谜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蜀汉忠心耿耿的丞相突然去世?他的死与北伐大帐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又有怎样的关联?历史的迷雾遮蔽了真相,今人只能拨开历史之网,去探寻真相。

妒才魏延,蓄谋已久

蜀汉开国之初,丞相诸葛亮便以远见卓识,辅助孤陋之主刘备。刘备凭借诸葛亮的策划,终于完成蜀汉的基业。可惜刘备驾鹤西归后,诸葛亮也背负起了匡扶大汉的重任。为了完成先主刘备夺回中原的心愿,诸葛亮发起了北伐中原的战役。

北伐军的主帅自然非诸葛亮莫属。但谁能成为北伐军中的第一大将,却成为诸葛亮头疼的难题。蜀汉开国之初,便有一员猛将韩玄,在韩玄帐下为将的,便是后来降于蜀汉的魏延。这位魏延生性多疑,骨子里带着一股反骨。早年他便弃韩玄而从刘备,权术的气息自此已在他身上无法掩饰。

诸葛亮这个明察秋毫的谋士,自然也看出魏延的反复无常。他再三劝谏刘备,此人骨子里带反骨,难以驾驭。然刘备此时迫于用人之需,还是重用了魏延,任他镇守蜀汉要地汉中。

魏延得了重任,心中自然暗喜,却也深知诸葛亮不喜自己,心中对丞相更是怀恨在心。他明白,自己想在蜀汉站稳脚跟,必须先解决眼前的诸葛亮这个障碍。

此时的魏延还无实力与之抗衡,只能忍气吞声,扮演一个忠心的武将。他明白,只要诸葛亮在,自己谋逆的想法就难以实行。所以他开始暗中结交手下,培养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他时刻盯着诸葛亮的一举一动,像猎人追逐猎物一般,等待诸葛亮露出破绽。

夷陵浩劫,武乱蜀汉

公元228年,蜀汉以孟达为大都督,姜维为副手,发动夷陵之战,希望一举击败魏国。这场战役可谓延续了数年之久,蜀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魏将曹真狡猾用计,击溃了蜀军。姜维只能残部而返。

这场失败直接导致蜀汉国力元气大伤。许多重要将领如马谡、张郃等都在此役中阵亡。蜀汉军力空虚,再无余力发动大规模攻势。诸葛亮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

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魏延看到了向诸葛亮发难的大好良机。他假意向诸葛亮献策,主动请缨出任北伐大都督。

诸葛亮自然也明白魏延的图谋,但此时已经无法考虑那么多了。蜀汉军力空虚,魏延又是当世罕有的猛将,若不重用,只怕北伐无人可领。思来想去,诸葛亮还是给了魏延北伐大都督的位置。

然而重用魏延,也注定了诸葛亮与他势不两立。魏延手握重兵,心中也明白诸葛亮的防备与猜忌。他开始结交北伐军中的心腹,暗中打探军情。只要诸葛亮有了破绽,他随时准备发难,夺取蜀汉军权。

此时的北伐军中,也出现了姜维这个新星。姜维年轻时隶属于魏国,后投奔蜀汉。他能力出众,很快得到诸葛亮的信任,成为心腹助手。魏延自然也看这个新人不顺眼,但也只能忍气吞声。

病魔缠身,诸葛郎再起

北伐的道路并不像想象中的顺利。魏军屡次用计骚扰,诸葛亮只能带病挺立,亲自操办军务。久而久之,他已是病入膏肓。

229年冬,蜀军在祁山驻扎。诸葛亮突然病情恶化,他自知命不久矣,北伐大业恐怕难以完成。心中绝望之时,他突然想起可以祈求上天,通过法术延续性命。

此时军中有姜维随侍左右。诸葛亮便委托姜维,以七七四十九人,点燃四十九盏长明灯,祈求上天保佑。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便可延寿。

姜维得到命令后,立即安排人手,保证祈福过程的顺利进行。前六日,一切顺利。然而第七日,魏延突然闯入大帐,声称有军情需要禀报。他大摇大摆地径直走到主灯跟前,结果一阵风吹灭了主灯。

姜维看出魏延的企图,当即大怒,欲斩了这个罪魁祸首。谁知诸葛亮已经认命,他叹道:“命到此终,不可强求。”

魏延此举早在姜维的意料之中。他早知魏延怀着野心,一定会在诸葛亮最虚弱的时候下手。当那风吹灭主灯的一刻,姜维只恨自己无力回天。他心中千头万绪,对魏延恨之入骨,又对诸葛亮恋恋不舍。眼看着师父就这样病逝,姜维心如刀割。

星落五丈原,魂归故乡

主灯被魏延所破坏,诸葛亮明白一切已然无力回天。次日清晨,他便召集文武百官,吩咐后事。最终,他在五丈原驾鹤西去。姜维等人送葬在溪山,以示哀悼。诸葛亮的骨灰融入大地,而他的遗志将由姜维等人继承。

诸葛亮虽然已经料想到魏延的野心,但还是对他宽容以待,给了他一个悔改自新的机会。然而魏延还是选择在诸葛亮生命垂危之时下手,可见其心术之毒。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心腹,也明白魏延的图谋,但因缺乏实力,也只能无奈以对。他深刻体会到,想要匡扶大汉,自己还需多加修炼,才能有与魏延抗衡的本事。他无限憾恨自己的无能,导致无法阻止这场悲剧,誓要继承遗志,复仇雪恨。

诸葛亮虽然没能完成北伐心愿,但他一生忠心报国,足以留芳百世。而魏延暗箭伤人的行径,也注定他将鲜被后人钦佩。历史的波澜壮阔,令后人回味,也让人不禁感叹,得意时不要骄傲,失意时不要灰心,人生的路途,还长还远。

结语:

诸葛亮之死,一直是三国历史中的一个疑点。看似命运弄人,其实暗潮汹涌。姜维和魏延都在其中扮演了角色。历史的真相需要历史爱好者细细探讨,我们需要保持谦卑谨慎的态度,才能更接近真理。望君能善解人意,略见大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魏国   蜀汉   祁山   都督   心腹   丞相   心知肚明   军中   心中   自然   历史   姜维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