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三位大将军,不要再被电视剧给忽悠了

前言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每当国家民族处在危难之时,总会涌现出一批热血沸腾,为天下苍生挺身而出的豪杰。他们勇往直前的气概,无私奉献的精神,常常深深地激励着后人前行的脚步。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人们也喜闻乐见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你知道吗,历史上那些家喻户晓的“大英雄”,有一部分其实是虚构的,真实的他们要么平凡很多,要么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历史虚像,看看曾经被传颂千古的三大“虚拟英雄”吧。

一、杨宗保:明代文人想象中的“少年英雄”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少年英雄”杨宗保。在明朝小说《杨家将》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典型的“少年英雄”形象:生来聪慧,又勤于习武,长大后一表人才、气宇轩昂。为人热血沸腾,从小跟随父亲出征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尤为感人的是,他与穆桂英相爱,然而一生最终以英年早逝结束。这样一个鲜明个性、传奇经历的人物,读者们都为他的英勇悲惨命运折服。但是,你知道吗,这个家喻户晓的杨宗保,在历史上其实根本不存在!

杨宗保这个人物,只是明代作家根据史实改编、润色而成的。他可能参考了两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一是北宋名将杨业的曾孙女杨令公,擅长骑射,颇有将门女子的风范;二是杨家诸将中最出名的杨文广,才华过人,深得宋太宗赏识。明人将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融合昇华,加上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英俊多姿、威武无匹”的杨宗保这一虚拟人物。他成为人们心目中完美英雄的样板和典型。

其实,杨宗保这样一个虚拟的少年英雄人物,其背后体现的是明代文人对于英雄主义精神的崇尚和向往。杨宗保集少年英雄的特征于一身,不仅充满传奇色彩,而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成为明人心目中一个可供想象、崇敬和传颂的英雄典型。或许正因为他是一个虚拟的象征性人物,杨宗保才能承载起那么多人对于英雄主义的无限想象,成为一个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精神符号。

在明代的特定历史语境下,杨宗保这样一个虚构的少年英雄,其实寄托着明人的多重意义:一方面,他体现了明人通过想象来弥补现实中的英雄缺失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他也激励着人们不畏艰难,以英雄主义精神为国效力的热情。可以说,杨宗保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产物,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情感和理想,髓化成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即使他不存在历史中,但他已经超越了一个虚构的个体,成为一整个时代文化精神的。这也许正是杨宗保能够深入人心,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

二、罗成:隋唐民间传说中描绘的少年英雄

第二位要说的“银枪小将”罗成,也是一个明代虚构的人物。在《隋唐演义》中,他被描绘为一个出身名门望族,擅长使用银枪,相貌俊美,性格热血的十四岁少年英雄。故事中他与好兄弟秦琼形影不离,两人互相切磋武艺,一时间无人能敌。然而好景不长,二十岁那年,罗成被奸人所害,英年早逝。这样一个传奇经历的少年英雄,读者们无不为他的命运惋惜。但这一切都只是虚构的故事。

罗成的原型,是隋唐时期真实的武将罗士信。罗士信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猛将,曾率军立下赫赫战功。明人根据他的事迹和传说,塑造出一个更加出众、更具戏剧冲突的人物形象,使原本的人物故事更富戏剧性。罗成这个少年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但真正的罗士信要平凡的多。

那么,为何明人要虚拟出这样一个比历史原型更加传奇与激昂的罗成形象呢?其实这体现了明代民间对英雄主义的向往。在明代这个封建礼法森严的社会,民间传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管道。通过虚构一个兼具英俊外表与过人本领的少年英雄,人们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苦难,实现一种心理上的升华和抒发。

此外,热血沸腾、武艺超群的罗成,也成为许多明代男子心目中的一个英雄化身。他具有许多明代男性读者向往的品质:骁勇善战、义薄云天、与挚友情深意重。透过对罗成的崇拜,这些读者实际上是在投射他们内心的理想人格。罗成的悲剧命运更凸显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正义的向往。所以,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罗成已经成为许多明人内心中一个真实的精神寄托。他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对抗逆境,不断自我完善。

三、薛丁山:将真实武将昇华为传奇少年英雄

最后一个,是白马将军薛丁山。在《薛丁山征西传》中,薛丁山被描写成一个英明神武的少年大将。他继承父亲薛仁贵的衣钵,为救被困父亲,智勇双全地率军征西,大败敌军。父子二人一南一北,互相呼应,最终击溃强敌,得胜还朝。这样智勇双全的少年英雄形象,为读者所钦佩。但是薛丁山作为一个单独的人物,在历史上同样不存在。

薛丁山的原型是薛仁贵之子薛讷。薛讷确实继承父亲衣钵,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将。但他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以少年之姿独当一面,而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逐步在军中晋升。可见,真实的薛讷要平实得多,没有那么多传奇色彩。后人根据他和父亲的事迹,塑造出一个更富戏剧性的少年英雄人物。

那么,为何要将一个真实的武将变成虚拟的少年英雄呢?这其中反映的也许是人们对英雄主义的一种心理归属。历史上的英雄无疑崇高而伟大,但总归距离普通人太远。而一个少年英雄,不仅拥有传奇色彩,也更能拉近读者与英雄之间的距离感。人们会更容易对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英雄产生认同感。

少年英雄的形象暗合了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在体弱多难的现实中,人们渴望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寄托。于是历史上的武将被虚拟为少年英雄的形象,以满足人们的这种英雄崇拜需求。薛丁山作为一个少年就展现非凡才干、成就功业的形象,更能带给人们一种被英雄主义精神感染、从而激发内潜力量的正能量。可以说,这种历史虚拟建构了一座心灵的丰碑,供人们寄托对英雄崇拜之情。

结语

杨宗保、罗成、薛丁山这三位大英雄,都是在历史基础上经过文人创作、想象、润色而产生的虚构人物。他们集英雄形象的典型特徵于一身,故事富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深受读者喜爱。这些虚构的英雄形象,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想象和崇敬之情,也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象征。,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历史,并从真实的历史人物中汲取智慧。正如杨慎所言,英雄难逃时间的蹉跎,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绵延。让我们敬畏历史,感恩先哲,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大将军   明代   形象   读者   电视剧   少年   真实   精神   英雄   人物   传奇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