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之死

1821年5月5日下午4时45分,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之一、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度过了6年的流放生活后,停止了呼吸。当时的新闻界对拿破仑之死并未花费笔墨。尽管遵照死者的遗嘱对尸体进行了解剖,但当时在场的几名英国军医和拿破仑的私人医生都清楚地意识到,任何新的发现都会掀起难以预料的政治风波。解剖的过程和结果究竟怎么样,外界谁都不知道。

在拿破仑去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对于他的死众说纷纭。史学界和医学界的一些人士不惜代价,对拿破仑的死进行了多方的研究,但结果也各有各的说法。

最初,人们普遍认为,拿破仑死于胃癌,因为癌是他们家族的遗传症,他的父亲夏尔·波拿巴就是在40岁时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的。另外,拿破仑本人一开始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患了癌症。在去世前不久,他感到“癌症缠身”,取笑说:“癌是内部出现的滑铁卢”。据传,在解剖拿破仑的尸体时,几名英国军医和拿破仑的私人医生发现:死者的胃已溃烂,肝脏稍微有些大,其余内脏完整无损,身体异常肥胖。因而,有关医务人员起草的拿破仑死于胃癌的报告被公认了,并成为此后拿破仑死因的最“权成”的结论。

然而,人们对这位历史上显赫人物的死因的研究并未因此而中止。五十年代初期,法国和德国的几家医学杂志多次发表文章否定拿破仑死于胃癌的说法。文章认为,拿破仑得的是一种热带病。当他在进攻埃及和利比亚时就染上了这种疾病,圣赫勒拿岛为热带气候,因而他在流放期间旧病复发。然而,随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生活了6年的蒙托隆将军,在回到欧洲后,否认了这种可能性。他一口咬定拿破仑是死于圣赫勒拿岛上流行的肝病。

在拿破仑死后不久,曾有许多法国人认为拿破仑是被毒死的,也有几本关于拿破仑中毒致死的小册子相继问世。当时,人们认为英国人会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勾当:英国人将拿破仑视为“刽子手”,因此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借拿破仑流放之机把他置于死地。但是,这不过是群众思想感情的一种反映,是人们的想象,并没有充分的证据。

不久前,美国医生罗伯特在经过长期研究之后,力排众议,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位法国皇帝是因为男性激素严重障碍而死。拿破仑在患病后期腺功能损害严重,男性特征逐渐消失,这种疾病的最终结果,就是男性病者女性化。然而,这也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

1982年初,《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一书在法国问世,此书以大量的“史料”、“科学的凭证”,推翻了一个多世纪来的“权威”结论,“证实”了拿破仑是被砒霜毒死的。

圣赫勒纳岛

该书的出版在西方引起了轰动,尤其在历史学家中间和有关科研机构震动更大。以下是关于本书作者和书中所述的大致内容:

本书作者是瑞典医生、毒物学家斯坦·福舒夫伍德。他在书中自述曾翻阅了全部有关拿破仑的回忆录,认真研究了拿破仑病症的记载,发现他在生命垂危之际有慢性砷中毒的各种症状:心悸,身体两侧、双肩和腰部剧痛,肝脏肿大,四肢无力,除头发以外全身的汗毛脱落······为了从科学上找到凭证,福舒夫伍德四处奔波,几经周折终于弄到了几绺拿破仑的头发。

在英国著名的毒物学家米尔顿·施米特的协助下,对这些头发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证明,每克头发含砷10. 38微克,这说明受害者体内的含砷量远远超出正常标准。目前,正常人的头发每克含砷0. 8微克。而在拿破仑时代,环境的污染并不象今天这样严重,因此这个比例至少为当时正常人的13倍。

多次化验的结果都证明:拿破仑是被小剂量砒霜慢慢毒死的。这种慢性中毒引起的复杂病状,使当时的医生无法识别。福舒夫伍德还根据回忆录中的描写,把拿破仑死前一个阶段每天的病情变化绘成一个图表,发现不同阶段的头发中的含砷比例同受害者当时的病情表现完全相符。此外,在去世的前几天,拿破仑也觉察出可能有人对他蓄意谋害,他曾对自己的私人医生说:“我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

我死后,愿你能解剖我的尸体······我还希望你把我的心取出来,放在酒精里,然后带到巴尔马,交给我亲爱的玛丽·路易丝·····我特别要求你认真检查我的胃,写出一份确切、详细的报告,交给我的儿子······我请求你,委托你在这样的检查中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 .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福舒夫伍德得出了拿破仑是被小剂量的砒霜毒死的结论,而且还对在圣赫勒拿岛上生活在拿破仑身边的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断定杀害拿破仑的凶手就是蒙托隆。

蒙托隆是拿破仑手下一名将军,但在战场上毫无建树。拿破仑对他流露出一种蔑视的态度。拿破仑曾拒绝提拔蒙托隆,也不同意他同阿勒比结婚。蒙托隆对此不予理睬,所以拿破仑撤了他的职。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放逐到厄尔巴岛。此后,蒙托隆凭借自己同保王党人的牢固友谊以及他父亲塞蒙维尔伯爵同阿图瓦家族的密切关系,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不久被擢升为将军。后来,他由于挪用6千法郎的军饷而受到控告。

蒙托隆

这一指控足可使蒙托隆长期坐班房,但他却从未出庭受审。滑铁卢战役之后,他再次来到拿破仑身边。更令人费解的是,拿破仑的统治崩溃后,蒙托隆本来可以再次升官发财,但为什么这个享乐至上的纨袴子弟竟突然钻到拿破仑身边,自愿放弃舒适的生活,随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呢?当时,蒙托隆只有32岁,比拿破仑小12岁,流放完全可能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真的肯牺牲自己的韶光去为自己所憎恨的人服务吗?还有,在圣赫勒拿岛上,蒙托隆竟坦然地忍受他妻子阿勒比同拿破仑的暧昧关系。

后来,阿勒比回国了,拿破仑曾劝蒙托隆同妻子同行,但蒙托隆却婉言谢绝了。这种种究竟为什么?蒙托隆的动机终于大白。原来,他受阿图瓦伯爵之命,追随拿破仑,任务是用砒霜慢慢毒死这个危险人物。因为,拿破仑对波旁家族一直是最大的威胁,即使他已经逊位,但波旁家族仍感到只要拿破仑还在人世,他们的宝座就不会稳固,因而多次伺机谋杀拿破仑。

蒙托隆无法拒绝这一不光彩的使命,他吞占军饷一事已使他身不由己了。蒙托隆是怎样毒死拿破仑的呢?在圣赫勒拿岛上,蒙托隆被委派负责后勤工作,特别是由他掌管食品贮藏室的钥匙,这就为他作案提供了方便之机。蒙托隆知道拿破仑只喝一种淡葡萄酒,并且从不同别人分享,运到岛上的酒都是桶装的,上岛后才分类装瓶。在装瓶前把砒霜放到酒里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拿破仑加冕

这样,只要喝酒时下一次手,就可使受害者在几个月内连续服毒。更为有利的是,拿破仑每顿饭最多只喝半瓶酒,慢性中毒的反应不易察觉。有两次,拿破仑把自己的酒作为礼品赠与他人,结果受礼者饮酒后,无不病倒,其病状同拿破仑本人一模一样。古尔戈在病愈后坦率地向拿破仑倾诉了他对酒的疑惑,并建议以后大家同饮一种酒,这样更为谨慎保险。拿破仑对此毫无介意,他的固执使他的生命被轻易夺走了。

1821年初,蒙托隆停止在拿破仑的酒中投放砒霜。他让一个医生偷偷地给拿破仑服用了甘汞等药,这类药对正常人无害,但却可使砷中毒的人致命,同时又可消除受害者胃里的中毒痕迹。

诚然,拿破仑的死因在有关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结论仍各有所异。迄今为止,哪一个结论更符合历史事实,还是让有识之士自行鉴别为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拿破仑   砒霜   头发   英国   胃癌   死因   岛上   受害者   结论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