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何愿意“交还”香港?新中国如何一步步让“日不落”低了头


1982年的九月,胜券在握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充满自信地踏进了人民大会堂,似乎要借中国与西方的友好时机,再次强调英国对香港与九龙的“主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天后,撒切尔夫人却神情黯然地走出了谈判场所,还在门口的台阶上摔了一个重重的跤。这背后是英国这一次撞到铁板上,迎来了彻底的转折。

铁娘子撒切尔,意气风发地进入人民大会堂前,不料却在谈判桌上遭遇中国方面的坚定态度。回望历史,英国曾以三个不平等条约窃取香港,其中包括《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和九龙。然而,共产党执政后,中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强硬立场。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英国舰船妨碍中国军队渡江,却被果断的解放军炮兵赶走,这次事件被称为“紫石英号事件”。这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英国曾自以为是的霸道在中国,从未想过会被中国军队反击。然而解放军的强大实力让英国知难而退,英国陆军在二战后已不愿意在万里之外打无前途之战。这一事件意味着英国的“炮舰外交”政策彻底终结,但英国人仍抱有幻想。


1982年9月,撒切尔带领英国代表团来到北京,展开香港问题的谈判。然而,她很快明白中国的决心,对于她而言,没有军队支持的谈判注定失败。中国早在半年前就明确表示,与香港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已作废,她们不需要谈判,只是将这一决定通知英国。中国的强硬态度,是基于中国人民愿意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奋斗的决心。撒切尔的威胁未能动摇中国的决心,谈判僵局。英国曾在马岛战争中胜利,但对中国这场战争并不抱太大希望。在两天的谈判后,中国方面的坚定态度让撒切尔无法动摇,特别是她提出威胁时,中国的回应明确表示对中国的决心。这使撒切尔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实力与决心,她带着颓废的神情离开,摔了一跤,英国的高傲头颅低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英国   撒切尔   香港   人民大会堂   不平等条约   条约   新中国   中国   决心   态度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