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75岁,为何还对两位男子恩宠有加?8年后才发现她真高明

前言

在历史上,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治国才能和政绩确实令人称道。她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倡文化教育,以及改善官员选拔制度等,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也正是因为她是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治国之道和统治手段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和争议。在她晚年,她对两位男子恩宠,引起了很多争议和传言。

但根据武则天在位期间的表现来看,她可并不是一位昏庸的皇帝啊,她的武周之治,那可是被人们称为“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这怎么就会在自己晚年之时对两位男子恩宠,致使自己晚节不保了呢? 这其中究竟又有什么隐情呢?武则天用意何在呢?

一、宠信俊男 太平献宠开端

690年,在女儿太平公主的支持下,武则天称帝,结束了李唐皇族对帝位近400年的统治,建立起了自己的武周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强势的政治手腕和雄心壮志无需置疑。

然而,当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后,这位已经近75岁的老妇人,似乎也开始放纵起自己的私欲来。696年,她为纪念自己的文治武功,铸造了九鼎。太平公主趁机献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俊美非凡的美男子张昌宗。

张昌宗生得玉树临风,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一头青丝如墨,唇红齿白,清目秀眉,看上去就像画中的美男子一般,充满了书卷气。

他并不仅仅只有一副好皮囊,还很有文化,能吹奏乐器,传说中的音律之神倾国倾城的妙音,都不及他曲折迂回的洞箫声。他还很有文采,能作词填词,用旖旎的文字描绘春情。

武则天一见倾心,立刻就把张昌宗留在了宫中。张昌宗来到宫中后,深受武则天喜爱,不仅给他安排了舒适华丽的住处,还派了最漂亮的宫女侍候他起居。

张昌宗天生丽质,又受宠若惊,姿态万千,宫女们见了个个脸红心跳,羡慕不已。张昌宗也不负众望,很快便得到宠幸,成为娇俏可人的公公。每日伺候武则天梳妆,夜晚侍奉武则天入眠,两人笙簧相对,欢愉异常。

为了讨好武则天,张昌宗还向她推荐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张易之比张昌宗更多才多艺,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还能奏乐、下棋,最让武则天欣赏的是他还懂得炼丹术。

在张易之的丹药助力下,武则天感觉自己老去的容颜有所恢复,心花怒放。她亲昵地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让他们住进华丽的宅邸,封他们为官,赏赐他们金银财宝和锦绣服饰。张氏兄弟一时间成为武则天最宠信的男宠,受到朝野的艳羡。

二、武三思巴结献媚

其实,张氏兄弟之所以能得宠,还要归功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武三思是武则天同母异父的弟弟武崇训的儿子,也是太平公主的堂弟。他一直觊觎皇位,想在武则天死后登基为帝,于是就开始讨好张氏兄弟,希望通过他们为自己说好话。

武三思对张氏兄弟献媚巴结,无所不用其极。有一次,他送上厚礼,表示愿意亲自为张氏兄弟牵马搀凳。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平日里已经受宠若惊,哪里还会自己牵马凳子,这要是让武三思这等王爷给伺候,那真是顶顶大的面子。

张易之便暗暗思忖:“要好好利用这个武三思,将来说不定会派上大用场。”于是他便笑容可掬地说:“三思啊,你我一场,何须如此辛苦,这点小事还是让府里的家丁来侍奉吧。倒是我手头上有几味好药,你拿去修养修养,养足元气,助你长生.”武三思听了大喜,连连致谢。

武三思还甚至在武则天面前称赞张昌宗如同传说中的周灵王太子仙人一般俊美,是仙人的转世。为了配合,张昌宗穿上轻纱羽衣,坐上纸扎的仙鹤,让人在后面推着他走,装出一副仙人飘然而至的模样来。

武则天见此极为高兴,对武三思赞不绝口:“三思啊,你说的不错,这张昌宗确实有些仙家子的风采在,不简单啊不简普通。”武三思乘胜追击,开始向武则天暗示,皇位应该传给同姓的武家人,而不是李唐皇族。他认为这才符合祖制,自己作为武则天的侄子,最有资格继承大统。

但是,武则天到底还是个老狐狸。她并不会轻易把大权交给侄子,于是就抛出一个问题,请著名宰相狄仁杰做判断:究竟母子亲,还是姑侄亲?

三、张氏兄弟嚣张跋扈

本以为能依靠张氏兄弟争宠位的武三思,一计不成只能黯然离开。而张氏兄弟则因为站在武则天这一边,得到了更多恩宠。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氏兄弟渐渐飞扬跋扈起来,不仅横行宫禁,还开始迫害李唐皇族。

其实张氏兄弟也十分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他们收买人手,探听太子李显那边的动向。果然探听到,李显的儿女都在密谋,想除掉他们母子这对碍眼的小白脸。

张易之得知这个消息后,沉吟许久。他明白,李显一家人决心除掉自己兄弟,如果不采取行动,他们早晚会被灭口灭家。想到这里,张易之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为了自保,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李显动手之前,先向武则天告发李显一家谋反的虚假消息。

第二日清晨,张易之来到武则天的寝宫请安。武则天正坐在前梳妆打扮,看到张易之来访,欣喜地说:“哎呀,五郎跑这么早做甚?有什么要紧的事儿么?”

张易之稍作假意踌躇后开口道:“回圣上,臣昨夜突然得了一个梦兆,梦见太子与重仁公主勾结,密谋不轨,恐怕要残害圣上您,然后夺取皇位。臣梦醒后不敢耽搁,只求尽快禀报圣上。”

武则天听后大惊,连忙追问细节。张易之便编造出李显父子密谋的假情报,娓娓道来。武则天听后,沉吟片刻,终是选择相信了张易之。

于是,张氏兄弟便编造出李显家族谋反的罪名,向武则天告发。武则天不知怎地竟然听信了,置儿子于死地,逼得李显的儿女只能自杀。

有一次,名臣狄仁杰去觐见武则天,却发现武则天正在与张昌宗下棋。按规矩,张昌宗应该告退,但武则天显然已经不避嫌了。狄仁杰通过下棋之机,让张昌宗脱去华贵衣裘,暗示他不该僭越君臣等级。

张氏兄弟对此愤愤不平,回宫后就大肆搜刮财富,购置奢华衣物以彰显自身地位。他们学着古代暴君滥用珍稀食材,活活烹饪鹅鸭,残忍无道,引起民间不满。百姓们纷纷谴责张氏兄弟不知廉耻,欺君卖友,残害生灵。

四、神龙政变酿李武大乱

705年,武则天生病在身,为防备武三思谋权,将政事托付给宰相张柬之。张柬之趁机发动政变,杀死张氏兄弟,迎立李显为帝。一时间,朝局大乱,李武两家如履薄冰。

新登基的李显本该誓师报仇,将武氏一族诛杀殆尽。因为,正是武三思先前拉拢张氏兄弟,导致自己的儿女被逼自杀。他一想到自己的骨肉被无辜牺牲,心中便燃起熊熊复仇之火。

然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李显竟然没有加害武三思全家,反而与他维持友好关系,一同商议对策。这让朝野中人百思不得其解。李显为何放过仇人?难道他忘记了自己孩子的冤魂不散?

李显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当日儿女自刎,皆因张氏兄弟谗言,我亦不忍加害武氏。武三思非恶人,他我一场,何苦再生事端?朕今登基,正应抚民休兵,兄弟修好,共创太平。”

原来,这一切都是出自武则天的深谋远虑。她让张氏兄弟成为了李武双方的共同仇敌,将他们的怨气引到这对替死鬼身上。李显的儿女被逼死,武三思的政治图谋落空,张氏兄弟成了他们共同痛恨的对象。

等这对男宠被诛杀后,李显和武三思都泄愤了,互相之间反而没有了太大野心。李显也就没有必要再铲除武氏势力,一个可能爆发的“李武之乱”就这样被消弭于无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恩宠   太平   圣上   皇位   皇族   侄子   儿女   皇帝   年后   公主   男子   兄弟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