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卫是多大的官,为啥李元芳总是炫耀,相当于如今什么位职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吕帆

编辑|t


引言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四部曲中,李元芳作为男二号,官职自从跟了“狄阁老”之后,可谓步步高升。从原来的“游击将军”,一路高升到“检校千牛卫中郎将”,再到“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刚出场还是“游击将军”时戴罪立功的李元芳)

而在剧中,也说明了李元芳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作为狄仁杰的“护卫”。当然,电视剧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不然狄仁杰一个三省大佬,只负责跑腿办案,也不太可能。

那么,在历史上,唐代(武周)时期,“千牛卫”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主要架构又是什么样的?千牛卫的主要职责又是什么?

(出身千牛卫的“八大军头”之四)

一、千牛卫的由来

“千牛卫”原本是唐代府兵制下的“十六卫”之一。但是,“千牛卫”的缘起可远远比唐代“十六卫”的历史时间要长。

“千牛卫”的前身是“千牛备身”,最早起源于北魏,在北齐时代最终形成制度。此时还不称“千牛卫”,而称“千牛备身”,隶属于“左右领军府”。但是,千牛备身甫一出场,就有这“出入禁中”的职权。

这也代表着“千牛备身”与一般的军府不同。“千牛备身”属于宫廷宿卫,配制式千牛刀,更像皇家宫廷御刀仪仗队。

(北魏时期的明光铠武士)

在北魏到隋唐时期,“千牛备身”逐渐从皇家宫廷宿卫武官,转型为仪仗队和达官子弟恩荫的“镀金场”。

在唐代确立了“南衙十六卫”府军的制度之后,正式确立了“千牛卫”这一名称。隋朝时一度改称为“左右骁卫”,以及“备身府”。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剧中的千牛卫)

所以,“千牛卫”实际上有两支——“左千牛卫”和“右千牛卫”。“左右千牛卫”由左(右)千牛卫大将军总揽军务,每支“千牛卫”配备两名中郎将,组成基本管理单位。

每支“千牛卫”下辖千牛备身十二人,备身一百名,再加上一百五十名执杖共同组成了“左右千牛卫”的基本编员。

此外,“左右千牛卫”还与其余府卫军相同,设有长史、兵曹、录事参军和胄曹等基本文职人员,处理日常公文事务,比如:考勤、甲胄器械管理以及绩效等等

(狄仁杰和李元芳)

在唐代,由于“千牛卫”的职能逐渐向“仪仗队”和“警卫团”的方向靠拢。因此,“千牛卫”的人员录取相当看重仪表和出身。所以“千牛卫”的兵源并不是各地的折冲府,而是包括:亲府、勋府和翊府在内的“五府”子弟。这些子弟家中的官爵最低从正五品起步。

比如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恩荫起步就是“太子千牛”。而李林甫其实是李唐皇室的偏房旁支。

“千牛卫”的制式甲胄和袍领十分华美,对人员的身高、面貌、出身等等要求极高。“千牛卫”的主要职责除了在宫殿宿卫之外,还有值守通传之责。然而,到了五代之后,“千牛卫”逐渐成了虚职。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剧中担任钦差卫队的千牛卫)

因为,“牙兵”的崛起,使得五代的“军头”们更喜欢用亲随牙兵来宿卫宫殿的安全。加之在初唐时期的诸多“唐廷宫变”,“千牛卫”更像成了一支“仪仗队”。

二、“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那么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当中,作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的李元芳为何不在宫中当值,而是“奉旨”在狄仁杰的身边呢?

(已经升任“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的李元芳)

其实,在电视剧中导演和编剧钱雁秋老师的细节做得很足。李元芳的升职路线,基本上大致符合各个职位的“历史特征”。

(身穿千牛卫大将军常服的李元芳与银青袍的狄仁杰 剧照)

从“游击将军”到“检校鹰扬卫中郎将”,再到“检校千牛卫中郎将”,再升到“检校千牛卫大将军”。鹰扬卫作为十六卫之一,中郎将品秩为四品,刚好达到进入千牛卫的标准。

而且,如果李元芳的官职没有“检校”二字,那么李元芳就不再是皇帝“诏受”官员,而是三省合议之后由吏部会同兵部勘核之后予以任命。

那么李元芳不但无法陪着“狄大人”四处走,还得天天去军府“打卡上班”。上司也就不再是狄仁杰,而是“鹰扬卫”“千牛卫”的统领。

但是,有了“检校”即表示的是李元芳的待遇。李元芳的虽然作为“国佬”狄仁杰的护卫长,但是可以享受“四品中郎将”或者“大将军”的待遇,而不必实际执掌任事。

(狄如燕和四品中郎将时期的李元芳)

不过,这种“检校”待遇是在中唐以后才流行起来的,初唐(武周)时期的“检校”通常还带有一定的监督性质。

以李元芳的年纪和资历,无论如何也无法“检校”成一位正三品的“十六卫大将军”所以编剧让李元芳获得这个官职,更多地是通过级别来凸显李元芳,在狄仁杰“办案小组”中的特殊地位。

(电视剧中狄仁杰“专案组”的基本成员)

比如在狄仁杰的“办案小组”里,除了一个实权威卫将军王孝杰,其他诸如曾泰等人的级别品秩都不如李元芳的高。

三、相当于现今什么官职?

其实,“千牛卫”更像现代的“仪仗队+安保人员”混合的一个综合体。在唐朝,实际上的皇城大内警卫是天子直属军队,号称“北衙禁军”,而“千牛卫”主要负责朝廷办公场所——“南衙”的安保任务。

(初唐时期禁军主要屯驻范围)

但是,由于府军的“上番”制度,使得“千牛卫”的安保职能进一步被分给轮番入京的“十六卫”人员。

而“千牛卫”又经常成为达官勋爵子弟的“镀金”场所,因而“千牛卫”的仪仗队职责更被朝臣们看重,毕竟“千牛卫”经常在朝臣大佬和皇帝面前露脸。

(“千牛卫”隶属南衙但是并不统领折冲府的兵丁)

所以,李元芳所担任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在品级上,可以享受“将”级以上的待遇。因为“千牛卫大将军”为十六名正三品卫军大将军之一,品级上属于顶级将领。

但是如果从职能上来看,李元芳的职责类似于现代“仪仗队”的队长,以及负责特勤工作的队长,可以享受“大校”级别的待遇。

参考资料

邓沛.释"千牛"[J].语文知识, 199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中郎将   初唐   仪仗队   大将军   官职   唐代   子弟   剧中   待遇   时期   职位   李元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