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虚构出的中国人,却被外国人怕了百年,如今还相信他真存在

傅满洲,这个典型的贬低中国形象的角色,在西方语境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诞生于上世纪,成为西方对华负面预设的一个具象化的表现,其深远影响仍然在今日可见。然而,这个形象并非西方人的脑海中的恶梦,其存在和演变反映了西方对华态度的变化过程。

古代社会,西方对华有一种既敬又畏的复杂心态。敬意来自中国古代的强大,无论是历史上的唐朝盛世,还是蒙古人一度的辉煌。畏意则源于对蒙古军队的恐惧,蒙古人被誉为"上帝之鞭",他们的强大给西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时期,西方对东方的好奇和热情达到了顶峰,马可·波罗的游记在西方大火。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对中国有深入的了解和热爱,他们对东方的理解仍停留在神秘的刻板印象上。

然而,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光辉日渐黯淡,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的门户洞开。在中国商贸口岸的欧洲商人,看到了清朝的落寞和贫瘠,他们心中对东方的憧憬瞬间破灭。

同时,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的淘金热潮吸引了大批的华人,在工作和生活的竞争中,华人和当地人的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了排华情绪的加剧。

这样的排华情绪并不仅仅存在于社会民众中,政府的态度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诸如"黄祸论"等言论开始充斥在西方社会。傅满洲的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流传下来的。

"黄祸论",这个带有强烈偏见和恐惧色彩的词汇,描绘了西方对东亚人种的深深忧虑,背后反映的是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

此类理论的荒谬程度之深令人难以置信。这些观点将黄种人视为潜在的危险,呼吁白人群体团结对抗,更甚至有观点提出,东亚和非洲人的脑容量比欧美人低,因此应受到欧美人的统治。这种明显的种族歧视言论,与纳粹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了帝国主义利用舆论进行蛊惑,制造社会焦虑和畏惧的手段。

黄祸论在西方的传播无所不在,从漫画到游记,从插图到小说,中国人被赋予了一系列负面形象,如虚伪、残暴、阴险、狡诈等等。1913年,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在其小说《傅满洲博士之迷》中,创造出了傅满洲这一形象,迎合了西方人对黄种人的恐惧。

罗默将傅满洲描述成一个激动夸张的性格,他的目标是将白人赶下政治舞台,让黄种人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他身穿清朝官服,给人的第一印象仿佛是僵尸片中的僵尸。

傅满洲的设定仿佛是一名具有高智商的邪恶角色,他的性格设定颇有些莫里亚蒂教授的影子。他一生都在策划各种邪恶的计划,手段高超而狡诈,然而每次总会被代表正义的白人侦探所打败。

小说的商业成功使得罗默受到鼓舞,他以极高的热情创作出了十三部长篇、三部中篇以及一部短篇,将傅满洲的世界不断扩大,铸造了一个充满了奇妙冒险和神秘阴谋的宇宙。凭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影视工业的领军者们立即看到了傅满洲这个形象的影视化潜力。

1923年,英国的一家电影公司率先出品了以傅满洲为主题的默片,凭借原著的广大读者基础,电影取得了可观的票房。

事实证明,影视化的尝试非常成功,这极大地挖掘了傅满洲这个IP的价值。从1929年起,派拉蒙公司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分别推出了三部傅满洲主题的电影,这些电影的票房也都十分亮眼。

电影不仅将小说的设定保留下来,还为傅满洲增加了全家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遇难的背景,以及标志性的八字胡。

看到影视化的利益,米高梅公司于1932年也加入到了傅满洲IP的影视化浪潮中,制作了《傅满洲的面具》。从这部电影开始,傅满洲的影视形象变得更加稳定,独特的八字胡和夸张的小眼睛成为了他的标志。

然而,在30年代的种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这部电影中充满了对中国人的贬低和侮辱。电影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米高梅公司乘胜疾驰,又连续拍摄了两部相似的电影。然而,西方对于中国的妖魔化描述过于过分,1942年在中国国民政府的坚决反对下,米高梅公司被迫停止了制作,这使得傅满洲的形象在接下来的近20年里销声匿迹。

直到60年代,冷战进入高潮,中西对立激化,

傅满洲的形象被设计成一个无孔不入的恶棍,疯狂研究阴谋诡计,却每次总会被象征正义的白人英雄打败,无论是被判终身监禁,还是遭遇死亡,他总是会在下一部电影中像凤凰一样重生,继续扮演他的反派角色。

这些剧情无非就是死板的重复,走马灯一般的情节往复,充满了深深的恶意和刻板印象。

然而,到了70年代,随着中国功夫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民权运动的广泛开展,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开始有所改善。

华人开始对傅满洲的形象表示强烈的反感,他们认为这是对东方文化的无理轻蔑和羞辱。同时,冷战的紧张局势开始缓和,观众对于东方反派的狂热情绪也迅速冷却下来,从此傅满洲系列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空白期。

直到1980年,傅满洲系列已经失去了市场,种族歧视的偏见如此之明显,以至于当时的西方观众都开始感到不妥。他们索性拍摄了一部颠覆性的傅满洲喜剧,作为该系列的收官之作。

虽然电影不再拍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傅满洲已经成为了污名化中国的一种符号,像恶梦一样始终困扰着西方人的心灵。如今,虽然傅满洲的形象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仍然有一些带有恶意的衍生产品,还在打着傅满洲的名号。

然后,时代变了,漫威意识到傅满洲这个角色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中国的盈利,于是尝试着洗去漫画中的傅满洲影子。他们的做法直接粗暴,将漫画中的傅满洲名字改为了郑祖,电影中的满大人改为了文武。至于这种改变是否会被中国观众接受,漫威显然并不关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米高梅   满洲   黄祸   排华   白人   中国   外国人   中国人   形象   社会   影视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