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土木堡损失掉了京军主力,中央还没有对地方失去控制?


唐朝安史之乱,二十万唐军精锐在灵宝被叛军全歼。

皇帝不敢应战,丢下文武大臣不管,连夜带着老婆、太子跑路。

事后,群臣愤慨,皇帝人心尽失,被迫靠勒死老婆而转移矛盾。

太子也趁机与其分道扬镳,自立为帝。

一时之间,唐廷乱到了极点。


灵武一个皇帝,成都一个皇帝,大家都不知道该向谁效忠了。

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吗?

并没有。

河北义军在与中央失去联络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与叛军作战。直至平定叛乱。

睢阳守将张巡在中央失去联络,且被叛军团团包围情况下,仍然坚持与叛军作战。不管叛军如何劝说,言明京城已沦陷,皇帝已逃跑,他都拒不投降。直至最后弹尽粮绝,英勇就义。

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将领,并没有因为老皇帝人心尽失,新皇帝羽翼未满,就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他们仍效忠于大唐王朝,最后助皇帝剿灭叛军。


宋朝靖康之变,河北、河东尽丧。京城禁军被金军重创。皇帝,太上皇,以及三千多王公大臣,被金军打包带走。

一时之间,宋室近支皇族几乎被团灭,仅九皇子赵构一人逃脱。

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吗?

并没有。

赵构于商丘登基后,很快又组织起朝廷,与金廷分庭抗礼。

地方官员和将领,其实分得清是非,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向哪个朝廷效忠。

反倒是在中央扈卫赵构的苗傅、刘正彦等将领搞出了兵变事件,要逼赵构下台。

最后,还是各地将领纷纷表示了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赵构才保住皇位。


第二次鸦片战争,江南有太平天国,河南有捻军起义。天津被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受到军事威胁。

这时候,最忠于皇帝的八旗军不能打。科尔沁蒙古骑兵能打,但打不过英法联军。南方的团练武装也能打,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手上无兵可用。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带着老婆儿子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个炮灰与英法联军谈判。

当然,皇帝逃跑,能叫逃跑吗。那叫“北狩”。

但逃跑就是逃跑,再华丽的词藻,也掩盖不了逃跑的本质。所以事后,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帝在卖国条约上签字后。皇室的威严降至了谷底。

也正是因此,皇帝一命呜呼。只留下了一个六岁大的儿子和两个寡妇苦苦支撑。

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吗?

并没有。

清政府不仅没有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在其后又延续了50年国祚。


单看土木堡之变,确实很惨。

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战死,二十万京军,伤亡过半,阵亡三分之一,余者溃散。就连皇帝也被俘虏。

怎一个惨字了得。

但从历史纵向上来看,也就是把土木堡之变与唐朝、宋朝、清朝遭受的外来打击,进行对比来看。

可以发现,土木堡之变,其实不算什么。

皇帝虽然被俘了,可太后、太子还在。只要明廷愿意,随时都能另立新君。


而看看北宋,那才叫惨呢。

皇帝被俘了,太后和太子也都被俘了。大家想立新君都不可能。因为朝廷也没了。朝廷和文武大臣也被一网打尽了。

赵构在商丘继位时,实际是没有法统的。他甚至就连国玺都没有。

后来是金人扶持的傀儡皇帝张邦昌主动把大宋国玺献给赵构,又把宋哲宗的老婆,也就是元祐皇后孟氏请出来垂帘听政,给赵构撑腰。赵构才树起了自己的执政法统。

土木堡之变,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和大量京军战死,确实很惨。但明朝九边军镇体系都还完好,京军也并没有全军覆没,朝内也还有于谦等能撑得住场子的帅才。

事后,京城也仍然能凑出十万兵。

这是什么?这就是镇场子的资本!

地方敢不听招呼?找死。


而看看唐朝和清朝,那才叫惨呢。

唐玄宗和咸丰帝,都是光杆司令。

助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平叛的,都是唐朝地方军队。也就是藩镇军队。

所谓平定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藩镇打藩镇。

整个过程压根就没唐朝中央军什么事。

助同治、两宫太后稳定政权的,也都是清朝地方武装。

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过程中,也压根没有清朝正规武装什么事。

但唐朝也好,清朝也罢,中央都没有失去对地方的掌控。

所以说,土木堡之变,惨归惨,但没有惨到朝廷要玩完的地步。

不至于说皇帝被俘虏,京军损失惨重,朝廷就对地方失去掌控。

明军后来能打赢京师保卫战,其实就已经证明了,明朝的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只要朝廷本身不滑坡,老实人总比滑头多。

只要朝廷摆明了态度,还有主心骨,地方上没人敢乱动。

总的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只要江山是凭本事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政权结构都比较稳固。

唐宋清是如此,明朝也是如此。

明朝开国皇帝从乞丐至天子,这就注定了明朝皇帝具有超强的合法性。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那一步,天下永远有忠臣义士愿意为皇帝和朝廷续命。

土木堡之变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还是因为明英宗御驾亲征反被敌俘,毕竟这样窝囊的事,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也没几件了。不过,对比北宋时的"靖康之难",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却与之大不一样。同是皇帝被掳走,北宋直接亡国,之后虽有南宋立国,但也是偏安江南,苟存半壁江山而已。而明朝,面对御驾亲征失利,皇帝被虏,北京被围的"绝境",不仅守住了都城,还守住了江山,国家也没有因此分崩离析,实在是令人惊奇。


确实,单从基本保存住了完整国家这一层面来看,"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一系列反应堪称"完美自救"。不过,这些应对举措也是建立在与之相称的"可能"上的。换句话说,此时的明朝也确实还是有些"自救"实力的。

首先,守卫京师的军事力量仍然存在。虽然英宗出征时所率基本皆为京军,但是土木堡一战,迎战的明军大部分只是损失惨重,却也并未全军覆没。许多明史专家认为,出于维护本朝的目的,当时的史料对此次兵败的记载有所夸大,据研究,在土木堡的十万明军,可能有近一半都在那场战斗中成功突围并逃回了北京。另外,英宗所率也并非全部京军,仍有部分留守京师,专家估算,当时留守的京军大致有五万。因此,在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捍卫北京的军事力量应该有近十万。


其次,地方军队仍受中央调控。能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明代的军事制度。明朝的兵制仿照宋制,是典型的军、权分离的制度。防止了地方将领专权、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加强了中央对全国军队的控制。具体看来,明朝国家最高军事机关为五军都督府,但是其长官——都督并无调兵、发兵之权,只负责平日的训练事宜,国家的军事行动要由兵部发出,然而兵部却不直接统管军队。这样一来,国家的兵权全部都集中到了听命于皇帝的兵部。兵部在接到皇帝的调兵命令后,会对都督府进行下达任命、粮草筹措等更为具体的安排部署,之后再自都督府开始一级一级地下达命令安排。由此可见,明朝的军事决策与指挥系统主要是由兵部和都督府组合而成的。因此,虽然皇帝拥有帝国的最高权力,但是如果没有皇帝,帝国的军队仍然会有所管制。有了这样的军事制度作为保障,这对于明朝应对土木堡之变后的危机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底气。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英宗被俘之后,明军的最高指挥权被牢牢掌握在了兵部和都督府手中。也正是因此,在骤失天子之后,国家才能没有陷入混乱,这也保证了地方仍在中央的管控之下。

但是制度的作用只是机械的,帝国的最高兵权不能一直空悬。群龙不能无首,没有皇帝,对于明军士气而言也十分不利。在英宗被俘之后,大臣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为稳固国本,朝廷里群臣群策,方案众多。最终,于谦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拥立了英宗之弟为新皇帝。新皇登基,国本既定,一切也渐渐步入正轨。为拱卫京师,各地勤王之师纷至沓来。



不过,如果我们只是将"中央失去地方的控制"理解为在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国内没有发生大的内乱兵祸,那似乎有些思考地过于表面了。长远来看,土木堡之变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虽然当时的人们在形式上确保了王朝的基本完整,但是也为以后渐渐失去地方控制埋下隐患,甚至改变了大明王朝此后的走向。


在此之后,文官势力骤增。突临大变,于谦成了留守京城的朝臣们的主心骨,这些饱读诗书的儒士文臣,自动肩负起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为守卫国家、保卫京师筹谋计划。最终,在经过多方权衡与较量之后,以于谦为首的文臣成功推立郕王为新皇。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大太监王振的余党全部诛杀,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掌握大明军队的指挥权,组织武将抵御瓦剌军的入侵。

之后,明朝在北京保卫战大获全胜,以于谦为代表的文臣集团功不可没,这也使得文官在此之后地位得到大大提升。帝国内部的权利大部分被文官掌握,与之相应的,武将权力便随之下降了,"文武相制"的局面渐渐被"以文驭武"所代替,并且这种势头越演越烈。不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皇帝家事,很多情况下文臣往往都有着很大话语权。


文官的职权在无形中膨胀,甚至限制了皇权。以赋税为例,文臣以"增赋害民"为由,限制朝廷向百姓征税,中央所收赋税入不敷出,国库空虚。但是,许多文臣在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的同时,却往往以权谋私,欺压百姓,侵夺民田。许多文臣一面劝说皇帝节俭爱民,一面却与民争食争利。甚至在与皇帝意见相左时,以"死谏"的方式来威胁皇帝妥协。

皇权受限,进一步影响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中央情况相似,明朝地方政权组织也是文臣武将相结合的形式。然而,文臣的地位压过武将,这使得地方上的武将也遭遇了与高层武将相似的境遇。这也意味着,地方上的文官势力大肆扩张,鉴于在京的文臣高官都有使皇帝妥协的可能,地方上的形势可想而知。许多文臣之间,或连结师友,或联络同乡,在地方上形成一张张紧密又硕大的关系网,势力繁复。

势力愈盛的文臣也成为了明代土地兼并的重要群体,在土地兼并的社会大潮流中,失去土地的广大平民,被迫成为流民。有明一代,流民问题一直存在,甚至越来越严重,到了明代后期更是积重难返。衣食不保的流民群体越来越庞大,无疑使得大明王朝社会内部不稳定性增加。流民成寇屡见不鲜,这既造成了地方社会的混乱,给百姓带来灾难,也导致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削弱。与此同时,流民造反带来的战乱也会给地方带来一系列问题,最典型的情况就是流民为寇给百姓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使得许多普通民众因受战火影响而被迫成为流民,这也成为了明代社会难以解决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样棘手的流民问题,明朝廷一直没能妥善解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在朝中占据话语权的文臣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愿过多让利于民,因此流民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流民成灾,大大影响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而流民之祸也最终葬送了大明王朝。也难怪崇祯皇帝临死前仍然声称:诸臣误朕,文臣皆可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明朝   土木   中央   王朝   地方   流民   兵部   武将   朝廷   主力   皇帝   损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