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廉政思想:在中国封建正统历史学家眼里,曹操是一代枭雄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中国封建正统历史学家眼里,曹操是一代枭雄。无论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可抹抹的一笔。

作为政治家,扶天子以令诸侯,不拘格选拔人才,统一北方,复发展农业生产,安定了人民的生活。本文通过援寻曹操求政思想的脉络,发掘出他在中国古代康政文化史上的贡献。

以人为贵”的爱民思想,是曹操实行廉政的思想基础

“天地间·人为贵”,是曹操度关山中的第一句反映了曹操对人民的重视。曹操认为,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周此统治者应该”成爱其民”,“子养有若父与兄”《对酒》。

正因为有以人为贵的爱民思想,曹操才能洞察到战乱中的人民的苦难。《嵩里行》这首诗如实地描写了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末尾六句“感甲生凯画,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念之断人肠”。

深刻揭露了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并表达了深切的同情。这首诗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求实录”。在《对酒》中,曹操措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中人民幸福牛活的图景;“太平时,更不呼,干者贤且明。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班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扣。图愿空成,冬节不断。人老袭,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在现实生活中,曹操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实践白已的爱民思想。

其一,赠给灾民存螺寡孤独。建安二十三年,因前一年冬发生疫病,人民生命财产道受极大损失,曹操下令女子年七十以上无夫子,若年十二以下无父母兄弟及目无所见,曹操曾发布《存恤从军更士家室令》等命令。

感念军数征行,士兵死亡,百姓流离,故特抚恤死亡战士的家属。这些措施体现了曹操仁慈善良的一面。其,减轻人民负担。建安九年,曹操发布《收团租令》,开篇即强调;“有国有家者。

不患察而患不均”指出袁绍的统治之所以不得人心,是因为他放纵豪强兼并,转嫁赋税负担使“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衔案家财,不足应命”。因此,他一方面减轻赋税,田租每亩4升,户调 2匹,绵 2斤,除此之外“不得擅兴发”;

另一方面他明确规定,豪强地主也要按照土地和户口分别缴纳旧租户调,并要求郡国守相严明监督,“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这种做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稳定了人民的生活。其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在经历了东汉末年的丧乱之后,当时社会生产遭到严重打击,人口锐减,农业极端调救,粮食极为缺乏。恢复农业生产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口的增长,也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政权的存亡。

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吸取“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电围定西城的经验,于建安元年,颁布了《置屯围令》,在许下实行屯田,当年就收获谷物 100 多万解大见成效。之后,曹操在其统治区内广泛推广屯围,并招募流民,修建水利工程。

屯田制的实行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为曹操军事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屯田发展了农业牛产,安定了流民的牛活,并为曹操赢得了民心,数以万计的流民越过长江投奔声氏政权,巩固了曹民政权。

为广发展农业生产,曹操还非常注重保护农山庄稼,爱惜农民的劳动果实。《三国点》注引《曹瞒传》记载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正逢麦熟时节,于是他下令凡有践踏麦围者一律处死。

不料,他自己的马受惊闯人麦曹操便割发代首,作为自罚。这个故事既反映了操带头守法,也从侧面反映了曹操体恤民力、爱借人民辛勤劳动成果。

“唯才是举”,是曹操实行廉政的人才保证

曹操认为,贤才是国家安危之所系,“为国失贤则亡”叫,“将贤则国安也”。在《雍露行》中,这里曹操总结东汉末年政权倾危的原因。

是由于当时执掌政权的大将军外戚何进志大才疏,犹豫不决,结果导致自身反被宽官所杀,从而引发了东汉末年的大战乱,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他还认为,在群雄并起、战乱不休的年代,“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选拔贤才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曹操三下求贤今,打破两汉以名节、门第选拔官员的陈规,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唯才是举”sls的前提下,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房之内,背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守牧者,不可胜数”。

为了不遗漏人才,曹操甚至不计较人才在道德品行上的瑕疵。那些“负污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都可以得到提拔重用。

比如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有贪财之名,后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后,连鞋也来不及穿,光着脚跑出营帐来迎接他,拍手笑道:“子卿远来吾事济矣。"当然曹操“勿拘品行”并不是完全不在意人的品行,反而他认为人才必须具备“质忠,守执节义”的基本品质。

不影响其本质的个人品行方面的“偏短”可以被忽视。正因如此,在曹操麾下聚集了汉魏间最庞大最优秀的一支人才队伍,文有华歆、王朗、王、阮璃、陈琳等,谋有荀哦、郭嘉、毛瑜、苟做、贾调、许收、是等武有徐晃、张邻、诸夏、诸曹等。

这些人才都是曹家大厦的顶梁柱,曹操正是靠这样--支队伍,战胜对手、克成洪业。曹操求贤若渴的思想在短歌行·对酒当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诗中,他--方面委姚地提示人才人生苦短,要及时建功立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臂如朝露,去日苦多”。而要建功立业,首先就是要找好主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何枝可依?”。另一方面表达了他求贤的真情和急切如天上的明月不可停止运行一样,对贤才的渴求也无法断绝。

“明明如月,何时可报? 优从中来,不可断绝”:贤才越多越好;要像周公迎接贤小”,沐二握发,一饭三吐哺”,求得天下贤才的归附。曹的《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相信有许多贤人、能人正是在这首诗的感召下聚集在曹操的麾下。

重视法治,严于执法,是曹操实行廉政的必然要求

曹操很注重法律在廉歧建设中的作用,执法 严明。在《度关山》中,首先提出“立君牧民,为之规则”主张依法治理国家。接着曹操称赞“甫侯,何有失职”。

泉陶是舜时的司法官,以执法严明著称;目侯是西周穆王的司,他作的刑是西周重要的法律,并明确提出要严于法。这是因为曹操认为:“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在混乱动荡的年代,应首先树立法律的权威,才能安定社会。

曹操针对汉末政失于宽的状况,“纠之以猛”,以使“上下知制”,“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由于战争频繁,曹操无暇系统立法,但是他制定了许多法令,如《败军抵罪令》、泰赏令》、《明罚令》等等。

在军队和官更管理中规定严格的监察惩罚制度,严明法纪。在执法方面,曹操主张法令“设而不犯,犯而必诛”。不避亲贵,违法必究。早在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时,他在洛阳各城门挂五色棒规定凡违反禁令的,就用五色棒打死。

后来,灵帝宠幸的宦官赛硕的叔父违禁夜行,被曹操用五色棒打死,震搞京师,京中权贵再也没有敢以身试法的。两操出任济南相,当地官更依附贵戚,贪赃在法,听说曹操前来,害怕受到惩罚,全部逃入其他那县。

攻占邮城后,曹操又下令抑制豪强,并重制豪强并之法在军队治理方面,曹操也是法令分明、信赏必罚。曹操还亲自带头守法,前文所说曹操制发自刑的故事表现了曹操严于守法的决心。

曹操说过:“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也有王子犯法与底民同罪的意味。严明法治是推行廉政的必然要求和制度保证。

勤于政事,积极进取,是曹操廉政思想的实践保证

曹操的一生,南征北战,我马。在战争间隙他大力提拔人才,安抚百姓,积极发展生产,恢复社会经济,抑制豪强,整顿社会秩序,勤于政事,无日宁息。到了晚年,仍然雄心不已,孜孜于国家的统一。

他的诗《龟虽寿》写于东平乌龟之后。此时,曹操虽然已过半百,但仍然乐观白信,顾强进取。“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起首四句托物起兴,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面对生命的短促,曹操豪迈地表示:“老骚伏柄,志在干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以老骥烈士自以,显示了诗人老当益壮、豪情勃发,壮志凌云,对建功立业信心百倍。

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发向上的精神体现。正由于曹操的努力创业,才奠定了以后统一天下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

三国志·魏书·何警传.北京:中华书局.

曹操.孙子注.北京:中1华书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思想   流民   赋税   豪强   贤才   枭雄   历史学家   东汉   品行   战乱   正统   中国   政权   封建   眼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