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丞相吃完愤而离去,皇帝:此人该杀!

前言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皇宫御膳房热闹非凡,御厨们忙碌着准备盛宴,因为今天要迎接一位特殊的贵宾,这位贵宾便是前丞相周亚夫,不久前辞去了官职。

所有准备工作都准时完成后,皇帝汉景帝和周亚夫在宫殿中就座,席间气氛紧张而又难以掩盖的尴尬。当周亚夫准备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他发现桌上竟没有摆放筷子,不禁面露尴尬之色。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举动,也正是这个举动让本就心怀芥蒂的汉景帝大为恼火,因而在周亚夫走后就叹息的说:此人如何辅佐少主?万万不能留。

那么周亚夫的结局如何呢?

一、受文帝知遇,细柳之兵整肃有序

周亚夫生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父亲是汉朝开国元勲周勃。周勃功勋卓著,封为汉初八位最高绛侯之一。年仅十六岁的周亚夫就跟随父亲征战四方,擅长骑射,继承了周家的军事天赋。

前188年,周勃平定吕太后叛乱,助汉文帝刘恒稳住江山。兄终弟及,周亚夫袭父亲为绛侯,位列列侯之列,权倾一时。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巡视三军,册封年轻的周亚夫为大将军,统帅驻守长安附近的三支军队。文帝先后来到了刘礼、徐厉和周亚夫的军营。前两者军纪涣散,文帝大为光火。周亚夫的细柳军营却军容整肃,守卫森严,给文帝留下深刻印象。

那日,文帝的车驾刚到细柳军营百丈开外,哨兵就举起长矛盾,全军进入战备状态。文帝大吃一惊,也稍微放心,看来周大将军练兵不虚。

车马来到营门,都尉毕恭正身披铠甲持剑迎接,满面杀气。文帝听闻天子到访,毕恭却坚决阻拦:“军中无令,止步不前!”

文帝微微一笑,命人持节到营中通报。很快,周亚夫就整肃军容迎驾而出。他谦逊有礼,仪表军容甚得文帝欢心。文帝随意询问了几句军务,周亚夫对答如流,见解高亮,文帝高兴不已。

文帝出营时称赞有加,自此对周亚夫刮目相看。他明白,能使三军之众如一人者,必是良将。周亚夫训练有素的细柳军队,正是文帝心目中守卫长安的稳固靠山。

从这次细柳之行可以看出,周亚夫为人严谨务实,训练部下严格遵守军规,敢于执行上级命令。他也很有远见,知道皇帝视察军营的重要性,所以精心准备接待。周亚夫的这些优秀品质,让文帝对他印象深刻。

而周亚夫之所以能训练出这样的军队,与他的家世也有很大的关系。他是汉朝开国元勲周勃的儿子,从小就在战场上长大,深谙军事的规矩。所以他比其他将领更懂得军人的要义,从容不迫地面对皇帝的突击检查,充分展现了军人的从容与气派。

二、平定七国之乱,英勇睿智令君欢心

汉文帝驾崩前,嘱咐太子刘启周亚夫是守卫社稷的良才,必须重用。公元前157年,刘启即位为汉景帝后,果然多次启用周亚夫出征,以其威震四方。

前154年,楚王刘戊与吴王刘濞联合发动叛乱,引发了震撼汉室的七国之乱。刘濞不避讳自己要夺取帝位,景帝倍感忧虑。在群臣推荐下,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大将军,率军勤王。

此时刘濞已率大军围攻梁国,景帝命周亚夫解梁王之围。但周亚夫付之一笑,直接绕过梁国,出其不意断了吴楚军的粮道。

刘濞一边围攻梁国,一边派兵挑衅周亚夫,想诱他前来救援。但老谋深算的周亚夫屡次智取敌军,始终坚守大营,等待时机。

三月过后,叛军粮草缺乏,内部分裂。周亚夫趁机全歼刘濞的主力,刘濞只能逃往东越国,后被东越所杀。其他诸侯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一场覆天动地的叛乱,就这样被周亚夫消灭。

这一次平叛,周亚夫充分展现了军事家的能力。他不被刘濞的挑衅所迷惑,也不急于解围,而是稳扎稳打,等待敌人自乱。这种淡定与定力,正是老练的统帅所独有。而他断粮战的战术,既保全了梁国之地,又使叛军疲于奔命,可谓一箭双雕。

景帝对周亚夫刮目相看,封他为相国,任命为丞相,以示嘉奖。周亚夫也从一个边境将领,一跃成为辅佐君主的左右手,权倾朝野。

三、景帝礼遇渐薄,宴请无筷难啖美味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曾多次劝谏景帝国事,与景帝产生了些许愈演愈烈的矛盾。景帝有意废黜太子刘荣,周亚夫多次力陈不可。景帝有意封赏降将,周亚夫也加以规劝。这让景帝颇为不悦,认为周亚夫迂腐办事。

前144年,景帝邀周亚夫赴宴,却故意不给筷子,想以此告诫周亚夫。周亚夫到场后果然发现餐桌上无筷,便想让人取来。景帝笑道:“怎么啦,丞相您不高兴了?”

周亚夫脸涨得通红,忙跪地请罪,向景帝谢过,然后起身离席而去。景帝沉着脸色,心说:“就让他辅佐太子吗?”自此对周亚夫极为轻视。

其实,周亚夫虽为名将,却不谙如何处世。他只知忠诚辅佐,而不明白君王的心算。这次郑重其事的宴请,周亚夫本应知趣,即便无筷也要悉数用手吃完,体现自己的忠心,哪怕手脏了也在所不惜。但他一个激动,断然而去,反而激怒了景帝。

四、被囚囹圄,绝食五日而终

公元前143年冬,周亚夫之子周阳购买了五百副盔甲,准备供父亲陪葬。此事被告发上闻,景帝大怒,认为周阳图谋不轨,周亚夫谋反。于是将周亚夫下狱审问。

周亚夫对景帝义愤填膺,对一切问题绝不应答。景帝便交由廷尉严刑拷打,廷尉竟禁止周亚夫进食水米。监禁五日后,周亚夫因饥渴过甚,终究没有熬过酷刑,以64岁高龄饿死在狱中。

当年,周亚夫曾经有过一个奇特的经历。一占卜者对他说,他终将袭父亲之封号富贵一时,但最终会饿死。

周亚夫起初不以为然,但那人言语神情极其坚定,令周亚夫也有些信以为真。这话在周亚夫被囚禁时,是否又在他脑海中响起,我们无从得知。但他坚决绝食以表明志,终究应验了年少时那人的预言。

躺在囚牢中,生命逐渐流逝,周亚夫是否后悔当日冲动离席,没有体恤景帝的难处?亦或是后悔自己不该介入政治,只守本分?这些疑问,已无人知晓真相。

结束

周亚夫一生辉煌,却也结局悲惨。他对景帝忠心耿耿,却也因轻举妄动招来杀身之祸。后人哀叹不已,令人唏嘘。但无论功过如何,他那坚韧不拔的军人品格,与对国家忠诚的赤子之心,仍然值得后人学习。愿这悲剧英雄,得以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丞相   廷尉   军容   叛军   叛乱   公元前   军营   太子   筷子   军人   皇帝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