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戍边战士、表演系男生……他们是杭州亚运会升旗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文瑶 实习生 王潇可

在电影《封神》中,身形矫健、颇具男子气概的“质子”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人演员们经过6个月的封闭训练,由内而外脱胎换骨,变化之大让人惊叹。

这样的蜕变,也在杭州亚(残)运会颁奖升旗手志愿者培训中上演。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如今过半,这些从各高校集结起来的大学生有了与开班时不一样的面貌:眼神中多了一分坚毅,即便经受太阳的炙烤也毫不畏惧;白净的脸庞如今已是小麦色,少年们瘦弱的肩背上覆上了一层结实的肌肉,站起军姿来有模有样。

他们当中,八成曾有过部队生活,如今因能为亚运会尽一份力而自豪,还有两成是毫无训练经验的大学生,他们跳出舒适圈,蜕变成不惧风雨的“小青荷”,只为证明自己,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最后一次集中培训

千场颁奖仪式质量就看这一个月

杭州亚组委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运行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时预计服务颁奖仪式1047场,对志愿者的身心和技术有较高要求。按照杭州亚组委的统一部署,此前已对颁奖礼仪和升旗手进行过一次培训,并在“韵味杭州”系列赛事中进行了演练。

运动员、留学生、博士生姐姐……她们是杭州亚运会颁奖礼仪

杭州亚(残)运会颁奖礼仪、升旗手工作是赛会志愿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代表了亚运形象,更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现着中国青年的形象。此次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不仅对志愿者的身心和技术进行更加细致的打磨,还将紧密联系每个人执行任务的场馆,针对性进行专项培训。

本次升旗手集中专项培训分为军训和专项练习两个阶段。“训练过半,很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孩子放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领队教师蒋焕枭表示,此次参与培训的教官,都曾参与过国庆阅兵、南海阅兵等活动,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升旗手手中的国旗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不容许出现一丁点失误。截至目前,中国举办的所有国际赛事中升旗环节都是零失误,杭州亚运会自然也不能出一丝差错。”

在蒋焕枭眼里,00后的升旗手志愿者们既是学员也是弟弟,培训间隙,除了体能训练外,还穿插了思想政治讲座,白天课程结束后,运行团队还会给学员们安排一些破冰和集体活动,“像跳跳操、打打球,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也释放他们作为学生的天性,赋予培训更多的意义。”

21岁的退伍军人

唤醒了身体记忆

初见郭龙,黝黑的皮肤和利落的板寸头,让他看起来格外精神。21岁的郭龙是浙江大学历史系学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退伍军人。两年的部队生活经历,如今在郭龙的身上依然留有印记——接受采访时,他双手并拢置于腿上,后背始终挺直。

谈起这次志愿者培训,郭龙形容“像是唤起了身体曾经的记忆”。每天的队列训练,定时定点的作息安排,略有强度的体能加训,对他来说得心应手。

郭龙在部队训练中

郭龙对升旗并不陌生,当初入伍后,他就负责过部队的升旗任务,还曾有过教训。“那时我刚入伍四五个月,仅接受了几天培训就被要求独立升旗,然后在实操时失误了。”回想这段经历,郭龙依然愧疚,他一整晚都围在旗杆下加班加点练习,并把班长“国旗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的教诲记在了心里。

在郭龙眼中,任何场合,升国旗都是一件严肃的事。虽然有过多次升旗经历,但下一次升旗时,郭龙依旧会有些紧张,“害怕动作做错,害怕对不起国旗。”看似简单的升旗动作,实际有很多细节讲究,大到步伐手臂的整齐度,小到叠旗展旗的步骤操作,不仅得记对顺序,还得确保所有环节万无一失。

成为升旗志愿者,郭龙在自豪兴奋之余深感责任压力重大,“亚运会面向的是全世界,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形象。”

西藏拉萨戍边战士

期待亲手升起国旗

杭州亚(残)运会颁奖升旗手志愿者培训中,有不少像郭龙这样有军旅生活的大学生,他们有的曾多次参与志愿活动,甚至考出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有的在培训场上是教官的小助手,在培训场外,他们又帮助其他学员尽快适应充实的培训生活。

2017年,刘品源成为了一名西藏拉萨戍边战士,前往边疆地区服役五年。“刚开始,家里人都反对我去那么远的地方,但我就想去边疆地区尽自己的一份力。”刘品源笑道,从初到西藏时强烈的高原反应到习以为常,这段军旅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服役五年期间,刘品源有幸参与了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升旗手志愿者对于细节要求更高,具体流程的专业度更强,也更加注重形体的呈现。除了日常训练外,培训时安排的讲座让他记忆犹新,听老兵们讲曾经的峥嵘岁月,更是难得的机会,“因为杭州亚运会延期了一年,所以报上名是第一重幸运,能体会到这么多内容是第二重幸运,能参与其中,更是一种职责所在。”

刘品源在2019年国庆阅兵上

目前,刘品源暂时被安排到金华体育中心,杭州亚运会期间,这里将举行藤球比赛。为此,刘品源不仅提前了解这项小众运动,还参与到了“韵味杭州”2023年亚洲藤球锦标赛中,提前熟悉赛场与项目。“在现场感受过后才发现藤球的观赏性很强,来看的观众也很多。”刘品源告诉记者,升旗仪式上不论哪个国家的国旗都值得被尊敬和认真对待,“杭州亚运会期间,我最期待的是能在这里升起一面我们自己的五星红旗。”

表演系男生剪了短发

为了证明自我

往年暑假,21岁的陈恭会睡到自然醒,避开酷夏的大太阳,去咖啡馆里点上一杯美式度过一下午,或是和同学一起外出旅游,享受休闲时光。

但今年,因为入选了升旗手志愿者,他的大学暑假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朋友圈画风从排练厅舞台换到了在操场上顶着大太阳练军姿;熬夜到凌晨一点的日常变成了每天五点半起床的规律作息。进入培训营才几天,作为宁波财经学院表演系学生,白净的陈恭晒黑了不少。

陈恭(右三)在室外训练中

与大部分有着部队经历的小伙伴不同,陈恭是杭州本地人,培训营外的二号线地铁可以直达他家,家中独生子的他此前没有任何训练经验。“起初我以为升旗手类似于场边‘氛围组’,谁知道来了以后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训练头几天,经受高强度体能训练后,陈恭睡觉时一碰床板,浑身都疼。

陈恭不是没想过放弃,但看着一起来的小伙伴,他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了不拖后腿,他会自己偷偷练习,“虽然动作没办法马上迎头赶上,至少态度上要和他们一样认真。”外训时面对暴晒,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适应培训。当身体熟悉训练强度后,他乐观地当做这是在给自己减肥,也确实长了肌肉,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虽然这可能是生平最苦最累的一个月,但陈恭一点都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历练,也是想证明给父母看自己可以。在他印象中,父母眼中的自己,总是长不大,“即便我拿了奖学金或是在校表演多优秀,他们总觉得我还是个小孩。”培训至今的唯一一个半天假期,陈恭没有回家,而是为符合升旗手志愿者要求,去剪掉了自己留了三年的长发,“这一次,我想让他们刮目相看。”

作为一名表演系学生,陈恭自然期待自己能在亚运会比赛中,被镜头扫到,即便只有一两秒:“就算没被捕捉到,这段经历也够我‘吹’一辈子了,而且能在家乡的赛场上露脸,说不定我会激动到哭,但我会尽职尽责地面对手中的国旗,不出任何差错。”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退伍军人   杭州   亚运会   藤球   国旗   赛场   志愿者   专项   部队   战士   男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