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要警惕这些饭桌上的“常客”

炎炎夏日与暑假同至

旅游人流量增大

聚会活动增加

再加上正值台风季

各类食源性疾病

暴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这几种风险应重点预防

↓↓↓

米酵菌酸中毒


应当警惕凉皮、河粉、肠粉(卷粉)、粿条、米线(米粉)等淀粉制品,发酵玉米面、糍粑、吊浆粑等谷类发酵制品变质木耳、银耳等,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受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长时间室温存放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引起中毒。

防病指引

在外就餐时可以观察销售者的环境卫生。尽量选择湿米粉、谷类发酵制品等食物存放在冰箱里冷藏,现煮现吃的店铺。

购买湿米粉等产品时重点看包装和标签,产品应该有完整独立的包装,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购买湿米粉等产品后,应尽快烹调,若不能马上烹调,要放置冰箱暂时冷藏。建议当天购买当天食用完,尽量不吃隔餐、隔夜饭菜

注意干木耳、银耳的泡发时间,室温下不建议超过2小时,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室泡发,但不建议超过4小时。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暑期旅游人数倍增,有时可能会超出餐厅的接待能力,厨师等从业人员可能因为工作量过大导致烹饪时间过短、加工不规范等,加上高温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繁殖产毒,出现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防病指引

外出就餐时应注意观察食品原料是否新鲜、是否有防尘防蝇设备,周围环境是否干净等,食品经营许可证及量化分级笑脸标志也是帮助大家选择餐厅的好参谋哦。

谨慎选择高风险食物:

1.野生蘑菇、河豚鱼难以辨别其是否有毒,尽量不食用;

2.生鱼片、生腌、凉拌螺等生冷食物风险较大,谨慎食用;

3.四季豆、新鲜黄花菜都是容易中毒的食物,必须煮透后再食用;

4.吃火锅和烧烤时,也要注意煮熟后再食用。

注意食物储存、加工过程中生熟分开。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等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尽量减少隔餐、隔夜食物,剩余食品要放置冰箱,在食用之前要重新充分地加热。

误食有毒野果

暑期外出旅游,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这个季节也是各种果实成熟的季节,野果种类繁多,极易出现采摘误食野果导致食物中毒。

防病指引

野外游玩不要随意采摘食用果子,有毒的野果外形和口感与可食用的果子十分接近,就算是专家,如果不仔细辨认都可能认不出来。部分有毒的野果毒性较大,误食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小龙虾

作为宵夜界的“扛把子”,“虾”红是非多,既往曾出现因食用小龙虾而出现肌肉酸痛、四肢乏力、酱油色小便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表现的病例。

防病指引

不过季:小龙虾属于时令性食物,通常养殖小龙虾的上市季节在4-7月间。过季吃到的小龙虾有可能是来路不明的野生小龙虾或者不新鲜的,品质无法得到保证。

不过量:任何东西吃多了身体都受不了,就算没碰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也可能因为急性胃肠炎趴下。对于尿酸较高、过敏人群,食用大量小龙虾会增加痛风、过敏的风险。

少吃头:小龙虾的头部容易吸附蓄积重金属、毒素及细菌等污染物,有调查显示,吃小龙虾的虾头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建议大家只吃小龙虾尾部的肉。

愿各位注意饮食安全

与健康同行

切勿给疾病“毁了”

你的“完美夏天”


来源 | 广东疾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横纹肌   谷类   野果   室温   常客   综合征   米粉   饭桌   食物   疾病   风险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