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 - 辨析《黄帝内经》中“血脉”、“经脉”的概念

文|王Sir

编辑|重楼


“经脉”与“血脉”皆是中医学核心概念,目前的研究虽对二者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阐释,但往往是从发生学与历史源流立论。

对两者的概念内涵未作明确界定与区分,导致二者经常混同使用。概念作为建构理论的基本单元,其内涵的确定对理论研究具有最基础与核心的价值。

二者概念的混淆不仅影响了理论的阐释,也为经脉实质研究带来了困难。

经过系列文献追踪,笔者发现,早期的“脉”指解剖学上脉管,而后基于临床实践的发现和解释临床病机的需求,发展出“血脉”“经脉”“络脉”等概念,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分化与迁移。

因此,本文拟以《黄帝内经》等文献为依据,对血脉、经脉相关概念内涵进行阐释。

“脉”字溯源

脉,原为“脈”,其篆文字形为“”,其字形左为分流之管道,右为血。《说文解字》释其为“血理分衺行体者”。

关于“衺”,徐灝《说文段注笺》言:“衺犹分也。裂行体中,谓血流筹於体中也”。

《玉篇》释“脉”为“血理也”。“理”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治玉也”,即玉之纹理,在《玉篇》中引申为“道也”,有通道之意,“血理”即血道。

谓脉穿插于人体脏腑与组织之中,为组织之间的通道,故可以运行血液。故“脉”之本义为血之通道,即血脉。

早期的非医学类文献,如春秋时期的《左传》《周礼》等皆有“脉”的记载,其含义均为血脉。

《左传·僖公十五年传》言:“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其意为血管膨胀,青脉突起,此处“脉”显然指血脉。

《周礼·天官冢宰》言:“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其中“脉”与筋、肉、骨并列,亦为血脉。

而在秦汉之际的医学文献中,有时“脉”指血脉,如《脉法》中“用砭启脉”以治疗痈疽的方法,即放血法;但“脉”又包含经脉之意。

如《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脉”均为经脉的早期版本,其描绘的经脉循行路线显然不能和血脉在人体的循行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血脉”的内涵及应用

《内经》继承了“脉”为血脉的实体性认识,并围绕其人体血管组织的具体内涵,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

除去《素问·平人气象论》与《灵枢·决气》两篇所提及“血脉”一词实为“血”与“脉”两个单音词的连用外,“血脉”一词在《内经》共39处提及。

其中有20处条文为笼统表述,未明确界定血脉的内涵,剩下条文中有18条涉及的内容包括心主血脉,血脉与诊断、放血疗法等方面的内容,皆与血脉的实体性特征密切相关。

《内经》在提及血脉时,多论其与心的关联性,共有3处条文提及,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心者……其充在血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言:“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等。这一认知,亦是《内经》在构建脏腑理论时,作为五脏合五体之“心合脉”的内容。

之所以有“心主血脉”之论,应该是解剖学观测的结果。因为在实际的人体中,很容易看到心连接着诸多大的血管,此为对血脉实体解剖认识的进一步延伸。

因血脉有形可见,其部分行走于体表,所以医者可通过诊察血脉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如诊察血脉的色泽与坚软状态。

《内经》有5处关于“血脉”的概念是关于体表诊察的,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即通过观测、切触血脉,可诊断疾病;《灵枢·邪客》言:“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言观察血脉的颜色可以知道痹证的寒热性质。

《灵枢·论疾诊尺》则言:“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鱼际诊也是代表性色诊之一,该处血脉的颜色反映了胃之寒热。因此,皮表之血脉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血脉”作为实体存在的血管,有相当部分行走于皮表附近,可作为放血疗法的实施部位。《内经》中的放血治疗方法广泛用于瘀血、痛症、热证以及脏腑病等多种病证中。

在《内经》中“血脉”表达放血含义的条文共出现10处,如《灵枢·小针解》言:“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灵枢·终始》曰:“久病者……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去血脉”即放血疗法,以治疗血瘀之病症。

《灵枢·血络论》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写之万全也”,即临床只要看到血脉盛大、坚实、色红或暗、隆起等,皆可以放血进行治疗。

此外,若常规放血疗法不效,亦有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缪刺放血法,以治疗心痛胀满等病症。

如《素问·缪刺论》言:“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左刺右,右刺左”。

综上所述,《内经》是基于解剖基础对“血脉”进行认识的。因为其有实体可见,所以可以对其颜色与形态进行观察,以司外揣内判断疾病的性质,亦可对其进行放血操作。

“经脉”的内涵及应用

从早期的脉、血脉,再到“经脉”名称的出现,笔者认为是源自医学理论体系对古代哲学“气学”思想的继承。

以及对大量临床现象的观测,是在血脉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诸多复杂生命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必然结果。

“经脉”概念出现之后,虽然以运行气血作为其基本功能,但显然,和有形之“血脉”相比,《内经》对“经脉”的定位重在其本体的无形可见以及功能上对气的运行。

故其所述经脉的理论与临床应用均以“气”为核心。《内经》论述经脉形质时强调其本身的无形可见,如《灵枢·经脉》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在针刺经脉时则强调对气机的把握,而气机正是在无形之“空”中,《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显然,作为针刺对象与气机所在的经脉自然也是在“空”中而不可见的。

在延续原有血脉行血的认识基础上,《内经》认为经脉同时运行血气。如《灵枢·本藏》言:“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在功能表述上,对“经脉”的定位显然更侧重于对“气”的运行,《素问·离合真邪》言:“真气者,经气也”。真气是构成经脉之气的主体。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

虽上于头面的物质总称血气,但而后所言的精阳气、别气、宗气、浊气、气之津液均突出了气的概念。

此外,经脉病候之终末期被称之为“气绝”,如《灵枢·经脉》之“手太阴气绝”“五阴气俱绝”“六阳气绝”等,亦以气而论。

作为公认的、代表经脉理论成熟与完善的《灵枢·经脉》,在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起止,是以肺手太阴之脉为起点,显示了肺对十二经脉的统帅与推动功能。

同样的论述见于《灵枢·营气》,该篇描述了营气在经脉中的流注次序,即以手太阴之脉为起点,遍历十二经与督脉,最后复归于手太阴。

这种循行模式与《灵枢·经脉》的十二经次序完全相同。这一运行模式形成的基础,是在经脉与脏腑络属关系的确立中。

由于肺主气,而经脉所行以气为主,故与心主血脉不同,以肺作为十二经脉的主宰。

《内经》将调气作为针刺治疗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如《灵枢·官能》言:“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

《灵枢·终始》言:“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而且针刺调气取效的关键在于气至,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

将气至与是否留针相关联,若气不至,则持续留针,若已气至,即出针,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言:“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

“气至”的概念实际就是“经气的平衡调和状态”,这也正是为何气至后就可出针且无需再针刺。

综上,经脉从理论认识到临床应用更多侧重于无实体形态可见的“气”,与肉眼可见的血脉有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经脉   黄帝内经   血脉   概念   素问   寒热   太阴   脏腑   内经   针刺   内涵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