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有钱到何种地步?是怎样从清正廉洁走向大清第一贪官的?

清朝的276年历史中,和珅被标记为最臭名昭著的贪官

和珅

他的权势至高无上,富可敌国在乾隆逝世后仅一周的时间,嘉庆帝以20条大罪查抄了和珅家,当时所抄得的和珅家产甚至达到了清政府十几年的收入!但和珅最开始初入职场时,是满清王朝中一位出类拔萃的美男子,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年,但最后为何会落得个弄权舞弊、贪污敛财,被冠以“贪官之王”的名号,惨死于狱中呢?

和珅狱中惨死

1750年,和珅出生,他在童年时期就经历了母亲的去世,九岁时又失去了父亲他和弟弟和琳相依为命。在咸安公官学求学的过程中,他就已经初步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在学习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以及骑射技能等之后,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的贵人冯英莲。冯英莲看中了这个才华横溢且相貌出众的年轻人,于是将自己的孙女冯氏嫁给了和珅

冯英莲孙女

1769年,和珅参加科举落榜之后,他以文生身份承袭了清车都尉的职位,从此,他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官途。1773年,23岁的和珅就任广固大臣。他在管理布库时表现得勤勤恳恳,使得布库的存量大幅度增加,他的能力和敬业精神也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注意并得到赞赏。乾隆对和珅的钟爱,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才华有关。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乾隆提到论语,众人不明其意,只有和珅说出了乾隆皇帝心中所想,于是乾隆对这位侍卫印象深刻。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和珅的仕途一路顺风。然而,这个时候的和珅为政清廉,并未涉及贪污。

那时有一位名叫安明的官员,他试图通过送礼来贿赂和珅,希望能够获得升职,但是和珅并未接受他的贿赂,却答应了会提拔安明。果不其然,安明很快就得到了提拔。然而没过多久,安明的父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矩,安明需要回家守孝三年。安明不想因此错过机会,所以他选择隐瞒这一情况。然而,这个事情最后还是被尚书冯生娥发现了。冯生娥和权臣永贵联合起来弹劾和珅,指控他包庇安明。

另一边的和珅早就从永贵之子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他立即草拟了弹劾安明的奏折。正当永贵上奏弹劾和珅的时候,和珅递上了自己的奏折,请求视察乾隆皇帝。由于乾隆皇帝已经收到军机处递交的弹劾奏折,因此他相信和珅并非蓄意包庇安明,于是并未深究此事。然而,这件事过后,和珅却得罪了权臣永贵。

1780年,和珅迎来了一个升官发财的好机会,那就是云贵总督李世尧被举报涉嫌贪污。

乾隆皇帝下旨清查此事,但案件一开始毫无进展,直到和珅审理世尧的管家赵一恒。在和珅的严刑拷打下,赵一恒供出了李世尧的罪行。和珅当着李世尧的部下们的面公布了这些供词。那些官员们见状,知道和珅已经掌握了证据,纷纷出来指控李世尧。眼看自己的贪污罪行已经证据确凿,李世尧也只能认罪。这一事件足以证明,和珅的政治手腕并不低。由于此案,和珅被任命为御前大臣,从此在乾隆的眼中更加得宠。

然而,此时的和珅心态已然发生了变化

在处理李世尧的案件中,和珅巧妙地拿走了大笔财产,这让他体验到了掌握财富的好处。不久后,乾隆皇帝把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和珅因此成为皇亲国戚,更受到百官的巴结讨好。时间一长,和珅逐渐被贪婪和欲望蒙蔽了心智。

在早年,和珅因年轻有为,身居要职,引来不少官员的嫉妒。加之安明案件,他常被文官们轮番弹劾。对此,和珅对文人派心怀愤恨。1780年,他就任四户部尚书后,开始大兴文字狱进行报复。之后,他接手翰林院,控制科举制度,并且大肆贿赂,使得乾隆末期的朝廷世子几乎全被他垄断。

1781年,甘肃因官员贪污舞弊,欺压人民而爆发起义

乾隆皇帝派和珅前往镇压,然而他领兵失败,导致将军屠钦宝被围困而死。这让一些诸将对这位靠溜须拍马起家的高官更加反感。不久后,军机大臣阿桂接手统帅职务,和珅则被停职处分。阿桂甚至还奏请乾隆皇帝禁止和珅领兵,这让和珅对阿桂心生怨恨。

军机大臣奏请乾隆皇帝禁止和珅领兵

随着和珅权力的逐渐成长,朝中形成了四大势力

分别是以刘墉为首的御史派、以阿桂为首的武官派,以前锋为首的反对派,以及和珅为首的贪官派。掌握了大权的和珅,开始将目光瞄向商界,试图从中捞取更多的利益。和申对商人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对他低头。任何不从的商人都可能会遭受家破人亡的惩罚,比如一位富商因为无法支付重税,他的全家惨遭杀戮,家财也全被和申占为己有。

和珅在商界搜刮的巨额财富为他的政治斗争提供了雄厚的资本。此外,和申还具有出色的财务管理才能,当时清政府由于高额开支导致国库几近枯竭,户部尚书对此束手无策。然而,和申能够成功扭转局面,使内务府财库转亏为盈。

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和申被命令向各府筹集资金

这使得此次南巡没有动用一分钱国库资金。乾隆皇帝特意让和申站在自己身边,以彰显其功绩。1788年,和申被封为三等公爵。同年,他弹劾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不久后,又上奏黄梅贪污,奖励了举报有功的士人。他成功打倒了朝中的大部分反对派。在其影响之下,和申的野心日渐膨胀,他的影响力遍布全国,这使他在与朝中势力的政治斗争中占据优势。

1790年,和申创立了一个以严格的法制管理的制度,如果官员犯罪,可以用财产做罪刑定量,所有罚款都冲入内务府。和申创立的这个制度,本意是为了弥补乾隆的高额消费,但同时这也使得贪官污吏的敛财更为肆无忌惮。因此,学士尹壮图弹劾了这项制度,乾隆皇帝便让户部侍郎带领尹壮图密查回宫。

和珅准备铲除尹壮图

和申对此感到非常忌惮,便寻找机会铲除异己。于是,每当尹壮图抵达一个地方,当地的官员都会紧急补足亏空,因此尹壮图所到之处都未能发现任何问题,他此前报告的各省亏空问题,反而成了捕风捉影的言论。尹壮图最终被罢免职务。

1796年,乾隆皇帝退位,嘉庆皇帝即位

然而,乾隆作为太上皇仍旧掌握着实权,当他上朝时,和珅就站在他与嘉庆之间。和珅在这个位置上就如同摄政,相较嘉庆皇帝,他更像是那个掌握朝政的人,因此他被誉为“二皇帝”。1797年,乾隆命令和珅监督户部的重要事务,和珅到任后就直接掌控奏章,独揽朝政大权。掌握了巨大权力的和珅不仅影响到朝局,还引起了嘉庆皇帝的忌惮。

嘉庆帝剧照

1799年,乾隆驾崩,嘉庆皇帝开始亲政,这位权倾朝野、富可敌国的大贪官终于遭到了反噬。乾隆去世仅一周后,嘉庆帝以20条罪状查封了和珅的家产,当时所查获的和申家产甚至达到了清政府十几年的总收入。几天后,和珅赐死,这位号称清朝第一贪官的人生就此结束。和珅的起家过程令人瞩目,他从贫困到权势顶峰,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的。然而,尽管他的为人处事和办事能力非凡,但在权势的诱惑下,他最终走向了贪污受贿的道路,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大贪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贪官   嘉庆   乾隆   清正廉洁   奏折   户部   尚书   家产   大臣   地步   官员   皇帝   有钱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