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吹灰之力,连取幽州、魏博,李存勖如何做到?用人术不输汉武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公元912年(后梁乾化二年),是令刘守光感到绝望的一年。

正月,晋军攻克顺州,燕将王在思降。

二月,晋军克安远军,燕将降者18人。澶州刺史陈确以城降。

三月,晋军过古北口。燕居庸关使与武州刺史相继投降。

四月,燕将李晖等20余人举族投降。

五月,周德威派部将攻营州,燕守将投降。

晋军至此已经完成了对幽州城的全面包围。


1、刘守光乞降的背后


面对着晋军的节节进逼,刘守光所能做的只是乞降。

他一次又一次派使者到幽州城外的周德威老将军的军营中去,请求老将军同意接受他投降,停止对幽州城的进攻。

周德威明白这只是敌人的缓兵之计,刘守光并不是真心想向他投降,于是他表示,自己只是受晋王李存勖的命令进攻幽州,接受投降的事他可不敢自作主张。

由于刘守光屡次遣使哀告,周德威甚至揶揄起刘守光的使臣来了。

他笑着说:“大燕皇帝自即帝位以来还没有举行过效天的大型仪式,怎么竟然就这样的没有出息。”

但同时,他也把刘守光屡屡请降的事情向李存勖作了报告。

六月,李存勖派张承业到前线视察军情,兼与周德威商议是不是可以接受刘守光的投降。

当刘守光得知张承业也已经来到军中的时候,他再一次派使者前来表示,他愿意投降。请晋军暂时停止进攻,请晋王李存勖驾临幽州。只要李存勖一到,他马上投降。

几乎是与此同时,燕国的将军司全爽等11人降。周德威统军攻幽州城。

刘守光还是对梁国的救兵抱有希望,一方面他是想以假投降拖延时间,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李存勖没有亲自进攻幽州,是因为他在防备着南面的粱军,他相信李存勖一定不敢应他的要求来到幽州城下。


此时,晋将李信攻下了莫州。刘守光对梁军一直没有到来,感到大惑不解,他派部下突围,准备到沧州去找那里的将军刘奇,命他向梁国的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求救。可是突围的部队就在幽州城外被周德威拿下了。

听到周德威的有关报告以后,李存勖特意与王镕在天长会了一次面,他在此时,已经没有过多的兵力防备杨师厚的人马了,他希望王镕可以担负起这项任务。

刘守光仍旧在乞降。

周德威与张承业秘密地商议着此事。

张承业公开表示:“只要燕国肯派他们的子弟到晋阳城中去作人质,就可以答应刘守光投降。”


2、刘守光的昏招


就在这个时候,刘守光趁着晋军防御松弛的机会,竞然偷偷从幽州城中出发,率部队绕过晋军的包围,进攻顺州去了。这一着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特别是不能相信这竟然会出于正在乞降的刘守光的所为。

从战争一开始,他就一直在努力乞降而不是努力率部队作战。

九月,刘守光在晋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竟然一举攻克了顺州。接下来,他从顺州出动了1100名骑兵,5千名步兵,继续他的军事冒险,攻进澶州。

周德威很快地就发现了刘守光,已经出幽州城到外地作战去了。老将军十分生气。想不到,他经历了无数的大战,竟然在幽州城下,给刘守光这么一个人钻了空子,他一定要给他一个教训。

另外,周德威也认识到,也许这是他活捉刘守光的最好机会。

于是老将军亲自带兵追来,在途中与刘守光的部队发生了遭遇战。刘守光的部队被打散。周德威一共杀敌850人,获战马150匹。刘守光仅仅是带着100多人向幽州城逃去。

周德威也事先估计到,刘守光一旦战败,他一定会首先逃回幽州,所以他马上赶回幽州城外阻击。最终的结果是,刘守光只是与他的亲信部将李小喜等7人进了幽州。

幽州几乎是成了一座孤城。而且还是一座没有任何希望的孤城。

刘守光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刘守光无计可施的时候,李存勖下了亲征的决心。


当李存勖接到来自幽州的战报时,他首先感到的就是愤怒,他真是想不到,刘守光在反复无常这一点上与他的父亲刘仁恭是如此的相像。

一方面在苦苦乞降,另一方面却出兵偷袭他的顺州。

这样的人还能允许他投降吗?

当年如果李克用不信任刘仁恭,也就不会报恨终生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李存勖决心不接受刘守光的投降。


3、轻取幽州


可是幽州城的久围不下,也令李存勖感到十分焦急,现在的形势仍旧是不容乐观的。

虽然梁国内乱,一时不可能再大规模地出兵,可是梁国在魏博还有名将杨师厚,在距离幽州战场很近的地方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抄晋军的后路。晋军不应该再拖延下去了。北方的契丹人也是不可不防的力量,他们也绝对不是晋国的朋友。

公元912年11月,李存勖亲征幽州。他要使这一地区的战事尽可能迅速地结束。

因为他十分清楚,这一次是梁国的内乱帮了他的大忙,否则,对幽州的战事绝对不可能进行得如此顺利。但是梁国也不可能会永远乱下去,契丹人也不会一直坐视不理。他必须在这两股势力参加进来以前,就把幽州攻下来。

李存勖来到幽州城下。

刘守光不是说要见他吗?刘守光不是说只要李存勖来到幽州城下他就立即投降吗?虽然李存勖明知那是骗人的鬼话,但是他还是想亲耳听一听,当他来到幽州城下的时候,刘守光又会怎么说?

李存勖把他的队伍在幽州城下一字排开,他要显示一下他的军威。

李存勖单人独骑地走出队伍,来到距离幽州城很近的地方,要求刘守光出来见他。

刘守光确实出现在城头,可是他却不肯出城投降。

李存勖对他说:“朱温篡唐,我本来是想与您一起和各地藩镇进讨叛逆,以恢复大唐的基业,可是您却效仿朱温,也做出这种篡逆的事来,所以我才会起兵进攻。男子汉临事应该有一个决断,不知你下一步是打算战还是打算降?”

刘守光装模作样地说:“我现在不过像刀俎上之肉,任凭您发落就是了。”


李存勖拔出一支箭来,一折两断。“只要你出城投降,我保你平安。如果不,让你有如此箭。”

可是刘守光声称自己有病在身,请李存勖再宽限他几天,他病好以后马上就出城投降。

李存勖冷笑着,下令部队攻城。

幽州是中国当时最北的名城,而且是防备契丹人入侵中原的门户,所以城池修得很坚固,如果镇守得法,李存勖想攻下此城也不是一件易事。

可是幽州城的守军却心无斗志,因而晋军没有受到多大的伤亡就冲入城中。

刘守光父子出逃,但是随后也被俘虏。燕国灭亡了。

李存勖任命周德威为幽州节度使,镇守此地,他自己则率大军班师了。

李存勖的用人方式也十分有趣,遍览史书,我们可以发现,他总是把新占领的地区交给率部下它的将军镇守,并任命他为那个地区的长官。

这种政策使李存勖手下的将军们全力以赴地进攻敌人,因为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胜利后,他个人的实力也会因此而增加。

也许这正是晋兵勇猛无敌的原因。

李存勖回到晋阳,在祖庙中杀死刘守光。又派大将李存霸押送刘仁恭到代州去行刑,因为李克用的坟墓是在代州,李存勖要用刘仁恭的血,来祭奠李克用。

在杀人献祭的同时,李存勖毕躬毕敬地把李克用临终前交给他的3支箭,还了1支到祖庙。

李存勖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要发动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这自然也就是消灭梁国。


5、杨师厚之死


梁晋之争还是在河朔地区。


现在梁国在河朔一带还有着相当的实力,他的名将杨师厚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镇守在这一地区,就在李存勖的部队进攻幽州刘守光的时候,杨师厚也确实派出过部队支援,对晋军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李存勖在考虑着如何消灭杨师厚的势力,取得对河朔地区百分之百的统治权。

就在李存勖苦苦思索,一筹莫展的时候,河朔的局势再一次发生变化,而且是对李存勖十分有利的变化。

杨师厚死了。

当杨师厚的死讯传到洛阳城中的时候,朱温表面上表示悲痛,暗中却在宫中庆贺。

朱温以为,随着杨师厚的死,魏博复兴起来的割据势力也会不复存在的。但是他太低估这里的地方实力了。

租庸使赵严、判官邵赞可以说是梁国官僚集团中较有远见的人物,他们对朱温说:

“魏博地区自从唐朝以来就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200余年来一直就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当地的割据势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里地广兵强,难以战胜。近年来,这里先有罗绍威,后有杨师厚,都是割据一方,朝廷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现在杨师厚死了,正应该借此机会把魏博六州分成两个军镇,以便可以削弱他们的力量。否则的话,谁敢肯定,这个地区的继任者不会像杨师厚与罗绍威一样呢?”

朱温认为他们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把这一地区分成两部分,一方面任命贺德伦为天雄军节度使,同时又分出三州,于相州另立昭德军,以张筠为节度使。

为了保证这一分化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朱温派刘寻统兵六万从白马渡过黄河,随时准备对魏博当地可能出现的反抗进行镇压。

魏博重又面临着一场大乱。


6、魏博兵变


杨师厚死了。对于由谁来接替杨师厚的问题,梁国的中央政府显然是没有认真地思考过。


杨师厚是死了,可是属于他的势力却还在。对于这一点,当时梁国的中央政府却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在考虑魏博镇节度使的继任人选时,他们没有把当地人的愿望考虑进去,就直接选择了贺德伦。

魏博一带对这位贺将军可是并没有什么好感。贺德伦高兴地接受了任命。

贺德伦低估了当地局势的混乱性。

魏博是唐王朝最早控制不了的地区之一,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这里早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势力,盘根错节于其中,这也就是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动乱不止的原因。

贺德伦并不能像杨师厚一样可以适应当地的各种要求,可以把当地的各种势力加以平衡。于是在他上任以后不久,各种矛盾就激化起来,其结果是发动了大规模的兵变。

兵变的直接原因就是朱温分立相州的命令,他不但要从魏博六州中分出三州,还要把库存的财物,当地的部队都分出一半给相州。

而当地的部队士兵都是本地人,他们彼此之间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很不愿意就此分处两地。

并且,魏博人的心中也十分清楚朱温的这一命令的内涵是什么,他们因此而担心,朱温分化他们力量的下一步就将会是消灭他们。他们人人都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因此,朱温的这道命令就在魏博被拖延着。

贺德伦对此感到十分不满,他日日催促着应该去相州的人上路,这就在当地士兵中激起了强烈的反感。

就在这个时候,刘寻的部下王彦章率骑兵500人进入魏州,屯驻在金波亭。


魏州当地的士兵暗中议论:

“朝廷忌惮我们兵力强盛,所以才想出这样一个方法削弱我们的力量。我们这六州历代以来从未有过出兵到外地镇守的事情。一旦造成骨肉分离的局面,真是生不如死。”

当天夜里,魏州大乱,各营相继发生兵变。围攻金波亭,逼走王彦章。

贺德伦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只是希望可以依靠着他自己的亲兵队伍平定叛乱。可是事实证明,他的武装力量还不足与魏博当地的武装力量相抗衡。经过一场内战之后,贺德伦兵败被囚,他手下亲兵部队500人全部被屠杀。


7、李存勖的恩威并施


叛兵头子张彦要挟贺德伦,命他给朝廷上表,请求保持魏博原状,不再分立相州。但是他的请求没有得到中央的批准,中央反而命令刘寻进兵平叛。

张彦道:

“现在天子愚暗,听人摆布,不接受我们的请求,可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兵甲虽强,但是如果没有外授,恐怕也不能独立,应该与晋王联合。”

于是张彦命贺德伦上书向李存勖求援。贺德伦不肯,因为这实际上就是叛国。

可是贺德伦的意志现在是不重要的了。一切都是张彦定夺,贺德伦不过是他手中的一个在押的囚犯而已。

接到消息后,李存勖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他马上亲自带兵来到魏博。

贺德伦得知这一消息时,知道魏博属于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他也恨极了叛乱的张彦,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派人暗中出城去迎接李存勖的大军,表示他愿意投降,同时向李存勖诉说张彦在城中是如何的胡作非为,请求李存勖对张彦加以惩治。

贺德伦请人告诉李存勖:“除乱要除根。”

李存勖十分清楚这一切。他也在考虑如何才能使这一个充满着动乱与仇恨种子的地区平静地归到自己的属下。

张彦也不知道李存勖会怎样对他,但是他对李存勖还是存着一个心眼儿,所以当他去见李存勖的时候,随身带着500卫兵。他不敢指望着500人可以打败李存勖的大军,但是他希望这500人可以在李存勖要杀他的时候保着他冲出重围。

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存勖见了张彦以后,历数他在城中的所作所为,说:

“你在城中作乱,掠人妻女,乱杀无辜,自从我出兵以来,城中的百姓已经有很多人向我投诉,我不能不杀了你。”

张彦想着动用他的最后的力量冲出去逃走,可是他却没有办到。因为当李存勖的亲兵把他捆起来,推出去执行的时候,他的500勇士都没有动。每一个人都看到了李存勖部队人数的众多,他们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压力。


李存勖接下来又点了7个人的名字,都是在城中作乱的首恶,把他们也都就地正法。然后李存勖宣布,其余属于胁从的人一律赦免不问,如有再犯,定严加惩治。

李存勖很大度地把500人放了回去。晋军将领们无不对此感到不满。这500人都是发动兵变的主力,放走了他们,就无异于是放虎归山。

李存勖进入了魏州城。贺德伦亲自迎接,并呈上了天雄军节度使的印信,请李存勖兼领天雄军节度使。


8、从魏博兵到帐前银枪军


如果他们继续发动新的兵变,李存勖的部队将会花费相当大的力量才能平定下去,如果梁军借机来犯,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存勖看着满腹疑虑的将军们,他心中感觉到很得意。

李存勖接下来宣布,他要组建新的卫队,不必另外挑选他人了,认为跟随张彦的500名士兵就都很好。

将军们真的都大吃一惊,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把刚刚还在发动叛乱的士兵立即改编成李存勖本人的卫兵,他们不是可以随时下手杀掉李存勖了吗?

将军们暗中都劝说李存勖,可是李存勖对此一律置之不理。

李存勖看来,魏博之乱在于人心,只有收服了当地的人心,才能平定这里的动乱。李存勖想不出一个比他现在所用的办法更安全也更见效的方法了。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决定。但也是十分有效的决定。

500魏博兵,马上成为李存勖的侍卫亲军了,李存勖亲自为这支部队定名为帐前银枪军。这种变化在魏博兵的心理上产生相当巨大的影响。

李存勖不会杀他们了吧?当然不会,相反的,他还是很信任他们的!

这种心情很快地就从担心变成了感激,从感激变成了忠诚,他们不但是没有发动兵变反对李存勖,没有像将军们担心的那样对李存勖的生命构成威胁。


相反地,他们成为李存勖最亲信的部队之一。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他们屡次为保卫李存勖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李存勖确实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可是从后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次冒险是值得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幽州   契丹   节度使   不费吹灰之力   兵变   城下   用人   势力   将军   部队   力量   地区   魏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